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淑英
摘 要:由于生物學原來不參與中考的緣故,學校、學生、家長不夠重視。隨著中考制度的改革,生物學進入了中考的行列,所以如何提高生物課的教學效益,從而提高生物學的中考成績是學校、學生、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下面從提高農村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農村優勢資源豐富農村初中生物教學內容和拓寬學生學習空間,將課堂與生活相聯系、農村中學開展生物科技教育活動的優勢等方面談談筆者的看法,希望借此能轉變農村中學生物學的教育觀念,加強科技教育,最大限度的提升生物課的教學效益,提高生物學的中考成績。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物教學;學習興趣;優勢資源;科技教育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并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自然科學。隨著中考制度的改革,生物學越來越受到各方的注重,所以如何提高生物課的教學效益,從而提高生物學的中考成績是每位生物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但農村生物教學仍面臨一系列難題,生物教學中,如何利用當地教學資源去組織和設計好每一堂課,將課堂與生活相聯系,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開展生物科技教育,就成為了廣大農村學校生物教師面臨的普遍問題,也是提高生物教學效果的關鍵。
一、利用農村資源創設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農村孩子身處大自然,看身邊的萬物生靈、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等都可以成為初中生物教學的實物標本。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采用實物標本進行直觀導入,就能為學生提供生動、具體、形象的課堂,增強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索能力。比如在講到“開花與結果”一節內容時,提前讓學生準備一種自己最喜歡的花帶到課堂上來,并讓其向同學們做一定的介紹,讓同學們相互觀察并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樣我們就可以與學生們一起帶著問題走進新課。通過這種先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他們科學探究能力,教會他們在生活中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那么利用這些身邊資源進行教學,把問題的確立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聯系,利用生物學知識探索生活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這都能提高生物學的有趣性。
二、充分利用生物實驗課和教室以外的實踐課,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農村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懷
圍繞著生物學科的特點,以及所處山村的優勢地位,將生物實驗課與實踐緊密聯系,激發學生濃郁的求知欲。生物學學科存在著知識點的枯燥性。故而多鼓勵孩子們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了解周邊的生物。教師教學的課堂,也不僅僅局限在教室中,可以多樣化,比如:“在草地上的一節生物課”“在樹林里的一節生物課”等等。相信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會更為濃厚。
再諸如對學生進行作物、蔬菜、果樹、林木、花卉、食用菌等的栽培以及畜禽、水產、動物的養殖、農產品加工、生物防治等。培養學生對農、林、牧、副、漁多方面的興趣,掌握一些農業生產的技術,使他們具有一定的農村實際工作的技能。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習興趣,也培養學生熱愛農村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懷。
三、將生物科技教育融入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實效性和問題探究欲
作為農村中學,要逐步形成“科技興農”的戰略目標,以科普活動為抓手的科技教育新體系。在農村中學,應積極開展生物科技活動。針對農村中學實際,強化學生“科技興農”意識,使他們學到一兩門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培養農村致富后備力量。
首先,農村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野生生物資源極為豐富,這為我們選擇一些觀測考察型、栽培型和飼養型的科技活動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新農村一般都有農業特色產業,我們若能以此選材立項,可以開展多種科技活動。如“魚兒為什么總是往上抬頭?”、“楊梅果實里都有蛆嗎?”、“草莓為什么變黑了?”等項目的調查,學生覺得實用、有趣,并且充分利用了本地生物資源。又如動物飼養、植物栽培、采集動植物標本、觀察動物行為,以及對本地野生生物資源的觀察和生態觀察等,這些都是農村中學所處地區獨特的科技活動優勢。結合校園綠化開展花木栽培等課外生物科技活動,這樣不僅美化校園,陶冶情操,還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使學生掌握一些花木的栽培和繁殖技術。
其次,農村學校的學生也有優于城市學校學生的方面,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家庭,對常見生物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都有較客觀的認識,同時更有想把在校學到的生物學書本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去,如花木、蔬菜、植物、果樹、食用菌等的栽培技術,畜禽的養殖技術,農副產品加工技術等。并通過“學校、學生、家庭、社會”進行輻射,把有關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從而增強學生對生物課濃厚的學習興趣,這給生物課的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
生物學科教學與科技教育活動的整合,能極大地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點,對農村學生了解家鄉的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以及發展經濟的資源優勢,增進熱愛家鄉的情感都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在生物教學中,充分發揮農村當地的優勢,注重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與方式。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豐富的生物知識,還能將生活與學習內容相聯系并能學以致用地運用到生活之中,做到真正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生活成為最好的教科書。讓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真正體會到在生活中學,在玩中學,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習生物的興趣,讓農村初中生物教學變得豐富多彩。讓課堂不在枯燥,讓提升成績不在苦惱。教師只有通過不斷進行有效的教學實踐探索,才能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其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益。
(作者單位:甘肅省漳縣第三中學,甘肅 定西 74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