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喆
摘 要:游戲化教學是義務教育階段創新表現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游戲化教學方式,能夠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又能夠增強數學教學的質量。但在數學教育的游戲化教學中又要避免游戲過度娛樂化,要堅守德育教育的本質,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本文就如何促進德育教育在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提出如下見解。
關鍵詞:小學數學 游戲化教學 德育教育
數學是作為人類增強腦力,開發現實世界的一種工具。應當從小培養,因此在小學教學中開展數學教育,培養基礎數學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但由于數學的抽象性使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根據小學生愛玩的品行特點,特開展游戲化數學教學改革模式,在趣味課堂中既保持學生的天性又能夠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通過在數學教學中開展游戲化教學,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表現形式,創新課堂的數學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和老師授課質量。但如何準確地把握游戲化在課堂中展開的深度和寬度,需要學校和老師共同努力。
一、創設數學游戲情景,在情景中滲透德育教育
游戲是每一位小孩子的天性,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仍然追求嬉戲玩樂,老師根據學生的天性適度把握和引導學生學習真善美,做到道德教育與文化教育共同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教育中,任課老師要營造學習數學的游戲情景,在游戲化的數學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主思考數學學習習慣。同時,在開展游戲化教學中不能僅僅局限在游戲化,要在游戲化教學中運用多種措施滲透德育教育,發現數學知識中隱藏的待發掘的道德情感。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多媒體等手段營造游戲教學情景,在生動教學環境中浸入德育教育。如在小學五年級的圓周率知識點學習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結成合作伙伴,探討圓周率準確表達形式,同時在老師的教學課件中可以收集相關資料,制作成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視聽結合的教學環境中快速獲得真知。同時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在學習圓周率的課堂中,我們學習到了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什么樣的數學精神,此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祖沖之乃是我國第一位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七位的數學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學生要形成善于思考、敢于創新、一絲不茍的學習精神。如學校可以利用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等節日,在班級內創造節日情景,讓學生學會感恩老師,報孝父母。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重陽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營造節日氛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通過游戲情景的營造,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發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教材屬于基礎性教育教材,其中蘊含大量的典型德育素材。教師要具有敏感地發現和識別能力,發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進行知識教育的同時,要升華學生的學習高度,對學生進行德行教育的滲透。如在講到百分點時,老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我國當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貿易量占到世界的30%左右,對世界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國可用耕地占比世界可用耕地5%左右,但在這有限的土地上卻養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成就非凡;如講到平行線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聯想到斑馬線,教導學生上學來校、放學回家的路上以及在平常的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規則,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和習慣;再如講到數學考試題中,可以根據例題教育學生無論何時何地,規模大小的考試都要誠信考試,不能作弊,為人處世也要講誠信,誠信是立人之本。在課本中講到有關國旗或者國旗廣場時,要教育孩子你們脖子上所帶的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你們要像愛護國旗一樣愛護紅領巾,維護國旗的尊嚴,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三、緊密聯系日常生活,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數學知識是生活知識的系統概括和升華,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來源于生活卻遠遠高于生活,通過抽象化概括,通過人類的學習,數學知識最終必將應用于現實生活。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理,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教授知識時可把主要部分進行講解,然后適可而止,要勾起學生對后續數學知識的好奇和探索欲望,讓學生通過詢問老師、同學之間相互商量、咨詢父母等方式來答疑解惑,在通過師生、同學、家長與孩子的交流中增強相互之間的感情,使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善于交流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形成健全人格。在具體的教學中,如講到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五單元人民幣的識別時,老師可以設立生活化情景教學,模擬銀行,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如銀行工作人員、辦理存匯錢的業務者,通過多次的情景模擬,來教育孩子如何到銀行規范地辦理業務,如何準確識別真假人民幣,也可讓孩子將學習的知識回家教予父母親人。通過這樣聯系日常生活的教學,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促進學生的思想和文化的雙向發展。
四、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通過有效提問滲透德育教育
課堂提問是每個老師檢驗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老師遺留問題不揭露答案,通過課堂提問來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在開展游戲化教學中,課堂趣味問答、搶答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游戲化教學方式,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同時要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從道德品質方面舉一反三,從而滲透德育教育,學生既在課堂回答中學到了數學知識,走進思考數學的天堂,又學習到了良好的精神品質。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中統計表的學習中,在進入知識點的學習之余,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講到統計表,“你們能聯想到哪些現實生活中的統計表?看看哪位同學想到多,同時又生動貼切”這樣還未進行教學,老師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使學生初步了解相關知識點,在課堂教學中將會更加上手。老師可以在課下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到家中將每個月父母開的車型品牌、油費、路程和加油的次數做一個簡單的統計表,在課堂上讓同學們進行討論,然后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有的車耗油量那么低,有的車耗油量那么高,油費與耗油量之間存在的比例關系。通過這樣的提問,結合學生的實踐和自我思考,使學生養成環保、愛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學習知識和德育教育兩不耽誤。
五、通過開展數學游戲活動,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是游戲化的重要表現形式,而這一理念與學生喜歡熱鬧、愛玩的天性剛好相得益彰。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形式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課堂教學效果一般,學生的數學成績大多不理想,限制了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游戲化教學改革中,要突出強調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一方面,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另一方面,促進學生的道德教育。首先,在小學的初級階段,在學生的自習課堂或者數學教學課堂中可以開展簡單的游戲活動,如帶有數學的漢語成語接龍,增強學生學習數字的趣味性,同時加深學生對數字的記憶。其次,可以開展形式更為豐富復雜的游戲活動,使學生自我提高。如在小學五年級下冊中學習打電話時,可以通過開展傳統上很少進入課堂的捉迷藏等課外游戲活動表現形式,為學生劃定一定的游戲區域,找幾個自愿扮演消防員、警察、醫生等角色的學生充當主角,其他參與游戲的學生在聽到游戲開始時就只能保持不動,只有大聲撥打119、110、120等電話,等待相關人員的到場被解救后才能夠動,其他學生可以為撥打電話的學生實施干擾,模擬真實受難情況下的環境。通過這樣的游戲教學活動,不僅能夠使學生從實踐中了解和把握課本知識,還能增強學生的自我求救、自我保護的能力,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生職業代入感和責任感,在游戲中增強學生的團隊能力和協作意識。
六、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探索中,游戲化教學改革是一種前無古今的教學模式,在數學游戲化教學中要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增加教師教學模式和手段,改變以往數學課堂的枯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提高我國小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但在實施的過程中要避免過度游戲化,娛樂化,改變該模式數學教學的本質。在未來要進行更多的有益探索,來豐富這一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許衛兵.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模型思想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7(01):13.
[2]馬會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學數學游戲化若干問題簡析[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7(16):86.
[3]郭紅衛.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