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
摘? ? 要: 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接觸最密切,其政治態度、理想信念均會對學生產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需切實抓好師德師風建設,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師風養成。全員參與,營造尊師重教社會風尚,提高輔導員社會地位,增強其使命感和責任感;全過程把控,真正做到常態化、長效化;全方位深化師德師風建設,頂層設計與基層落實相結合,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 師德師風? ? 高校輔導員? ? 德育教育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師德師風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中所需具備的道德品質和遵循的行為準則,是教師行業特殊的道德要求。輔導員是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主抓學生工作,兼顧教育、管理、服務三重使命。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密切、聯系最緊密的高校教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要求教師言傳身教,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和道德情操?!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一名合格的教師除了具有專業知識外,更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高校教師中,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方式決定了其承擔著更多傳道和解惑的職責,其思想、信念、道德、態度和行為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
目前,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輔導員仍是大多數,他們以高尚的師德和專業的技能培養了諸多德才兼備的學生。然而,在經濟快速發展年代,部分輔導員放松對自我的要求和把控,既與輔導員的主觀意識有關,又與一些地方和高校對輔導員師德建設重視不夠、監督獎懲力度不足、思維固化方法陳舊等密切相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黨的十九大精神要求,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蛾P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重要性,把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實抓緊抓好。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歸根到底在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加強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任重而道遠。
加強和改進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需要重塑各部門密切配合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格局,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深化建設長效機制,實現高校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從單一化向立體化轉型,從臨時抱佛腳向常態化、長效化轉變。
二、激活能動性,全員齊抓共建
長期以來,廣大輔導員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高等教育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雖然少數輔導員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不能掩蓋這一職業的崇高,更不應該以偏概全,忽視輔導員的嘔心瀝血、默默奉獻。
1.改善輔導員社會地位,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風尚。
全員建設師德師風,最廣泛地發動全社會的成員與資源,為輔導員正名,加強對優秀輔導員的表彰及先進事跡的宣傳,通過建立健全輔導員榮譽制度,開展輔導員表彰活動,改變社會對輔導員的固有偏見。鼓勵引導社會團體、民間組織開展形式創新、內容豐富的尊師活動,提振師道尊嚴,各方齊心協力,回溯和發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
2.增強輔導員職業安全感,全校賦權高度重視。
高校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創造公平的工作環境,賦予輔導員與任課教師同等的權利,維護其合法權益。明確責任與分工,建立平行互助的工作機制,改變以往輔導員為教務處、后勤等各部門打雜的混亂局面。優化工作流程,通過提高工作效率,將輔導員從瑣碎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明確輔導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學習理論、提高政治水平、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視輔導員育人工作的重要使命及工作內容、方式的特殊性,關注高校輔導員發展訴求和價值愿望。通過創新考核辦法,落實輔導員主體地位,提升話語權。關注輔導員身心健康,積極幫助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增強輔導員的歸屬感和幸福感。讓輔導員將本職工作作為終身事業奮斗,而非職業發展的臨時跳板,減少不穩定因素,為輔導員潛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激發責任感和使命感,調動全體輔導員的主觀能動性。
輔導員的工作繁雜瑣碎,耗時費力,收效慢。這需要輔導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避免在具體問題的解決中迷失方向、負重前行。在社會和學校的支持下,堅持以人為本,以自上而下的獎懲為輔,以調動主觀能動性為主,積極加強思想建設、道德建設、作風建設,通過學習、教育、實踐等多種形式,加深對國情、社情和民情的認識與了解,增強教書育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在工作中明確首要工作任務,善于抓住和解決主要矛盾,推動自我成長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工作的成就感和榮譽感激發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三、堅持發展觀,全過程推進把控
師德師風建設不是某一時刻或某一階段的特殊要求,貫穿于高校輔導員職業生涯的全過程。師德修養如同知識技能一樣,并非與生俱來,而是依靠后天習得,可以通過自主學習、自我改進,不斷發展完善,轉化為穩定的內在信念和行為品質。因此,要將師德修養自覺納入職業生涯規劃,明確師德發展目標。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和不同的培養維度,不斷內化,逐漸實現知行合一。
1.增加儀式感,發揮傳幫帶的優良傳統。
針對新入職輔導員選擇教師節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舉行新教師入職宣誓儀式,以莊嚴而鄭重的方式內化師德師風。重視并積極開展新入職教師提升培訓、崗前師德師風專題培訓,做到時時、時新。為新入職輔導員慎重選擇資深優秀輔導員作為其工作上的導師,播下敬畏之心,延續師徒之情,讓新入職輔導員在榜樣的帶動下見證高尚的師德師風,培育傳承優良的師德師風。
2.增強榮譽感,倡導交流培訓互鑒。
為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輔導員提供教師培訓、國內外院校交流的機會。支持優秀中青年骨干輔導員到國內外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訪學交流。“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注重學習不同學校輔導員的優良師德師風,取長補短,兼收并蓄,為在職輔導員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增強其獲得感、榮譽感的過程中,實現師德師風建設的推動與完善。
3.提高成就感,推進教師榮退制度。
為老輔導員舉行榮退、榮休儀式,授予終身成就獎。深入挖掘老教師在師德師風方面的好故事,搜集整理、解讀闡釋,把他們樹立為高校師德重大典型,用他們的感人事跡詮釋師德內涵。開展豐富創新的師德教育,引導年輕的輔導員以老輔導員為榜樣和目標,樹立崇高理想和遠大的職業追求。
四、理論聯系實際,全方位協同創新
立足各高校校情,借鑒先進經驗,根據輔導員隊伍的特點和發展實際,全方位地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堅持黨的領導,保證正確的政治方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的始終。將管理監督與激勵關懷相結合,雙管齊下,相互補益,在建設中注重宣傳教育和突破創新,接地氣、入人心。
1.健全保障體系,建立監督機制。
依法健全輔導員權益保護機制,注重師德激勵,健全培養培訓體系,暢通職業發展通道。同時,設立師德建設與監督委員會,構建完善的指導監督機制,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對輔導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依法依紀堅決嚴懲。實行完善的師德師風評教考核方案,將師德師風與論文發表、獲獎評優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作為輔導員年度考核、職稱晉升、績效獎勵的核心指標。
2.完善師德教育,注重宣傳引導。
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及全國、全省重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學習和貫徹,通過集體學習、培訓、沙龍、跨校交流等方式定期開展自主學習,在持續學習、終身學習中保持高校輔導員理論水平的先進性,不斷提高高校輔導員的政治覺悟和道德品質。多維度、多渠道、多平臺地開展宣傳教育,樹好師德典型,講好師德故事,不斷強化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的主體責任意識。古往今來,中國涌現出了無數德高望重的學者、教育家,他們的感人事跡可以通過紀錄片、人物傳記、電影等藝術手段加以呈現,創新宣傳引導方式,在體驗、觀摩中學習、借鑒,強化高校輔導員的歷史擔當和責任擔當。
3.深入基層基地,實踐育人育己。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高校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應高度重視理論與實踐的聯系,讓輔導員多參與思政課教學,講授“形式與政策”等課程,將管理服務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其德情操和扎實學識。同時,不局限于課堂、校園,創新開展國情教育社會實踐,開展紅色教育基地之旅、三下鄉活動,深入老區、貧困地區扶貧歷練,深入基層開展志愿服務,幫助輔導員在實踐中提升認識和覺悟,引導輔導員熱愛祖國、忠誠于黨,熱愛教育、教書育人,增強立德樹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高素質輔導員隊伍是辦好新時代大學的基石,加強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是打造高素質輔導員隊伍的內在要求,也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力保證。新時代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應乘著國家的改革浪潮,真正做到全員重視參與,全過程扎實推進,全方位開拓創新,引導輔導員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周堅.全面把握新時代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新坐標[J].中國高等教育,2018(19):9-10.
[4]周尚濤,李春燕.新時代高校師德師風的建設路徑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7):129.
[5]石紅梅.高校師德師風的時代性及其建設路徑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