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提高,我國的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模式迎來了更加高要求的挑戰。體育課作為高中課堂的必修課,對高中生的身體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終身體育意識作為體育精神的重要部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強身健體的理念,還可以使學生的身體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
關鍵詞:高中體育;體育意識;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3-015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147
隨著當代社會的發展,基礎教育對體育教學引起了很強的重視,作為教育環節的重要一部分,體育意識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不可小覷的意義。終身體育的培養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現如今已經成為了當前體育教學的工作重點。教師要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將終身體育意識滲透到日常的教學中。筆者將對于如何培養高中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展開詳細的論述。
一、發展現狀
(一)意志力薄弱
在高中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往往對體育教學當中的品德培養層面重視力度不夠,甚至有些教師認為體育意識不需要特殊教育,這是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主動形成的。這一現象導致教師對終身體育的意識忽視了其價值,只是單純地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將終身體育意識融入到體育活動當中,長此以往導致高中生對體育精神和終身體育意識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薄弱的意志力從而進一步導致了體育意識的匱乏。
(二)自主性薄弱
高中生正處于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段,然而學生對體育課往往是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某些學生逃避體育課。一些學生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對動作要領理解得不夠透徹,表現得不盡如人意,還有一些學生逃避體育課,一些學生由于自己的體育動作不標準而排斥體育課。這一現象體現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的積極性匱乏,學生被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必然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缺少指導教學
近年來雖然教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出現了畸形發展的現象,應試教育注重文化課程的成績,使得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只把精力集中在文化課的學習上,在體育課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明顯不足。這一現象不僅使高中生在體育鍛煉方面十分匱乏,影響了身體健康,還導致體育意識的缺失。另外,很多學校的體育課都被文化課占用,導致終身體育意識沒有機會得到發揮,從而使學生喪失了體育課的興趣。
二、培養策略
(一)深化意識
學生只有從思想上重視體育鍛煉,行動上才能跟上節奏。就目前高中體育課發展的情況來看,解決體育意識被忽略的問題,首先要立足于實際情況,對體育課的上課時長進行調整,使得終身體育的意識可以被中學生所接納,同時也促使學生留出相應的時間去鍛煉。教師要改變以往的體育教學模式,將室外和室內的教學結合起來。具體來講,教師不僅要在室內向中學生傳授體育的理論知識,還要在室外進行體育鍛煉互動,要注意的是在開展室外教學的過程中要將終身體育意識融入其中,使體育鍛煉和身體健康有機融合。教師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宣傳終身體育意識的價值和作用,從而使學生可以自發地培養終身體育的觀念。
(二)激發興趣
興趣是幫助學生學習的催化劑,因此高中體育教師要重視興趣的作用,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開展一些具有趣味性、競技性的體育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加入到鍛煉的隊伍當中。教師還要立足于學生身體發展的實際情況,跟上時代的步伐,結合教學目標,設計可以多人參與的體育活動,進而給學生滲透終身體育的觀念。對于對體育動作理解不透徹,甚至逃避體育課的學生,教師要幫助他們培養參與體育活動的自信,從而將終身體育的觀念落到實處。
(三)養成習慣
體育鍛煉不能只成為在體育課上高喊的口號,而應該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它的好處,并主動養成好的鍛煉習慣。但是部分教師對學生培養體育精神的教學目標并不重視,只關注在體育課上學生的動作是否符合標準等,這就導致學生無法養成保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從而進一步造成體育意識的匱乏。教師要培養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就要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為落腳點,制定合理科學的鍛煉計劃,使每個學生都可以按照計劃定期進行體育鍛煉。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不僅是新課改要求下的工作重點,而且對高中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體育教師要將終身體育的觀念滲入到日常的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強化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從而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偉.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4(7).
[2]蘇景生.淺析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當代體育科技,2016(28).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許爾忠(1968.2— ),男,漢族,甘肅民勤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體育教學。
課題項目: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學體育教學課堂設計的創新研究》(課題編號:GS[2018]GHB128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