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談心是高校輔導員深入扎實開展學生工作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各高校紛紛對輔導員談心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展開探索和嘗試,力求將這一制度落到實處。本文以遼寧師范大學為例,探討了輔導員談心制度的功能、建立與實施的途徑、制度的內容以及需注意的問題并展開論述,旨在為全國高校輔導員談心制度的建立及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談心;談心制度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1-00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03
一、高校輔導員談心制度概述
高校輔導員談心制度,是高校輔導員與學生就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溝通交流,從而促進學生進步和學生工作順利開展的一系列規范,它規定了對輔導員的要求、談心的時間、地點等各項問題,對談心這一工作進行規范和監督。
二、建立談心制度的必要性
(一)是高校輔導員深入扎實開展工作的基本保障
當代大學生個性化趨勢明顯,如果僅憑輔導員主觀管理,很難“對癥下藥”。因此一對一或小范圍的談心,則是較為理想的了解學生的手段。由于談心過程的氣氛和諧、環境輕松,有利于輔導員與學生取得良好交流,從而充分了解學生的各項基本情況,使開展學生工作更深入、高效、有針對性。
(二)是提高高校輔導員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的途徑
“教學相長”是教育和管理中的主要原則之一,在與學生進行互動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輔導員不論是在知識儲備、道德品質還是能力水平等方面都會有所成長,有助于增加自己的專業積淀和今后的長遠發展,與學生共同進步。
(三)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渠道和需要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搞好學生工作的前提條件之一。平等、真誠的交流能使學生和輔導員彼此敞開心扉,表露真實的想法,增進師生感情。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利于雙方共同進步的師生關系。
(四)是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整體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愈發受到關注和重視,而談心制度是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學生群體中的個別學生,例如“三困生”(學習困難、生活困難、情感困難)是心理問題發生的高危人群,更需要及時溝通和關愛。可見,談心這一針對性、滲透性較強的手段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三、建立談心制度的途徑與方法
(一)積極展開輔導員培訓,全面提高輔導員的素質
高校輔導員素質的高低有時直接決定了與學生談心的效果。優秀的輔導員可以通過巧妙的技巧,發揮事半功倍的談心作用。經過整理和分析,我校認為高校輔導員應當具備的素質包括以下幾方面:
1.知識素質:首先,過硬的專業知識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學業和專業方面的問題。其次,基本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對于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和學生的個別差異十分必要。最后,廣博的文化修養也能幫助輔導員緊跟時代潮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變化,進而有效開展教育工作。
2.能力素質:第一,敏銳的洞察力。輔導員必須敏銳地捕捉到學生的實際困難,及時并有針對性地與學生談心。第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是談心這一方式的核心素養,優秀的表達能有效提高溝通的效率和質量。第三,隨機應變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談心過程往往發生在突發事件之后,這需要輔導員能夠迅速而準確地分析局勢,結合學生特點,提出解決方案并加以落實。第四,良好的駕馭局面的能力。談心過程中話題的不確定性要求輔導員要有控制局面的能力,從而使談心發揮出應有的效果。第五,不斷總結、反思的能力。輔導員應認真填寫談心記錄本,定期整理閱讀,對個別學生進行跟蹤觀察,密切關注學生情況。
3.道德素質:每個輔導員都應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情操,以身作則,忠于職守,有強烈的責任感。只有真正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才能切實幫他們解決問題。
(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向輔導員尋求幫助的意識
輔導員因工作龐雜,精力有限,很難對每個學生面面俱到。這就需要培養學生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懂得主動找輔導員談心的意識。我校要求輔導員在日常管理中頻繁滲透“有困難找導員”的思想,并積極推廣和宣傳,鼓勵他們充分利用這一制度的優勢,調動其積極性。
(三)要求輔導員充分了解學生特點和個體差異
談心的對象往往是一個學生或小范圍的幾個學生,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這就要求輔導員在談心之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談心的作用。
(四)定期召開大范圍輔導員工作總結會,交流經驗,總結教訓
由于專業性質、學生群體、輔導員工作風格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應定期召開全校甚至更大范圍內的輔導員工作總結會議,專門就談心制度的實施工作進行溝通交流,相互借鑒成功經驗,討論和解決有待完善的地方,在共同進步和努力中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五)積極樹立輔導員先進典型
我校在輔導員隊伍中也應注重發揮榜樣帶頭作用,對于在談心工作中表現優秀的輔導員進行表彰,號召所有輔導員向其學習,從根本上落實談心制度。
四、談心制度的內容
(一)談心時間
輔導員談心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在時間安排上應當具有較大的彈性,將固定時間和靈活時間相結合。由于輔導員工作平時繁忙,再加上學生本身上課和課業負擔的問題,所以最好提前設計好方案,預約時間和學生本人商定好并提前告知,這樣有利于談心的效果和加強計劃性。
(二)談心地點
學院應設立專門的輔導員談心室,為輔導員和學生交流提供一個安靜、溫馨的環境。此外,寢室、校園、教室等地方也可以成為輔導員與學生談心的地點。根據不同的情況和情境進行談話,固定地點提前商定最好,但有時也可以采取變通的方式,隨時隨地根據學生們的具體情況而定,切實做好“見縫插針”,隨時隨地談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談心對象
除了主動求助的學生,對于平日與輔導員接觸較少的學生,輔導員應保證定期與他們交談,保證每學期輔導員必須與每個學生進行至少一次單獨或小范圍對象的交談。這樣有利于談話對象的“全覆蓋”,以免造成“疏離學生”現象的出現。
(四)談心內容
輔導員與學生談心的內容非常廣泛,除了學習、生活,也要根據學生的個別情況,對學生進行鼓勵表揚、適度批評教育等。保證談心的最終效果是“走進學生心靈深處”。
(五)獎勵措施
對于在與學生談心的工作中表現突出、效果明顯、成績優異的輔導員,學校經會議討論后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以示鼓勵。
五、談心制度建立與實施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重視談心的實際效果,避免讓談心成為空洞的形式
談心是一項實效性很強的長期動態的工作,因此應當高度重視談心的效果,將這一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重視提高談心的藝術性、科學性和策略性
談心應當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合理的策略性。在談心之前,輔導員應當充分了解學生,并做好相應的各項準備。在談心過程中,輔導員需要運用各種語言技巧,并講求藝術性,讓溝通更具實效。談心結束后,輔導員應在第一時間認真回顧談心過程中捕捉的學生信息,并做好總結反思。因此,談心是一項集藝術性、科學性和策略性于一身的、難度較高的工作,而談心的這些特征直接決定了其是否有效及效果的大小。
(三)對談心制度的落實進行跟蹤和監控
談心制度建立之后,應當嚴格監督它的實施情況,跟蹤實施效果。進行跟蹤和監控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定期檢查輔導員工作和談心記錄、隨機訪談學生等。
參考文獻:
[1]李棟樺.高校輔導員有效開展談心教育策略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7).
[2]宋吉鑫,尹玉民.面向未來的思考[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喬冬(1984— ),男,漢族,遼寧遼陽人,講師,研究方向:高校學生管理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