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最開始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而存在的,數學教學來源于生活,因此在數學教學中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可以使學生更加輕松的學習數學和探究數學。那么生活化案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具體有哪些呢?本篇文章就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生活化案例;高中數學;有效應用
一、 前言
新課標改革要求學校在學生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加大對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數學本就是為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難題而存在的,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案例進行教學,這是順應了新課標改革的要求。生活化數學就是將數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使知識活起來,從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 高中數學課堂生活化案例應用的作用
數學生活化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日常情景,將生活與學習密切聯系在一起,充分體現出學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特點。由于高中數學不同于初中數學,上升了一個難度之后,很多學生覺得數學學習非常困難,并且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不能夠提起學生的興趣與自信心。課本上的知識是十分乏味的,十分的空泛,與我們實際生活結合的并不緊密,導致學生對許多知識點并不熟悉,只知道死記硬背不能靈活運用。生活經驗是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來檢驗的感性知識。它是學生從表面上看到的最可信、最深刻的事實材料。經驗不僅是人生的財富,也是學習過程中的財富。
而生活化的案例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不僅使學生熟練了解數學知識,并且活躍課堂氛圍,發揮學生主動性。特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無論對于學生個人成長還是對于國家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行生活化教學的過程可以有利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對于學生發散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有利于學生充分了解數學與現實生活之間重大的聯系,總結實踐經驗,提高學生的應用與創新能力,對于培養學生能力起到關鍵的作用,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將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的當代學生。
三、 生活化案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 聯系學生生活,激發數學學習興趣
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中還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更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因此就需要將豐富的實例引入到數學教學過程之中,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經歷探索的過程。
例如:在學習數學概率時教師可以設置具體問題來引導學生。很多商場為了促進銷售,所以經常會舉辦一些抽獎活動,商家根據抽獎來吸引消費者進行消費,從而帶來更多的利益,很多消費者會認為參與抽獎自己占了商家的便宜,而實際上商家則利用了概率統計的方法來設置規則,商家是最終的贏家。例如:一家超市為吸引消費者舉辦了抽獎活動。消費者滿39元可以獲得一次抽獎機會,滿78可以獲取兩次抽獎機會,滿100可以獲得三次抽獎機會。在30個抽獎球中共有5個紅球為一等獎,10個白球為二等獎,15個黃球為三等獎,有兩個人進行抽獎活動,根據高中數學的概率統計知識,可以計算出中獎的概率分別為多少?抽中一等獎的概率為多少?
(二) 塑造生活情境,豐富數學課堂內容
情景教學就是指教師利用案例或情景為載體,運用現代信息科技技術等多種手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這也是一種生活化案例有效應用的具體體現,有利于培養學生情感,發散思維。
例如:在高中數學中有關于儲蓄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情境導入新課。小明的爸爸將5萬元本金存進銀行,每年銀行的利率為3.2%,試計算一年之后小明爸爸將取得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2年后呢?5年后呢?列出關系式之后教師繼續設置問題,如果小明的爸爸存入銀行的本金為
a元,每年的利率仍為3.2%,那么本金和利息會是多少呢?列出相關關系式。最后引導學生,如果小明爸爸存入的本金是a元,每年的利率是b,那么x年之后的本金和利息為y元,引導學生寫出有關于y和x之間的關系式,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發散學生思維,吸引學生注意力,豐富教學課堂內容。
(三) 結合生活原型,增加課堂趣味性
高中數學知識大部分都具有生活的縮影,如果教師在講解這些知識時,可以將深奧難懂的數學原理在生活中找到具體的原型,兩者進行比較講解就可以讓學生感到數學的簡單性,從而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對于學生來說,如果將抽象的一個東西具體化,可以有效的進行理解,因此教師要用最簡單的生活中的例子來進行講解,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解“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時,就可以將原本教學內容中的“長方體,球,圓柱體”換成觀察文具盒,籃球,可樂罐等生活中這些常見的物體。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觀察放在講臺上的文具盒,籃球,可樂罐等物品,仔細觀看這些物品的三視圖。然后讓學生畫出這些東西的三視圖,讓學生對于這些東西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了解數學教學內容,這時教師進行重新講解數學課本內容,實現將生活與學習相結合,將生活化案例靈活運用,從而實現學習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四、 結語
總而言之,生活與數學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從而實現“寓教育于生活,以生活促教育”的境界。
參考文獻:
[1]戴小挺.生活化教學理念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17.
[2]顧曉莉.回歸本真,鍛煉思維品質——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設計探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8(27):61-62.
[3]孫曉欣.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實踐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70.
作者簡介:張桂芳,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