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基于跨境電商企業人才需求崗位和能力要求調查,對商務英語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途徑進行思考。針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能力單一,缺乏整體性思維;實際操作能力比較弱,缺乏實戰經驗;綜合能力較低,缺乏良好的綜合素養的現狀,提出高職院校應根據跨境電商企業對人才外語能力、商務能力、外貿技能、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商務操作能力等專業能力的需求,通過調整人才培養目標、重新規劃課程設置,通過校企合作平臺,引入兼職教師,鼓勵學生參加技能競賽,鼓勵學生進行創業等途徑培養商務英語學生的專業能力。
【關鍵詞】商務英語? 跨境電商? 專業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5C-0186-03
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目標基本上以能明白商務活動中說話者的態度和想法;用英文正確流利地進行交流、社交活動、介紹產品、價格談判、商務活動、會議發言;能讀懂各類英文報紙雜志、商務文件、商務表格和流程等業務;能翻譯商務材料;并能熟練使用各類辦公軟件和網絡。但是隨著經濟貿易形態的發展,企業行業在經濟貿易中的轉型升級,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小微企業,對外貿易已經從傳統國際貿易轉向跨境電子商務,因而對商務英語學生專業能力需求也發生了改變,筆者通過企業進行問卷調查,收集數據進行分析,力求能夠培養商務英語學生滿足跨境電商企業需求專業職業能力。
一、問卷設計與收集
跨境電子商務是一門綜合交叉學科,融合了外語能力、商務能力、外貿技能、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商務操作能力。根據研究目的和研究基礎設計《跨境電商行業對商務英語學生專業能力需求問卷調查》,本調查問卷根據這5個能力設計了16個問題,其中1個問題是適應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崗位需求,對跨境電商行業企業關于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的要求進行調查。
問卷發放與回收采用兩個途徑:第一,網絡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調查地區為廣西、廣東地區跨境電商行業企業人力資源部主管或經理。第二,紙質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跨境電商行業企業實習就業回訪中的企業方相關負責人。兩種方式結合的問卷發放120份,回收116份,經過對問卷進行篩選,有效問卷112份,問卷有效率為93%,達到調查發放目的。
問卷分析方法:采用SPSS19.0對有效問卷進行數據分析。
二、結果分析
(一)跨境電商企業崗位需求分析
根據調查,跨境電商企業提供給高職生的業務與技術崗位是電商專員,主要工作內容為網店管理維護、客戶服務以及業務運營。
1.網店管理維護:網店網站的建設與維護、數據分析、店面布置、產品圖像處理、產品畫冊的制作、數據分析、客戶管理系統、訂單管理系統和采購倉儲系統等。
2.業務運營:網店注冊、選品、成本核算和定價、鋪貨上架、產品的優化、推廣、采購、安排物流等。
3.客戶服務:在線客服咨詢,處理客戶反饋,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上傳訂單物流狀態,訂單處理,及時回款等。通過與客戶溝通,建立良好合作關系,解決問題,完成銷售。
(二)外語能力需求
跨境電商企業對外語能力主要體現在客戶服務崗位,在eBay,阿里巴巴等國際網站中尋找潛在的國外客戶,需要先進行與客戶聯系,回答客戶咨詢內容,爭取客戶信任,并形成購買意向;銷售過程中的各項服務、訂單完成、解決雙方分歧等需要客服流暢無歧義的溝通,完成訂單及時回款也需要客服準確地上報。調查結果表明,跨境電商企業認為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適合從事跨境電商工作,英語能力要求體現在英語等級考試,要求能通過四六級考試的達到78.57%;對于溝通的流利程度需要也很明確,需要流利溝通能力的電商企業達到92.86%;因交易中,所有來往單據都是以英語的形式,要求跨境電子商務人員要看懂所有單據、文件上的內容,要能夠精準無誤的認識并翻譯出來,避免看錯信息,理解錯內容,導致訂單的失敗,客戶的流失,造成公司經濟上的損失,惹上經濟糾紛,對英語特別是來往單據翻譯要求達到精確達100%。具體如表1。
(三)計算機運用能力需求
計算機編程人員在企業中建設企業網站、優化企業網頁、維護網站日常運作,推廣公司與公司產品;跨境電商企業需要平面美工、網頁美工、三維美工制作精美的圖文進行產品推廣引入較大流量,獲取商機;跨境貿易企業網站與產品推廣中需要不斷在互聯網及相關信息平臺上推廣公司及公司產品,吸引國外海量客戶,將其轉化為有效的、高質量的客戶,從而獲得商機,網站推廣、產品推廣是企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它是引入客流量的有效手段。計算機運用能力具體要求如表2。
(四)國際貿易能力需求
跨境電商作為對外貿易的分支,從業人員也被要求具備相應的外貿業務能力,如詢盤、報價、訂單處理、報關、保險、結算。具體情況如表3。
三、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能力現狀
跨境電商是綜合性比較高的新興行業,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未能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沒有跟上形勢的發展,在調查中跨境企業認為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所培養的學生存在以下情況:
(一)能力單一,缺乏整體性思維
跨境電商的綜合性比較高,涉及計算機,相關技術,運行環境及應用,而學生在校期間,只學習學校規定的基礎課程,忽略了必修課與其他課程的相關課程,學生鎖在一個框架里,導致能力較為單一,缺乏良好的整體性、系統性、全面性思維。根據數據反饋,畢業生除學好英語外,有必要學習網頁設計、物流管理、Photoshop、網店運營與管理、外貿基礎知識,并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國際貿易知識、貨幣交易、商務禮儀等知識技能。
(二)實際操作能力比較弱,缺乏實戰經驗
學生在校還只是一名學生,近距離接觸企業的機會少之又少,在校學習的大部分以理論知識為主,知識并沒有在實踐中得到深化,缺乏動手操作的能力,實操經驗不足。
(三)綜合能力較低,缺乏良好的綜合素養
根據數據反饋,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中發現存在英語水平不夠,技能水平不夠,見識少,不同國籍的文化習俗了解不夠,禮儀禮節做得不到位等缺點;表現出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面對失敗的勇氣不強,面對世界性的商務環境耐心比較缺乏,等待客戶和維系客戶的溝通能力比較弱等問題。
四、培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滿足跨境電商需求的途徑
(一)調整人才培養目標,重新規劃課程設置
根據企業崗位需求調整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具備較強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掌握商務英語和國際貿易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獲得英語相應的等級證書及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掌握相關的計算機技能。因此,需要重新規劃課程設置,構建相關能力課程模塊“英語能力模塊+國際商務貿易能力模塊+計算機能力模塊+實際操作能力模塊”。英語能力模塊包括英語語音、綜合英語、英語聽說、英語翻譯、商務英語、客服英語等。國際商務貿易能力模塊包括國際貿易與實務、網上外貿實務、商務禮儀、電子商務等。計算機能力模塊包括Photoshop圖像處理、網頁制作與設計、電子商務網站、網店運營推廣、新媒體營銷等課程。實際操作能力模塊包括專業綜合實訓、跟崗實習課程。通過四個模塊學習與實訓,提高學生跨境電商綜合能力。
(二)調整師資結構,引進企業兼職教師
跨境電商企業對人才需求能力的轉變,倒逼專業進行課程的調整,師資相應也要進行調整,才能滿足課程教學的需要。專任教師也需要從較為單一的語言類教師向具有“跨境電商知識體系+語言教學體系”的教師轉型,商務英語教師要參加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的培訓,不斷更新知識體系。
積極與跨境電子商務公司合作,引進跨境電子商務公司的資深從業人員在學院擔任兼職教師,企業兼職教師帶來最新的跨境電子貿易知識,并能夠結合實際貿易案例進行教學,解決學生接觸實際案例少的問題。
(三)搭建校企合作平臺,進行實踐化教學
在調查中企業反饋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比較缺乏,實戰經驗少;企業需要能夠比較快上手的畢業生,解決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能力不匹配的方法是搭建校企合作平臺,進行實際操作教學。通過與跨境電子商務公司合作,公司提供學生貿易賬號,學生按照企業的要求進行操作,為企業尋找商機,為企業創造價值;學生在企業進行實際操作過程中通過企業有經驗的師傅的指導,解決在實際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結合所學知識,提高個人實際操作能力。
企業在考查學生實踐過程中發現人才,作為公司的儲備,并能夠借助學校師資力量解決一些技術問題,達到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與操作的興趣,提高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學校與企業達到培養人才的目標,達到雙贏。
(四)鼓勵學生參加技能競賽,學習行業知識
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迅猛,行業變化快。鼓勵學生通過參加技能競賽,學習行業知識,提高綜合素質。首先,大賽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綜合運用。從網頁設計、PS技術運用、網站建設維護等計算機運用技能,到尋找客戶、發現客戶、與客戶溝通,進行產品介紹、產品性能描述、產品報價、回復客戶詢單、訂單處理、銷售過程跟蹤與處理等外語運用能力的使用,在競賽過程中要熟練掌握各個知識點,將各個模塊的銜接、存在的關系熟練掌握。其次,學生在競賽訓練中學會面對失敗與挫折,在錯誤中進行學習。最后,學生在競賽訓練中會學會隨機應變,處理好各種突發事件,學會團隊合作。
(五)鼓勵學生創業,提高學生跨境電商綜合能力
跨境電商平臺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性強、風險低、收益高的特點,三大跨境電商平臺是亞馬遜、速賣通、eBay。在校期間通過校企合作平臺學生能夠學習到了跨境電子商務的基本技能、英語使用能力有所提高,鼓勵學生利用這些資源進行初次創業活動,將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中通過搜索網絡客戶資源,獲取相關信息,了解不斷更新的市場動態,分析行業發展方向;學生用英語與潛在客戶進行溝通,跟蹤潛在客戶,學生在溝通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英語溝通的能力;通過創業,學生將國際貿易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在創業過程中學生得到學校教師、企業教師、企業師傅的指導和幫助,綜合能力會得到快速的提高。
總之,跨境電商行業企業快速的發展,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不斷變化,高職院校只有在市場人才需求引導下,不斷調整專業辦學定位、培養目標和途徑,滿足市場需求,結合行業發展專業發展才有空間。
【參考文獻】
[1]連遠強.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生態化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
[2]李軍征.跨境電商背景下商務英語人才需求與教學模式研究[J].時代教育,2016(3)
[3]孫從眾.“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應用英語專業為例[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
[4]姚國玉.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核心能力調查與研究——以需求為導向的廣東實踐[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9)
[5]周銀新,程忠國,李霜.基于跨境電商的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實踐探索[J].職業時空,2016(2)
[6]施春龍.就業視角下商務英語專業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J].現代經濟信息,2017(11)
【作者簡介】農時華(1968— ),女,壯族,教育碩士,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商貿管理外語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英語學習策略、語用學。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