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物理學習階段,學生將物理視為一門最抽象的學科,導致學生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失去物理學習的興趣。針對此種狀況,現(xiàn)階段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熱愛物理。文章通過對現(xiàn)階段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促進;有效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2-006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059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發(fā)展,傳統(tǒng)模式下的“填鴨式”教學已滿足不了新時代的人才需求。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物理知識,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新時期,初中物理教師應該落實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更多的學生熱愛物理。幫助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物理學習的實效性,在最大限度上激發(fā)物理學習潛能,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感知物理的美,暢游在物理知識的海洋里。
一、現(xiàn)階段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隨著“新課標”的不斷實施,初中物理教學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然而大多數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物理學習的實效性。對物理實驗課程重視度不夠,在實踐教學中一味注重課堂知識講解,忽視了實驗教學。導致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理解物理概念,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以偏概全,斷章取義等現(xiàn)象。更有甚者,部分物理教師為幫助學生應對考試,讓學生背誦物理實驗過程。雖然學生在考試中可能取得較高的分數,但是喪失了實際動手能力。不僅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學生邏輯思考能力也逐漸降低。大多數學校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投入的資金力度不足,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不能開展物理實驗,滿足不了教學大綱的需求,降低物理教學效果[1]。
二、初中物理教學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具體途徑
(一)設置的物理問題貼近生活
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進生活,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一貫秉持的原則。然而,在實際物理教學中,教師將過多的注意力用到幫助學生掌握理論概念上,忽視了實踐,無法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踐有機融合,忽視物理學習的時效性。因此,在現(xiàn)階段進行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在物理問題設置時更接近生活,在最大限度內提高物理教學的實效性,讓更多的學生明白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要充分發(fā)揮物理知識的作用,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物理知識無處不在。聲、光、熱、電等一系列知識都是物理學習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內容。物理教師在問題設置時,可以結合生活向學生詢問。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里都有物理現(xiàn)象的存在,貼近生活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降低物理學科學習的難度。讓物理問題的設置更貼近生活,才能在最大范圍內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理論聯(lián)合實際,充分發(fā)揮物理的時效性[2]。
(二)提高對物理實驗的重視程度
在初中生物理學習過程中,單純地使用教材并不能將知識更直觀、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物理實驗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實驗中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魅力,最大限度上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熱愛。在實驗中,學生能通過自身實踐感受物理世界的美好。讓學生按照物理大綱的要求進行實驗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在初中生物理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驗設置過程中要融合物理知識內容,引導學生將注意力從掌握物理知識轉變到動手實踐過程。轉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進行具體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向學生講解物理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再幫助學生具體分析。與此同時,在理論講解過程中,還應該開展一定的物理實驗,幫助學生對物理公式和物理內容進行有效掌握。這樣在進行物理實驗的同時,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物理計算公式,還能讓學生充分理解物理現(xiàn)象發(fā)生的整個過程,加深學習的印象。因此,廣大物理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物理實驗的作用,充分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熱愛物理,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3]。
(三)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素養(yǎng)。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布置物理作業(yè)后,要引導學生對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組探討。物理學習較為薄弱的學生可以向周圍能力較強的學生或教師請教,在探討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小組討論學習也可以增強學生群體之間對物理學習的熱情。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融入新媒體手段,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例如多媒體、微課、慕課等,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找到最佳的物理解題思路。在合作學習中,不僅提高自己的物理成績,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團隊合作精神[4]。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想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思考能力,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物理問題設置過程中應融入生活情景,提高對物理實驗的重視程度,加強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讓每位學生在物理課堂上有所收獲,帶領學生走進物理知識的殿堂。
參考文獻:
[1]胡德秀.初中物理教學中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探討[J].絲路視野,2018(36):237.
[2]徐士娟.初中物理教學中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初探[J].新課程導學,2018(32):67.
[3]謝秀義,鄭秀蘭.初中物理教學中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研究[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8(8):28.
[4]汪彩玲.初探初中物理教學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對策[J].中外交流,2018(36):243.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王翔(1971.1— ),男,漢族,甘肅莊浪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物理實驗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