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云
摘要:學校是分享知識的基地,它給予學生的是“已有的知識、信息、方法”,而目標指向的卻是當下、未來。因此,在開展學校教育活動時,我們既需要研讀課本,讓學生分享我們的知識域,還需要做到與時代發展同步,促使學校教育能夠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產生效能,對學生轉變為社會主義建設者產生積極地影響。那么,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時,如何才能做到“適應當下”、“構建未來”呢?筆者認為,就要應用好當前的網絡背景。本文中筆者就對網絡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網絡背景;初中;物理教學
作為一線的教育者,筆者認為,學校教育應用的資源、應用的方法都帶有一定的“繼承性”,但是,要想實現教育教學目標這些只能是載體,畢竟學生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員,畢竟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基于此,在面對學生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時,我們要注意應用“已有的”去品讀“未有的”,要注意借助“現有的”去營造“未來”。作為初中物理教育者,我們要將自身當做學習者,借助網絡背景,為學生營造適宜的學習環境,為自己營造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的工作環境。本文中筆者就對網絡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進行了分析。
一、建立校園網
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筆者認為,網絡資源的融入,不僅僅豐富了我們的資源庫,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我們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營造了一種人文化、現代化的學習氛圍。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借助網絡資源建立校園網,拓寬初中學生的學習認知,豐富學生的學識。基于此筆者建議,網絡教學首先應建立校園網,校園網的建設包括以下關鍵技術:一是大數據量多媒體信息的存儲和管理;二是多媒體信息的快速查詢與存取;三是多路并發技術處理和信息共享。新興的千兆以太網和ATM網就是為適應多媒體信息的傳輸而發展起來的。但是在校園網中使用ATM技術附加費用太高,且ATM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而應用千兆以太網技術則具有較強的優勢:傳輸速率是快速以太網的10倍,而價格僅是其2倍左右;具有廣泛的產品支持。因此對于中小規模的校園網使用千兆以太網作為校園主干網是一種經濟而實用的方案。
二、構建興趣課堂
在落實初中物理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興趣是無法取代的驅動力。在我們將網絡資源作為教學背景時,可以發現,它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極大的幫助。如對中學生來說,學習興趣往往是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因。而“多媒體”的合理運用能使這些因素得到優化,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教學《慣性》時,先播放一段精彩的飛機滑翔、火車滑出軌道的畫面,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觀察滑行的過程,進而提出問題。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知道了物理就在身邊。
三、輔助動手操作
實驗教學需要學生動手來完成,而網絡教學的最大優勢是,可以通過視聽的方式來迅速的輸入信息。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時,我們要注意將二者的優勢整合起來,促使學生的所有感官都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將學生某一方面的不足用其他方面來補足。如網絡教學可以借助電腦、向學生展示圖、文、聲、像相結合的電子課件。通過精心準備,運用了大量的先進手段,創作出嚴謹而豐富的電子課件,其目的就是將它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在我們農村中學實驗器材十分的簡陋,對于一些演示實驗無論是在生動性、準確性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如在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中不能準備好完善的實驗器材,即使可以找到一些替代品做出的效果也欠佳。如果利用網絡教學就可以制作一些精密的實驗儀器來準確地完成實驗操作過程,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很直觀地觀察到實驗操作的全過程,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一些動畫設計讓學生自已操作實驗。
四、彌補實驗教學的不足
隨著國家對于學校教育發展越來越重視,學校教育的資源配備越來越全,越來越優化。但是,在開展實驗教學時,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在我們應用網絡資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它可以彌補這些不足。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利用實驗課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某些相關結論、實驗步驟,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透徹理解并且完全掌握產生實驗結論的過程。通過多媒體網絡資源模擬實驗的過程,可以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當然網絡不能代替實驗,他只能是實驗的輔助工具,但是在實驗很難準確完成的前提下卻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優化課堂教學。
五、鞏固學生的知識體系
筆者認為,知識不僅僅是書面上的文字,它真正的價值其實是可以“應用”。因此,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時,我們不僅僅要讓學生“見識”,還需要學生“會用”。網絡資源的應用,在這一方面也有很大的優勢。如物理的許多內容都是需要反復理解和記憶的,學生可以通過終端與網絡中心連接,將課堂上講解的多媒體課件再次從教學資料中心的服務器中讀取,對不理解的環節可以反復觀看,并且可以觀看其他教師的教學內容,這不僅大幅度降低了教師的工作強度,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由于復習教學課容量大,講解難,在之前到教學中利用黑板操作費時費力,而利用網絡教學可以比較全面地向學生展現所要研究的知識網絡,讓學生一目了然。總之,網絡教學是復習課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
六、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參與學校教育活動時,我們最關心的內容之一,就是如何讓學生擁有解題能力,而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目標不僅僅是為了“應試”。網絡資源是比世界上最大圖書館的存儲量還大,我們平時的教學只限于書本,這樣一來,知識面狹窄,難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利用計算機的教學,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獲取大量豐富的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在物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感悟最深的是“什么是科學”,而在這一方面筆者認為,讓網絡資源作為背景,對于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深化解讀科學知識的內涵有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喬國民.微型計算機應用于物理教學的嘗試[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88(02).
[2]顏廷峰.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教學整合模式的教學設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