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婷 梁宇
【摘要】本文對特級教師楊松的《百分數的認識》教學片段進行賞析,認為楊松以學生的舊知作為新知的生長點進行教學,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課堂氛圍因此高漲;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體會知識中的數學思想;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 《百分數的認識》 主體意識 學習參與度 教學片段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A-0070-02
學生的主體意識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主動性,是學生在對自己有了全面認識后所形成的自覺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發揮主體性,促使學生主動地探索數學知識,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學習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最近,筆者觀看了廣東特級教師楊松的課堂光碟。其精彩的教學片段在筆者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教學方法值得細細品味。在此,筆者以學生的主體意識的培養為視角,對楊老師的《百分數的認識》一課進行賞析。
一、提升學習參與度,活躍課堂氛圍
師:在一場足球比賽中,由于雙方的比分相同,猛虎隊想和對手進行一場點球比賽來分出勝負。教練打算從以下三名運動員中選出一名運動員代表該隊參加罰點球,這里有三名運動員平時的成績的統計情況。如果你是教練,你選誰?為什么?
(學生動腦思考、動筆計算)
師:同學們都很慎重,有些同學還在動筆算,有些同學已經有結果了。那我們先聽聽別人的想法。
生1:我覺得應該選5號選手,因為5號選手的中球幾率比較大。
師:5號選手的中球幾率大是什么意思?是中球數比較多嗎?有同學說是,有同學說不是。
生2:我認為,罰中球數占總罰球數的幾分之幾,就是中球幾率。
師:那你能說說中球幾率是多少嗎?
生2:我認為第一個的中球幾率是[45],第二個的中球幾率是[710],第三個的中球幾率是[2125]。
師:同意嗎?
(大部分的學生都同意)
生3:我反對。我覺得7號選手的中球幾率是80%,3號選手是70%,5號選手是84%。
師:同學們,同意生2的說法的請舉手……同意生3的說法的請舉手……兩種說法都同意的請舉手。
(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進行舉手表態)
【賞析】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擺放在第一位,多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參與度,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進而積極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楊老師正是深知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規律,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沒有按照教材給出的資源進行常規性的教學,而是以舊知識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進行教學。楊老師以學生所熟悉的足球比賽為切入點,以學生的舊知識為前提,在此基礎上進行百分數的教學,他還引導學生利用舊知識去解決問題,并鼓勵學生質疑,使得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在這一過程中,課堂的氛圍因為學生的主動投入而變得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被喚醒,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一刻得到了體現。
二、引導交流討論,體會歸納思想
師:同學們,咱們埋起頭來做事,一定要抬起頭來思考。現在仔細看看剛才你們解釋百分數的意思(課件出示若干百分數),你們能不能從這些百分數中總結出百分數的定義?
(學生進行思考。教師稍微提示,學生紛紛舉手回答問題)
師:有很多同學已經有感覺了,都紛紛舉手了,那我現在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交流一下。
(學生進入交流環節,教師進行提示)
師:現在能自己說出什么是百分數嗎?
生(齊):能!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把出勤人數、投中球數等稱為什么?
生1:一個數。
師:那我們把全校人數、投球總數等稱為什么?
生2:另一個數。
師:這些52%、48%、95%等,通通叫做百分之幾。這樣一來,百分數的定義不就出來了嗎?好的,大家來讀一讀定義。
生(齊):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這叫做百分數。
【賞析】教師要指導學生經歷思考、交流等學習過程,讓學生體會和收獲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歷探究和交流的學習過程,在探究和交流中獲得數學知識和體驗學習的快樂。楊老師深知教學方式對學生主體意識培養的重要性。所以,在概括百分數的定義這一教學環節中,他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百分數的定義,而是通過引導和提示,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放手讓學生去交流討論。學生的主體意識被喚醒,再加上有了教師的提醒,學生的思維有了正確的方向。在交流討論結束后,楊老師根據課件展示的問題進行提問,學生在交流中已有了正確的想法,因此,他們不僅能快速而準確地說出答案,而且在一問一答中慢慢地體會到了歸納的數學思想。在這一環節中,學生不僅能快速地歸納出百分數的定義,而且還能體會到歸納的數學思想方法。最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激發主體意識,主動探索知識
師:接下來,我給大家兩分鐘的時間,把我們剛才爭論的、思考過的問題,結合老師發給大家的教材,在心里面再默默地整理一下。看看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同桌可以互相討論,也可以舉手示意,楊老師幫你解決。
(電腦播放音樂,學生進行知識的整理,教師巡堂)
師:有沒有問題?
生1:沒有。
(教師繼續詢問其他學生)
生2:老師,我有一個問題不是很明白,想問您。
師:好,你說。
生2:楊老師,您剛才講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用百分數表示。分數的后面是可以有單位的,那百分數的后面也可能是有單位的。
師:同學們,老師要著重地表揚剛才這位同學,因為他敢于思考問題。(對生2說)這樣,老師給你兩個思考任務。第一,你回去之后,做生活的有心人,好好地去找找生活中的百分數有沒有單位。第二,你的思維已經非常超前了,這很棒。你可以回去思考分數與百分數有沒有區別?你可以上網去查找資料。
【賞析】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同時,還要指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究知識,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所收獲。楊老師正是深知此理,因此,在進行知識整理的教學環節中,面對學生的疑惑,他首先通過表揚的方式來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積極地指導學生發揮主體性,讓學生在生活中努力地探究數學知識,明白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這一道理,從而搭起了溝通數學與生活的橋梁。其次,楊老師還表揚學生的主動思考的行為,根據學生思考的結果,給予學生學習上的指導,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主動地解決疑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維不僅得到了拓展,而且主體意識也進一步地得到了培養。
楊松老師的這節數學課,將學生帶入了輕松的學習氛圍之中。在這堂課里,學生在熟悉的舊知中學習新知,在激烈的討論中體會歸納數學思想。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的主體意識被喚醒,并且主動地去探索答案。因此,一堂課下來,學生既能收獲數學知識的果實,又能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最重要的是,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地得到了培養,學生的學習主人翁地位得到了肯定,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作者簡介:
江春婷(1992— ),女,廣西合浦人,教育學學士,現南寧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
梁宇(1978— ),女,廣西賀州人,副教授,碩士,現任南寧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及教師發展研究。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