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要:社會的進步,促使現階段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此種背景下,如何通過改變教學方法與思維,成為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關鍵所在。基于此,本文立足于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分析了思維導圖教學方法規范化、綜合化等特點,研究了該教學方法在閱讀教學提升學生閱讀興趣以及寫作教學增強邏輯思維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希望以下內容的論述可以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穩步發展。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
引言:
近幾年,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新的教學方法被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就是其中之一。該種方法在應用時,可以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更加便捷的完成記憶。但是就目前應用情況而言,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導致思維導圖無法發揮真正作用。因此,對思維導圖在農村初中英語讀寫教學中的應用分析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思維導圖教學方法概述
思維導圖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教學方法,此種教學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更好的完成知識架構。從思維導圖基本形式角度來說,導圖形式具有良好的結構性與發散性。所謂的結構性是指,思維導圖有明確的大小關系,每個分支都是一個完成的邏輯關系架構;所謂的發散性是指,思維導圖通常情況下是以一個核心事物為中心,然后圍繞核心事物展開細化,細化之后的事物被當做一個獨立的節點,然后再次進行細化。此種情況下,核心事物有關的信息就會呈發散狀排列開來。
之所以將思維導圖應用到教學當中,是因為其本身具有以下幾種特點:其一,發散性特點。思維導圖具有一定的發散性,此種發散性作用在教學當中之后,就可以幫助學生發散思維,久而久之,學生思維會更加活躍,對待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1]。其二,規范化特點。思維導圖內部各個節點都是一個獨立個體,同時上級節點又與下級節點之間有密切聯系,這就表明,在應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表達的過程中,各個知識節點之間的關系可以更加鮮明與規范。其三,綜合化特點。雖然思維導圖具有一定的發散性特點,但是仍然是以一個核心事物為基點,任何節點的存在最終都是為了服務上一個節點,并且最終作用到核心點,因此,在發散性的同時,思維導圖本身還具有一定綜合化特點。
二、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在農村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研究
(一)激發學生閱讀動機
我國教育受到傳統教學的長期影響,很多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往往都是直接照本宣讀,教師會自己進行閱讀演示,然后幫助學生分析文章中的生詞與知識點,隨后讓學生自行閱讀,雖然此種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體系化特征,可以在應用時達到知識點講解的目的。但是對于我國學生而言,英語作為一種外語,本身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存在一定排斥性,加之教學方法單一,在學習過程中根本找不到學習的動力與動機,此種情況下,想要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可以說是難上加難[1]。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認為可以通過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方法,提升學生閱讀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獲得閱讀動力與動機。教師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思維導圖設計,加入學生喜歡的元素,這樣教師就可以在思維導圖應用中尋找教學切入點,讓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建立在學生情感基礎之上,促使學生從主觀角度接受英語閱讀學習,而并非是被動的知識灌輸。例如在教學“Saving the Earth”一文中,教師可以以“Saving the Earth”為基礎核心,然后延伸出“marine pollution”以及“ecological pollution”等地球污染問題分支,接著在將以上節點看做是單獨個體進行二次細化,例如“marine pollution”可以劃分為“Marine garbage pollution”以及“water pollution”嗎并且配備污染圖片,以及對海洋生物危害的圖片,以此激發學生同情,學生迫不及待的想要從文章中獲得污染治理方法。
(二)提高學生英語邏輯性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學科,通常被人們劃歸到文科體系,認為其知識所具備的邏輯性與理科相比較差。事實上并非如此,英語學習也需要幫助學生構建邏輯思維,這樣有助于英語知識記憶。同樣是在“Saving the Earth”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文章實際內容,將思維導圖確定為三個主要層級:“water pollution”、“industrial pollution”、“air pollution”,然后通過對文章內容進行總結,確定三種污染對人類的危害,并且延伸出各類污染類型,這樣就可以增強學生邏輯思維,想到一個詞匯,就會聯想到更多詞匯知識,記憶也會更加牢固。
三、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在農村初中英語寫作中的應用研究
(一)提升文章結構性
立足于現階段我國農村初中生寫作教學情況而言,教師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通常情況下局限于寫作練習,并沒有專門的課程以及教學體系進行系統教學,此種情況下學生寫作質量低下,寫作過程中會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學生寫作無從下筆,作文內容混亂等。
針對上述問題,主要是因為學生寫作邏輯性較差,思維導圖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很好解決上述問題。在“My family”寫作練習中,教師幫助學生梳理家庭關系,如兄弟姐妹、爸爸、媽媽、祖父、祖母等,這樣學生可以根據思維導圖按照順序進行寫作。例如,My name is xxx,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介紹自己).I have a sister three years older than me.(介紹兄妹關系),;My father is an engineer and my mother is a teacher(介紹父母)……。這樣寫作就可以更加具有條理性。
(二)增強學生拓展性
英語寫作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應用,以求可以達到知識擴展的目的。例如在“Holiday travel plan”寫作練習中,事情并沒有發生,所以需要應用到課文中學習的“be going to”以及“will”一般將來時進行描述,然后教師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拓展寫作思路,即將出游地點、活動計劃和注意事項分別在導圖中列出并延伸出具體論點,如此便可使之在放射性導圖的啟發下構思出新穎的寫作思路,從而切實增強其所寫文章的可讀性。
結論:
綜上所述,農村初中英語學科是基礎學科之一,因為學生英語基礎存在一定差異性,所以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英語教學中讀寫教學是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教學難點,思維導圖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降低英語讀寫難度,健全學生英語讀寫思維。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合理的課程設計,保證思維導圖教學方法應用質量。
參考文獻:
[1]楊雪莉.思維導圖在中職高考英語導入與歸納教學環節中的運用與研究[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 (03):114-119.
[2]田媛.以CNKI數據庫為依托的中國可視化思維圖式與英語教學研究綜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 (17):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