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學校業余訓練隊來講,除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和技巧,通過訓練提高成績外,還應該注重開發學生智力,鍛煉其意志品質,培養集體精神和規則意識,為全面培養高素質體育人才而奮斗。研究者認為,一支訓練有素的田徑訓練隊不僅要關注“練體”,更要注重“育心”。本文以前山小學田徑訓練隊的實踐研究為例,概括總結學校業余訓練的德育功能及有效的實施途徑,以期為一線教師改變帶隊訓練提供案例參考。
關鍵詞:業余田徑隊;德育教育;實施途徑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體育教育也不再是單一的身體訓練,而是逐步向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個人能力、思想品質、情感意志,人格塑造等體育核心素養轉化。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辦學條件的不斷完善,使學生課余訓練、各種體育社團活動成為衡量學校體育教育和學校體育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受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普遍關注。
田徑運動在學校體育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對學生的培養和教育過程中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田徑隊也是學校最容易建立的業余訓練隊之一。近幾年來,研究者在日常訓練過程中除了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變換訓練內容、手段與方法外,在隊伍建設和管理中積極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有效地促進了隊伍的穩定發展和壯大,向上一級學校輸送一批批高素質的田徑人才。
一、 小學業余田徑運動訓練的德育功能
(一)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強化心理承受能力
田徑運動對于提高人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走、跑、跳、投等基本技術組成的綜合技能,不同技術項目動作要求又有所不同。田徑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還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它要求參與者既要熟練掌握技術動作,又要有強大的內心承受力。同一項目的田徑賽場上學生通常都是同場競技角逐,緊張激烈的比賽需要強大的內心承受力和自我調節能力。比賽中如何與隊友密切配合教練的比賽戰術,分工合作,同樣需要學生有更強的承受力和執行力,在復雜的環境下保持頭腦清醒,按自己預定的節奏進行比賽,達到預期的目標。學生心態和情緒的調整需要教練員在對學生的日常訓練中不斷強化、反復模擬,才能保證在比賽時保持較佳心理狀態,從而達成素質教育的“育體”之目的。長期堅持田徑訓練,學生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基礎,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能夠游刃有余地化解,從而促進文化課等的學習。
(二) 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完善,鍛煉和培養個人意志力
田徑訓練可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對自信心、進取心、自我情緒調控等方面都會產生有效的促進作用。在田徑訓練中融入并加強德育教育,不僅可培養學生的文明自律和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質,還能增強個人集體主義感。無論是參加區級比賽還是市級比賽,學生的體力和智力的投入都會加大,賽場上的形勢瞬息變化,甚至會出現受傷等意外,使得比賽結果也不可預測,這就要求學生用“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正確看待勝負,賽后及時進行總結。這一過程,可以促使學生正視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勇于面對挫折,培養頑強拼搏和艱苦耐勞的良好品質。同時,田徑運動中尤其是田賽項目技術的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豐富學習樂趣,活躍思維和豐富想象力,從而促進智力的開發,促進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和記憶。
(三) 教會學生合作,培養團隊意識和規則意識
一支訓練有素的訓練隊除了有較強的“作戰能力”外,還要注重隊伍的延續和發展。所以,在隊伍的建設本身中要注意梯隊隊員的培養,做到有意識地引導主力隊員“傳、幫、帶”梯隊隊員,以促共同成長。同時,關注技術訓練過程,隊員之間“交叉項”(每人有兩個兼項)的學習可促進學生間的交流,技術學習過程中,除了教練員的“施與受”外,還需要隊員之間的相互觀摩和學習交流,諸如此類的學習過程不但能增進隊員之間的感情,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幫助參與者正確理解和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及競爭與合作的關系等。接力跑比賽中,傳棒人的身高、動作、速度都會影響接棒人進而影響交接速度,那么就需要交接棒同學之間的信任和默契配合,起跑線、接力區的規定本身就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體現。
二、 小學業余田徑運動訓練中實施德育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一) 根據具體的訓練內容特點進行德育滲透
根據訓練計劃每周的訓練內容有所不同,在以身體素質為主要內容的訓練期,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性對所練內容的認知不同,教師必須做好訓練前的準備,分析組織方法和訓練手段,充分考慮道德教育與體育訓練的結合點,根據訓練內容進行相對應的德育滲透。長期堅持耐久跑,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逐漸把“讓我練”轉變為“我要練”,養成自覺鍛煉堅持奔跑的習慣。障礙跑或跨欄則可以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訓練中,當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或者獲得勝利時,不僅要及時總結學生完成技術動作的情況,更要讓學生回味勝利取得的不易,加強毅力的培養,強化不畏艱難、勇于向上的精神品質。再如,在跳遠和立定跳遠項目中,犯規意味著喪失一次比賽機會,意味著少了一次與對手競爭的機會,這就需要學生嚴格遵守規則,珍惜比賽機會,強化規則意識。因此,田徑訓練中要注意抓住具體的訓練內容特點進行德育滲透,以達成素質教育的“育體”之目的。
(二) 發揮榜樣作用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的關鍵時期,教師的言談舉止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除了應具有扎實的專業基本素養外,還應具備良好的教態、端正的教風、文明的談吐和踏實的工作作風,給學生塑造一個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形象,以優秀的品質、豐富的情感、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行為規范,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教師還要善于抓住小學生愛模仿、喜歡競爭比賽的特點加以引導,充分挖掘球星或者隊伍中優秀隊員的榜樣作用,引導學生正面仿效拼搏進取,力爭為自己、為學校爭光。例如,利用劉翔的案例,特別是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獲得奧運會冠軍,后來他仍然積極備戰、多次帶傷參賽,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精神來激勵和影響學生。其次,善于抓住身邊案例如在近期比賽中表現特別優異和突出的隊員為案例,進行德育滲透,導向正能量。
(三) 善于抓住偶發事件進行德育教育
通過體育訓練達成鍛煉身體提高成績的過程必須伴隨著身體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反復強調安全及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等問題,同時在訓練過程中時刻觀察學生的表現情況。有效的課堂常規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嚴明的隊規是保障訓練有序有效的一大措施:比如學生的慢跑熱身隊形及時間或圈數,準備活動的順序、間距,器材的布置安排、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與競爭等都有一定要求,而這些訓練內容的規范化都內藏著實際的道德教育。例如,訓練跨欄項目時偶爾會有學生摔倒,此時教育學生首先不能大面積圍觀,同項目隊員盡快幫助同學,教練員可抓住現場的情況進行分析,對幫助同學的學生給予表揚,這樣可以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精神。又如,在《發展學生奔跑能力的游戲與練習——資源爭奪戰》比賽中,實力雄厚的A隊太想戰勝實力較弱的B隊了,而忽略了比賽規則,比賽結果卻出乎意料判為B隊贏,一時間吵鬧聲、怨氣聲擾亂了整個比賽現場……經過裁判講解,因為A隊沒有遵守規則“越界”而導致失敗,經過分析后再次進行比賽,學生之間公平競爭用實力奪得了比賽的勝利,教師借機強化學生的規則意識。還有在比賽中,因為忽略比賽規則導致爭吵和受傷,雖然贏了比賽但輸了“身體”,得不償失,強化安全意識。所以,在田徑訓練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合適時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針對訓練中出現的突發事件,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學生及時分析原因、指出要害,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抓住典型事例進行德育教育,不斷強化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
(四) 利用比賽活動強化德育教育
一年一度的學校田徑運動會,兩年一屆的區運動會和一年一度的市田徑年度賽都是學校田徑訓練隊比較重要的賽事活動,也是培養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賽前,學生要艱苦訓練、團結合作、彼此鼓勵;賽中,學生要誠實守信、尊重對手、尊重裁判,提升體育素養,為堅持者加油吶喊、為勝者鼓掌喝彩、給輸者以擁抱鼓勵;賽后,正確看待比賽結果——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才有機會參與“體育道德風尚獎”的評選,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良機。其實,每一次比賽的結束都是下一個比賽的開始,學生的參與、家長的陪伴、教練的指導,讓家校合作更加緊密,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學生與家長之間也有很好的情感交流。教師與學生、家長與老師、學校與家庭之間關系的和諧更有利于促進訓練隊工作的開展。
(五) 通過訓練評價反饋進行德育教育
一支健全的訓練隊應包括主力隊和預備梯隊,同期的兩屆隊員在心理和生理發育方面有一定差距,加上每個學生的家庭教育、經濟狀況等的不同使得學生的品性有所差異,那么,這就要求教師在帶隊中要認真地觀察,及時地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優缺點,適時做出評價與反饋。同時,要善于利用家庭教育資源爭取育人合力,促進隊伍的健康成長。比如,利用微信、QQ等互聯網平臺跟家長及時互動,定期向家長群里發送學生訓練和比賽的動態信息、圖片和視頻,以及孩子在訓練隊的態度、進步表現、考勤等情況,家長也可以把孩子病假、事假等情況及時反饋給教師,讓家長參與進來,本身就是支持訓練工作的體現,更便于隊伍管理。另外,一個訓練周期(或長或短)結束后要及時開總結會,教師把近期隊伍里的好的現象和同學加以肯定和表揚,適當給予物質獎勵,不好的現象和同學適當給予批評教育。總之,通過訓練評價反饋及時進行德育教育是保證訓練效果的一大有力措施。
三、 總結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體育課程的德育功能不言而喻,學校業余訓練隊是學校體育教學和體育課程的延伸,在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實踐中實施德育教育也是完成“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劉冠程.淺談新媒體環境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J].體育大視野,2018,23(8).
[2]徐東昊.在籃球教學課中對中小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研究[D].長春:吉林體育學院,2010.
[3]徐霞琴.如何提高中學生田徑學習的興趣[J].中國學校體育,2012(S2):64.
作者簡介:
呂利,廣東省珠海市,珠海市香洲區前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