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玲
摘 要:綠色教育是一種追求本性以及純性,并且具有靈性的生命教育,其目的在歌頌自然,歌頌生命的生態教育。將綠色教育融入到小學美術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是為了滿足當前追求個性自由,崇尚民主科學以及激勵學生積極創新的時代精神。本文介紹了當前小學美術教學中的現狀,以及引入綠色教育于小學美術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綠色教育;小學美術;核心素養
隨著新課標改革,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是永久討論的話題,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重視對學生學科知識的提升,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所謂在美術學科中綠色教育的引入,主要是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美術之美所存在的價值,以及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從事物的本身出發,創造出美的作品,引發學生具有創新的潛能,我們便稱之為綠色。
1 明確教學現狀,提升美術核心素養
針對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更多的仍是采用傳統美術教學,學習內容局限于課本之上,對其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傳授往往過于刻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往往脫離了實際生活,凌駕于空白的想象之上。由此,很難讓學生得到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同時也很難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也致使一部分學生學習興趣比較低,最終影響了學生的美術綜合核心素養的培養。隨著新課標改革以及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各國美術教育界都在努力克服美術教育單一性的缺點,開展了一些豐富的課外活動以及多樣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相關的美術課程內容。
再次,存在于大環境下的另一個缺點是,美術課程往往不被重視,在許多學校都被當做是副科,學生在課堂上也比較懶散,在許多城市周邊小學校及縣級小學的美術課程往往被其他的主課所占據,這樣極大的限制了學生對美術核心素養培養。再加上美術教師的欠缺,師資隊伍匱乏,讓學生在美術方面得不到正規的培養,綜合起來造成了我國小學美術教學的一大阻礙。
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讓學校以及教師,家長認識到美術教學在小學階段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美術學習不僅是學生對審美能力和技能技法的培養,也是對學生認知世界,熱愛自然的首要通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實踐生活與課堂學習結合起來,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增加學生對自然的熱愛之情。設計一些實踐活動,比如包括具體的造型設計,欣賞評價以及設計應用或者一些更具創新性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學會將美術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美術用到生活中,體現學科的綜合性以及學習的自主性。
2 遵循綠色教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為提升學生核心素質教育,在美術教學中引入綠色教育,目的是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提升學生學習綜合能力,讓美術教學更富有活力,使美術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力的通道之一。
2.1 激發學生學習的感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具有超乎于成人的非凡想象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善于發現存在于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將其發光,放大,這是教師在教學中所具有的最巨大的能量。比如在教學《我的夢》這一課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只利用簡單的畫面來引起學生的感知,可以利用一些與夢相關的歌曲,通過音樂讓學生更好的帶入情景,發揮自己非凡的想象力,有所思,有所憶,有所表達,情到深處就可以得到自己內心所想。在美術教學中,善于激發學生學習的感性,以及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不僅僅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藝術品的欣賞能力,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在一件作品中體現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開創新視野。
2.2 誘發學生學習的靈性
所謂人類所具有的特性就是更加擅長語言表達以及善于發現美,同時人類最本質,最殷勤的渴求,就是希望得到肯定。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不斷的鼓勵,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微笑,或者是一句簡單的鼓勵,一個溫柔的撫摸,都會給予學生內心極大的鼓舞,從而觸發學生產生學習的熱情。正能量的鼓舞,總是會讓學生產生更多的靈動性,也在創作過程中激發更多的火花。例如在小學美術課程中,關于用繪畫表現人物形象這一課題,其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教學內容。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選取一些著名動畫中的人物,讓學生通過表達動畫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動作以及表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學生的作品,教師要及時的給予正確的評價,盡量將學生作業中的優點放大,用稱贊的語言會讓學生激發更多的創作靈性,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從美術作業中獲得的成就感,增加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自信,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美術作品完成中。
2.3 開發學生創造性
藝術作品的存在就必須具有其獨特的魅力,每位學生在創作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點,讓觀者能夠充分體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所給予的美好理念。所以,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要在最初引導學生發掘自身的潛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的創新性發展。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所具有的獨特特點,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創造自己所獨一無二的作品。例如,在《自制顏料》一課是從植物中提取出不同顏色的植物顏料。操作工序復雜。教師將本課設計成采用植物拓印的方式,制作一塊小方巾。不同植物在敲拓的過程中在白色方巾上印出各類顏色,不僅有效的達到教學目的,也趣味性的拓寬了學習視野。
3 結束語
通過撰文介紹,我們可以知道綠色教育在小學美術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需要遵守以激發學生的感性,靈性,創造性為出發點。在小學美術學科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基礎知識與知識實踐應用相結合,綜合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只有將科學知識以及學生的綜合核心素養相結合,才能創造教學上生態平衡的綠色教育,為中國教育事業開創出一條新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李冬梅.聚焦美術的核心素養與綠色教育[J].新課程(中),2015,(7):46-47.
[2]李艷萍.對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美術核心素養養成的認識[J].美術教育研究,2017,(15):107-109.
[3]田希崗.美術課上運用話題式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核心素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7,(6).
[4]蔣華劍.美術·核心素養·探究教育——高中美術教育對話與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6,(1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