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學習聲樂的熱潮也在增長,隨之而來的,就是涌現了不少的培訓中心和輔導班,而且學習的年齡段也呈現低齡的趨勢,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在教學中,學前兒童是否適合進行那聲樂的學習。答案是,他們的適合的是歌唱,對于專業化教學訓練并不適用于他們。所以我認為應該根據學前兒童的歌唱能力的劃分,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采用了實驗法、調查法和一些經驗的總結對這一課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學前兒童;歌唱;興趣培養
隨著各種音樂培訓班的風行,聲樂班也如火如荼的崛起了。因為歌唱是一門藝術,也是人們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在兒童的學習生活中,這種體現最為明顯。尤其是對學前兒童來講,歌唱不僅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觀點,陶冶他們的性情和品格,而且還能增強他們明辨是非和辨別美丑的能力。
一、學前兒童的音樂歌唱能力劃分
學前兒童多指幼兒階段,3-6歲的兒童。這個時期,他們的喉部發育最快,但聲音比較單薄,氣息很短,而且音域也比較狹窄,對他們進行聲音訓練,要注意避免喊唱,甚至不能大喊大叫,讓他們輕松自如的唱歌。這個階段兒童,他們的大腦機能發展不一,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和情緒的表達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將他們進行如下的劃分:3-4歲,這個年齡段的兒童,他們想要唱好歌曲,也知道要記好歌詞,但是他們會有一些情緒反應,譬如哭鬧;4-5歲,這年齡段的兒童,他們能夠借助一些簡單的詞匯來表達他們對歌曲的情感,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來正確引導,切記不要阻礙的語言表達;5-6歲,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在之前的基礎上,已經能夠進行一些簡單的歌曲的演唱,這個時候要注意保護他們的嗓子,不要讓他們大喊大唱。
二、學前兒童歌唱教學
(一)選用合適的教材
學前兒童所使用的教材,所唱的歌曲,要根據他們的音樂能力來進行篩選。
(二)從歌詞入手
學前兒童,不論是3~4歲,還是5~6歲,他們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較弱,心理也不健全。也由于他們還小,更別提有什么生活經驗,所以根據他們的能力了。我們所選的歌曲的歌詞部分:首先,歌詞的內容和文字要淺顯易懂,兒童能夠理解;其次,由于他們沒什么生活經驗,所以歌詞的內容要是他們比較熟悉并且喜歡的,能夠讓他們有共識的,例如像是各種小動物啊,植物啊等等;還有就是歌詞本身要很有趣,很生動活潑。
(三)從歌曲入手
學前兒童由于他們沒有音高概念,不能很好掌握音準問題,因此對于歌曲的旋律不能起伏太大,一般來說他們比較容易掌握和駕馭四度和四度以下的音程。4~6歲的兒童他們也比較能夠掌握五度和八度。但是要注意像那種半音進行的音程,他們比較難唱準。所以旋律要比較平穩,旋律不宜出現大跳。
三、開展生動的教學活動
音樂教學活動中,如果老師教學手法單一,那么在活動過程中只有歌唱一個環節,而且組織歌唱中也只是一唱到底的重復再重復。因此歌唱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變成了一個教學任務。兒童的歌唱能力得不到鍛煉,還有音樂能力也沒有能夠全面的培養和提高。所以學前兒童的音樂教學活動應該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開展靈活生動的教學活動。例如:運用一些直觀的圖像道具,對他們的視覺進行傳遞;也可以創設情境,讓他們進行適宜的角色表演;更可以加上一些音樂游戲和韻律活動。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學活動,也增加了他們學習的欲望,激發了興趣,當然也學前兒童的音樂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培養和提高。
運用歌舞表演和音樂游戲:
(一)歌舞表演的運用
歌舞表演是將唱歌、舞蹈、語言等結合在一起的表演形式。說白了就是在唱歌的過程中加上簡單的舞蹈動作,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語言在舞臺上進行表演。也因為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因此將這種各位表演的形式運用到對他們的教學過程中,他們會比較容易接受,也會覺得很新奇很好玩。邊唱歌邊做動作表演,不僅大大提高了學前兒童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對于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和感情的表達上都有一定的好處的。
(二)運用音樂小游戲
所謂音樂游戲,就是在音樂的伴隨下進行一些簡單的游戲,但是在這些游戲中,音樂不是陪襯,小朋友可以根據這些來辨別音樂的特性。當然這些音樂小游戲的運用,不僅僅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它們是可以小朋友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表現力的。
四、在歌唱過程中應注意學前兒童身體與心理的發展
學前兒童由于生理條件的限制,音域狹窄,基本上音域是一個八度,因此對于他們的教材選擇,一定要慎之又慎,切記不能選唱大人的歌曲,一定要兒童歌謠。在唱的時候,不要追求音量,而是要追求音質的美感。讓他們多使用頭腔,避免讓他們用“大聲的” “帶勁的”“有勁的”聲音唱歌,防止他們因為強度過大二引起聲帶疲勞,要十分保護好他們的嗓音。再有就是他們的心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斷地發育、完善,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也在不斷地增強,同時他們的模仿能力也在加強,所以對于時下流行的歌曲中的歌詞和情感會好奇,也去模仿,我們要正確的去引導他們,不能讓這種污濁破壞了他們純潔的內心世界。
五、結語
學前兒童在社會中是一個弱勢群體,也是學習的特殊階段,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不強,因此對于他們歌唱教育,我們就不能采用成人教學的理論和方法。
對于學前兒童的歌唱教學,我認為一定要具有趣味性,不能機械地灌輸或是傳授,我們要根據他們的自身條件特點和情感需求,因材施教。培養他們的歌唱興趣,擁有歡聲笑語的快樂音樂童年。
作者簡介:陳家龍,東臺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