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作為一門藝術,不僅能豐富人類的情感世界,更能拉近人與人間心靈距離,真正意義上做到陶冶情操及體會魅力。與其它階段學生相比,小學生往往認知能力弱且理解能力差,大大增加了音樂教學難度,而開展班級合唱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促使小學生得到美的熏陶。本文以小學班級合唱教學為切入點分析其現存問題,提出具體的教學措施并進行深入探究,旨在為相關從業人員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
【關鍵詞】小學班級;合唱教學;教學要點
【中圖分類號】J632.3 【文獻標識碼】A
合唱教學作為音樂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與學生音樂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存在著密切聯系,換而言之,合唱教學越科學合理越能幫助班級中所有學生切身體會音樂的魅力。與其它音樂教學相比,開展合唱教學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及意識,大大增強學生合唱技能,促使學生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由此可見,小學班級合唱教學期間,教師必須摒棄傳統教學理念及教學思想,豐富教學方法,立足于學生具體生活層面,不斷提高小學班級合唱總體水平,在真正意義上調動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同時,小學階段學生聲音處于童聲階段,尚未經過系統化訓練,其發聲狀態極具原生態特色,具有較強的聲音可塑性。鑒于此,本文針對小學班級合唱教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小學班級合唱教學的現存問題
(一)專業素質不齊
開展音樂教學不僅能豐富小學生課余生活,更能陶冶學生情操,有助于盡早形成健全的人格,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然而,從目前我國小學班級合唱教學水平來看,仍存在著較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教師綜合素質水平參差不齊或專業技能水平過低等,無法合理選擇出適合班級的合唱內容,直接影響小學生音樂學習的主動性。一旦教師個人對于班級合唱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或合唱期間學生出現參與度不足的情況就會直接影響總體教學質量,不利于小學生音樂素養提升,甚至阻礙小學班級合唱教學進度,導致班級合唱教學各項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二)缺乏溝通交流
一般說來,教學雙方間溝通交流越及時有效越能保證音樂教學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有助于搭建長久友好的師生關系。從目前我國小學班級合唱教學水平來看,大多數音樂教師尚未從根源上認識到教學雙方溝通交流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普遍存在忽略師生間溝通交流的問題,促使班級合唱期間出現學生無法理解或明確合唱要求的情況,造成學生對合唱期間音質、音色及音調的把握不夠準確,直接影響班級合唱總體教學效果,難以大幅度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及音樂水平。此外,部分學校對于合唱教學的重視程度遠遠不足,不愿意投入大量資金聘請專業的合唱教師或組建相應的教師團隊。
(三)教學方法單一
創新改進教學方法是保證音樂教學質量的主要方法及有力手段,客觀上要求相關教師結合新課程改革具體要求及學生興趣愛好,革新自身教學理念,貫徹落實終身學習的觀念,不得脫離音樂教學的具體情況,要有效創新班級合唱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熱情及積極性。一旦教師自身無法從根源上認識到創新教學方法的必要性,繼續沿用常規教學模式則直接影響總體教學效果。同時,與獨唱形式相比,合唱形式要求每個隊員做好自身本職工作,唱好每句歌詞及音節,對于隊員總體性的要求相對更加嚴格,如果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則無法立足于學生歌詞具體水平調動其學習興趣。
二、小學班級合唱教學的實踐措施
(一)調整歌唱姿勢
通常情況下,歌唱姿勢越正確越能保證其發聲效果,對于剛剛接觸合唱的小學生來說歌唱姿勢訓練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按姿勢類型,歌唱姿勢可分為立式唱法及坐式唱法,特別是立式唱法被廣泛應用于日常領域。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相關教師加大對于訓練學生歌唱姿勢的重視程度,及時糾正提醒學生不良的歌唱習慣,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歌唱姿勢,例如,以《上學歌》教學為例曲調簡潔歡快填詞通俗易懂,教學時要求學生雙手平放于雙腿上不得亂動,始終保持腰背部挺直,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示范作用,鼓勵學生模仿教師演唱歌曲。
(二)掌握呼吸方法
正確的呼吸方法是保證歌唱方法科學性的前提條件,而大多數小學生尚未經過正規歌唱訓練,其歌唱氣息相對較弱,可能出現吸氣太滿、無法控制氣及不會存氣等方面問題。同時,與其它年齡階段相比,小學階段學生合唱經驗相對較少,客觀上要求音樂教師立足于實際生活中各種直觀經驗,幫助學生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方法,例如胸腹式呼吸法等,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呼吸方法的要點,例如,教師叮囑學生自然放松臉部中鼻子及眼睛等五官,保持面帶微笑的狀態,吸氣時歌唱與說話頻率較為接近,保持緩慢吐氣的頻率,通過嘆氣、打哈欠及聞花香等方法感受胸腹式呼吸的狀態。
(三)訓練吐字咬字
清晰的吐字咬字是歌唱技巧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特別是將清晰的吐字咬字與歌曲發聲間相融合,方可取得令人滿意的字正腔圓的演唱效果,賦予歌曲更為豐富的感染力。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相關教師積極組織吐字咬字訓練,特別是字詞聲母及韻母的發音位置及口型的張合程度,訓練期間建議學生對著鏡子練習口型及觀察口型,例如,以《音樂是好朋友》教學為例屬于德國民歌,學生演唱期間可能出現咬字吐字方面的問題,教師應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即模仿力強及對新鮮事物興趣較大等,提倡學生模仿吐字咬字水平,進一步提高學生咬字吐字的技能。
(四)豐富教學內容
班級合唱是小學音樂教學內容的主要組成部分,而開展班級合唱不僅能明顯增強班級凝聚力及團結力,更能幫助教師檢查自身音樂教學水平。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相關教師應善于發現自身不足,不斷增強教學技能及教學水平,創新合唱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合唱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促使學生切身感受到班級合唱的樂趣,例如以《小小雨點》教學為例,教師可將所有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進行小組合唱練習,這樣有助于提高班級合唱教學質量。此外,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其理解能力也不盡相同,客觀上要求相關教師于合唱教學前向學生講解合唱的具體內容,深化學生的理解程度,盡可能立足于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調動學生合唱學習的興趣。
三、結語
通過本文探究,認識到音樂教學占據小學素質教育中極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特別是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內容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與學生個體長遠發展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因此,相關音樂教師應秉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工作原則,加大對于合唱教學的重視程度,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熱情,著重強調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總體合唱水平,對于提高小學班級合唱教學質量具有不可比擬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申歡歡.小學班級合唱教學現狀與策略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24):158.
[2]郎榮榮.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的有效探究[J].北方音樂,2018,38(21):143.
[3]許丹.小學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北方音樂,2018, 38(20):228-229.
[4]楊宇.小學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當代音樂,2017 (20):36-37.
作者簡介:陳岱媛(1980—),女,江蘇南通,漢族,本科,江蘇省南通市虹橋第二小學,小學教師,曾獲南通市音樂優課評比一等獎,研究方向:音樂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