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建彬

摘 要: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數學理論基礎知識的傳授,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做到知識的活學活用。分類討論思想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將數學這門抽象化的學科進行更簡單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分類討論;高中數學;應用實踐
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無論是知識難度還是知識范圍都又邁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知識點、運用知識點、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不斷地研究新的教學方式,滲透新的教學思想。分類討論思想作為當代高中數學教學中一種有實效意義的思想理念,被教師廣泛應用。但是,從目前高中生的數學教學情況來看,分類討論思想在應用中依然存在一些片面化的理解。基于此,本文從分類討論思想的重要性出發,結合高中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幾點建設性的應用措施,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分類討論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當普通的方法不能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并且等待解決的問題可能存在多種答案的時候,就需要對可能出現的所有答案進行討論,從而得到問題的結論,這就是分類討論思想的含義。而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質,提升數學思維能力,普遍應用到分類討論這種思想方法,從培養學生綜合實力的角度出發,滲透這種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分類討論思想,有利于給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提供多種方法和思路,構建學生完整的數學體系;有利于引導學生對各個知識點進行聯系,強化邏輯思維。在討論中重復、遺漏等問題依舊普遍存在。
二、分類討論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分類討論思想進行滲透
首先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分類討論思想,讓學生了解該思想的特點、方法等,并且了解哪種題型適合應用這種思想。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尋找切入點,引導學生一步步樹立分類討論思想的意識。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導入時,要盡量自然,并且合理地引入,不能讓學生覺得突兀,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分類討論能力的培養。
(二)引導學生科學進行分類,將討論全面化
分類討論思想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具有分析問題的全面性,能夠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豐富學生的解題思路。所以,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將這一特點發揮到最大價值,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有序的分類,以此來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分類討論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分析問題更加全面化,提高數學解題的速度和質量,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但是,分類討論思想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片面應用,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進行摸索研究,并進行創新改良,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讓分類討論思想發揮最大價值,促進高中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升,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學方法的不斷優化。
參考文獻:
[1]江永倫.探析分類討論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華夏教師,2017:47.
[2]楊嬌娜.簡析分類討論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3):122.
[3]曹士勛.探討分類討論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新校園(閱讀版),2016(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