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麗
【摘要】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語文也在不斷尋求突破之法。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下,往往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會為目標、通過教師指導、學生積極參與的一種教學方式,注重對學生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更符合時代的需求。本文將探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中職語文;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習語文除了能增強我們的語言和文字能力,還應將其視為一種基本技能加以學習。現當今的社會,單位對崗位設置都規定了一定的語言文字能力。因此,語文教學中,教師更應注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中等職業的教育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力量隊伍,中職學校為社會培養大量的實用型人才,一般來說,學生畢業之后就能直接步入社會從事社會實踐工作。因此,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實際操作能力的強弱對將來的就業有著直接的影響。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很難達到加強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而行動導向教學法卻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指導和學生積極參與的一種教學方式來對學生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進行培養,因此將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更符合學生的需求和時代對人才的要求。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20世紀80年代世界職業教育教學論新思潮中誕生的,它對于培養人才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的作用十分有效,因此逐漸被世界各國教育界的專家所推崇。行動導向教學法能更好地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則扮演著指導者的角色,常見行動導向的教育方法,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則起著導演的作用。常見的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有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模擬教學法。
一、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通常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項目,以學生為主、教師為導的模式開展,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又一個的項目過程,實現技能與理論的整合,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例如,在學習《阿Q正傳》時,首先教師要給學生確認任務,讓他們明確各自的學習任務,再給學生進行分組并安排任務,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通過各種渠道去尋找資源完成學習任務。比如A組的任務是分析主人公阿Q這一人物形象,學生們先進行討論確認各自的分工,在確定完分工后,便能快速進入任務狀態中,有的組員從文章入手,尋找有關主人公的相關詞句,有的組員負責記錄,有的負責修改并匯總阿Q受壓迫后反抗最終被反動勢力殺害的悲劇。項目教學法能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也是證明自己能力的一個蛻變過程,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習自信心,成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欲望。不僅能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還鍛煉了他們與人合作交流、分析歸納等方面的社會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
學習語文,有很多內容只有身臨其境,親身體驗才能正確領悟到其中的含義。因此,在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時,角色扮演是一種很重要的方式。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設,然后讓學生扮演相應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去感悟和理解教學內容,體會人物情感變化和行為模式。在中職語文教材上也有不少可以用于角色扮演的素材,尤其是故事情節性較強的小說,都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好資源。比如在學習《鴻門宴》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上臺扮演課文中的任務角色:項伯、項羽、曹無傷、范增、張良、沛公、劉邦、項王等。通過學生的角色扮演,還原了鴻門宴的全過程,無論是出演的學生還是觀看的學生都能對文中每一個人物性格變化一目了然,文章的主要思想能被直接表達出來,學生也不需要進行過多猜測。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表演,還能幫助學生直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頭腦風暴法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創造機會讓學生多參與實踐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頭腦風暴法的特點就是讓參加討論的人敞開思想,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腦海的創造性風暴,它可以促使學生通過討論和收集建議,集思廣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比如學習《在新西伯利亞科學城會見科技界人士時的講話》這篇課文,讓學生體會到領導人的講話藝術,明白說話藝術的關鍵所在,即“說什么”和“怎么說”。因此,為了鍛煉學生的說話藝術,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自由選擇對象進行溝通,然后采用大腦風暴法讓學生進行分享,暢所欲言。在思想碰撞的過程中,學生對溝通有了初步認識,此時再對課文進行探討和研究,自然能更快、更好地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在大腦風暴法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只是起了指導作用,學生在學習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變,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間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模擬教學法
情景模擬法,是指針對一個主題或課題讓學生圍繞主題進行情景模擬的教學方法,比如小品、短劇等形式,讓學生在情景模擬中掌握語言運用技巧。比如在學習《哈姆雷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哈姆雷特“謀殺”情節進行模擬,并讓同學們在觀察完表演后思考兩個問題:當克勞狄斯看到哈姆雷特設計的“謀殺”情節時,他的哪些動作細節透露出了他的內心獨白?哈姆雷特又是如何躲過了克勞狄斯的殺害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再結合所看到的情節表演,心里自然有答案了。
總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還能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鍛煉,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實踐技能,為將來的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宿艷平.淺析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5(5).
[2]黃斌.行動導向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課外語文(下),2016(5).
[3]梁軍.在做中學 在做中教——行動導向教學法與中職語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