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民間美術承載著我國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因為其獨有的魅力從而在藝術領域保持著一席之地。美術教育作為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中融入傳統民間美術的元素,能夠提高新一代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從而保證優秀文化的傳承。本文將分析傳統民間美術結合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傳統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中的傳承與弘揚提出合理的方案。
關鍵詞:美術教育;民間美術;傳統文化
一、傳統民間美術結合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改為美術教育帶來的新要求,在注重美術知識與技能培養的同時,也對加強美術教育與社會、人文、情感的聯系提出了新要求。傳統民間美術作為歷史社會文化的載體成了美術教育改革的不二選擇。現階段各地針對不同年齡的美術教學進行傳統民間美術的結合進行了一定的實踐,在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同時也暴露了其中的問題。
社會對傳統民間美術的重視度不足,對民族美術的理解較淺是目前暴露出的比較嚴重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國人往往更加著眼于國外的美術作品,而往往忽視的本民族傳承的美術文化。人民群眾對民間美術缺乏足夠的了解,提不起很大的興趣,也因此無法對民間美術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精神產生足夠的理解,從而使傳統民間美術的發展受阻,甚至后繼無人。同時,目前美術課堂教學的方式大多為對民族民間美術的圖片進行鑒賞或者是案例講解,再讓學生動手操作,其對于動手能力的鍛煉毋庸置疑,但卻忽視了對歷史起源、民族精神的理解。
此外,學校對傳統民間美術的重視度不足,課程內容和表現形式不夠豐富也是影響其在美術教育中的弘揚的主要因素。中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可大致劃分為以下四個領域:造型和表現、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探索。而其中明確涉及民間美術的部分百分之七十以上集中在了前兩部分,從而導致了無法對民間美術進行深入探索的窘況。同時,老師對于涉及的民間美術沒足夠的了解,從而無法在課堂上對孩子進行合適的引導,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生對傳統民間美術的理解,影響教學效果。
二、傳統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中的傳承與弘揚方案
首先,要營造良好的傳統民間美術環境,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傳統民間美術的鑒賞能力。在課堂上,老師要合理利用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不局限于圖片而是采用視頻、音頻的方式,通過向孩子展示傳統民間美術的發展經歷,創作美術作品的過程等內容,來補足傳統課堂上學生對民間美術的文化底蘊理解不足的問題,從而讓學生對民間美術文化產生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此外還可以通過在學校內增添與民族美術相關的物件,如版畫、年畫、剪紙作品、皮影戲等,來鼓勵學生動手創作,提高動手能力;通過定期組織去博物館、美術館等地方進行參觀,對傳統民間美術有更多的了解,來達成提高學生對傳統民間美術的理解,提高文化自豪感的效果。
其次,要加強傳統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四個領域中的開發利用。針對上述提到的民間美術在欣賞與評述和綜合探索這兩方面的不足更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欣賞與評述這一領域,要在課堂上引入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民間美術作品,并通過老師的講解來讓學生產生自我的思考與評述。例如在講解東北民間美術的繪畫作品的時候,由于其與宗教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選擇典型的薩滿狩獵神繪畫來讓學生進行欣賞,同時老師要合理引入對薩滿教這一東北地區少數民族大多信仰的宗教的介紹,包括對于圖騰崇拜的來源和表現方式,來讓學生跨越時空的限制,對宗教信仰這一理念實現欣賞并加以評述,提高學生對民族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
最后還要提高教師對傳統民間美術的理解和教育能力。優秀的教育離不開教師合理的引導,由于多年來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相對忽視,大多教師本身對民間美術的理解不到位,導致了教學水平不足以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引導。因此要從學校層面入手,針對美術教師的民間美術教育能力進行定期培訓;除此之外,還可以適時的邀請民間藝人進入課堂,配合老師進行美術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更好地營造課堂的民間美術氛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也能一定程度上彌補教師教育能力的不足。
三、結語
傳統民間美術在美術課堂上的引入能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增加學生對傳統民間美術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鑒賞能力,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務必要重視傳統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中的傳承與弘揚,從社會、學校、家庭等多個方面注重對傳統民間美術的保護,從而保證優秀的傳統民間美術文化不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參考文獻:
[1]陳素綠.傳統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教學中價值探索.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22):160-161.
[2]朱香霖.東北民族民間美術在本地區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開發利用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王藝鑒,廣西省玉林市博白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