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小學數學教育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能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是小學數學啟蒙學習的重中之重。新課改以后,越來越多的教育從業者意識到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實踐中的重要性,并開始嘗試將其運用到日常的教學當中。本文針對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進行了說明,更對將教育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詳盡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信息技術;教學創新
引言
當今社會,教育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無論是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還是從優化傳統的教學環境方面考量,將教育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教學都勢在必行。教育信息技術作為加強學生數學學科素質培養的重要工具,從主動性、靈活性、創造性等多方面對學生的思維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拓展。但與傳統小學數學教學相比,教育信息技術由于應用時間較短,往往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值得我們深究。
一、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1、知識點晦澀難懂,直接講解學生難以理解
小學階段是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地啟蒙階段,學生理解與認知有限,對于數學課本中許多相對抽象的元素難以理解,無法通過老師的直接講解在腦海中將知識結構具體化。一些老師往往更加關注教學進程,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認知及理解能力。
2、教學效率低,易導致認知偏差
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教材中所描述的知識點,必須課前或者講課途中繪制圖像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但是這種操作方式一方面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用來繪圖,一方面又往往因為美術功底有限,給學生錯誤的認知,從而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3、授課缺乏互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傳統小學數學的教學,老師多是在課下準備教案,根據自己的認知對授課時間及內容進行設置,再在課堂上講解出來。授課過程中,往往只是單一的輸送知識,缺少課堂內與學生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互動。小學學生多為低年齡段兒童,自我約束力較差,對于枯燥乏味的知識缺乏興趣,在這種相對死板的教學模式下,學習積極性不高,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導致成績下滑的現象。
二、教育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將抽象知識點具體化,提高授課效率
隨著教育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普及與應用。課件、圖片、視頻、音頻等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數學教學當中。特別是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都能通過這些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直觀地展示出來,使難以理解的點瞬間變得簡單易懂。
例如“100以內數的認識”,老師可以在課前把課件準備好,通過圖形或者視頻讓學生直觀地理解1-100大概的實物范圍,也可以通過圖片和實例讓學生認識100以內的數字范圍[1]。再比如,在“圖形與變幻”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課件圖片展示多種圖形,并根據現實世界作出實例,并且在短時間內變幻出多種圖形,深化學生的思維認知。這樣利用授課課件代替板書的方式既提高了教學效率,也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從而極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增加教學互動、突破授課難點
教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相互融合,讓學生可以通過音頻、視頻、圖片等方式認識并學習知識點。生動有趣的視覺及聽覺效果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從而增加與授課教師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授課過程中,可以用課件做出森林里的動物,森林里面有5頭長頸鹿,又來了2只小猴子,又加入了5只小兔子,讓學生數一數一共加起來多少只。讓學生對簡單的加法有一個直觀地了解,又利用學生年齡小,對動畫比較感興趣這一特點,充分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達到互動學習的目的。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把知識難點分散、簡化,幫助學生理解抽象事物,找到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規律,完成數學思維地啟蒙搭建。
3、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質形成及發展
小學時期是學生數學核心素質形成的重要時期,只有數學核心素養發展形成,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從而培養出既有數學思維,又有綜合發展能力的綜合型人才。教育信息技術在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在小學學生空間能力的培養方面,可以發揮教育信息技術有別于傳統教學手法方面的特殊優勢。在“周長”的學習當中,運用教育信息技術計算一個長方形的周長的時候,可以用技術特效突出較長的一邊,告訴學生這就是長方形的長,然后平移一條邊和另一條邊重合,表現出相等這一特性。給每一條邊賦值,然后拆分相加,得到總體的長度[2]。
教師通過教育信息技術,將枯燥的數學知識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和聲音展現出來,讓學生形成空間的初步思維。在潛移默化中點燃學生的思維之火,讓學生能夠主動的、輕松的探索數學知識,發現數學的規律與其中的奧妙。
4、教學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改善教學質量
授課教師需要正確理解教育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做到循序漸進,把握好二者融合的節奏。課前需要做好功課,把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知識整理成生動的課件,幫助學生理解及記憶[3]。繼承傳統教學方法的優勢,必要時可以課件與板書相結合,給予學生足夠的緩沖空間。教育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相互輔助、相互配合更能發揮這一創新教學工具的實際作用,達到改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的最終目的。
三、結語
教育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廣泛應用,在幫助教育工作者轉變教育理念,優化教育思維方式、培養學生核心數學思維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實際教學應用當中仍然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教育從業者必須做到循序漸進,根據授課學生、教學內容的特性靈活合理的選擇教學方法。加強教育信息技術學習及探索,提高自身素養、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王陳香.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8):126-127.
[2]梁麗文,肖振漢.信息技術促進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發展——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設計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7(04):34-36.
[3]淺談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4(24):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