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琴
[摘 要]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化學實驗的開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實驗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而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全體性原則、開放性原則、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與其他教學方法進行結合,同時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學習興趣,加強實驗預習,加強交流以及配合,提升實驗的設計性。
[關鍵詞] 化學教學;探究性;實驗活動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進行規范的實驗演示,而學生在一旁觀摩、學習,然后再分組進行實驗操作,加深學生對實驗現象的理解,同時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樣的實驗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過于機械,化學實驗所需的材料和儀器、化學實驗的目的都可以在實驗報告中了解,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體現,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參與積極性也不高,學生的化學思維以及創新思維很難得到有效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提升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教師應當著重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實驗,從而獨立地掌握相關技術和相關知識點。
一、自主探究實驗活動遵循的原則
(一)全體性原則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實驗活動,需要遵循全體性原則,即讓班級的所有學生都參與自主探究實驗活動,給每一個學生平等的學習機會和探究機會。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實驗活動的時候,還需要營造一種相對寬松、民主、自由、公平的實驗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對自主探究實驗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實驗的自主操作和見解發言。在設計問題的時候,還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感覺到成功的喜悅。在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自主探究實驗活動的時候,要注意“組間同質、組內異質”,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互助合作中發揮特長,發揮作用。
(二)開放性原則
自主探究實驗活動的開展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就是說,自主探究實驗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只有展開實踐,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研究意識才能逐漸被激發出來,才能突破傳統封閉式教學模式的局限,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成績。所以,在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實驗活動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設計多角度思考的教學內容;第二,設計彈性較大的教學要求;第三,突出教學環節的靈活性、教學過程的動態變化特征以及個性化發展特征;第四,確保課內與課外可以結合起來,讓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地展開自主探究性實驗活動;第五,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實驗的全過程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例如材料準備的開放性、方案設計的開放性、成果表述的開放性等;第六,校內校外的教學資源都可以充分利用。
(三)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實驗活動,需要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指的是教師要激發出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實驗活動的興趣和動機,要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覺進入化學實驗的自主探究過程中,然后再通過適當的啟發、點撥以及引導推動實驗的進度。學生的主體地位指的是要讓學生自覺、積極、主動地學習,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探究,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獲得相同的答案和任務,要保證開放型的探究教學,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有所收獲。
(四)與其他教學方法進行結合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實驗活動,需要與其他教學方法進行結合。因為探究性實驗活動只是眾多化學實驗中的一種。并不是所有的化學實驗都適合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所以,還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實際情況,科學組織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實驗活動,同時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起來,給到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開展自主探究實驗活動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學習興趣,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提升化學實驗教學質量。所以,教師要通過一系列手段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自主探究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親自動手操作,體會化學實驗中的趣味和奧妙,讓學生獲得輕松、愉悅、享受的化學實驗體驗。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化學實驗,學生通過自主操作對化學實驗有一個感性的認知,激發對化學實驗的濃厚興趣,產生進一步思考和探究的興趣和欲望。
(二)加強實驗預習
要想確保化學實驗的自主探究效果,必須加強實驗預習。也就是說,在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實驗活動中,教師要全面分析學生所掌握的化學知識以及化學能力,根據化學實驗的內容科學安排化學實驗活動的實施時間,同時安排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預習。確保學生可以通過預習對實驗原理、試驗方法、實驗內容以及實驗目的等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而這就要求教師將實驗室面向學生開放,給予學生充分的預習時間,讓學生熟悉化學常用材料、常用實驗儀器;同時將實驗預習大綱給予學生,讓學生有目的地展開實驗預習,激發學生的拓展思維以及化學思維。另外,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實驗方案的思考,讓學生探尋更多的、具有創造性的化學實驗方法,轉變學生被動接受實驗教學的現狀,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驗方法探究、實驗具體操作,從而活躍實驗教學氛圍,發揮自主探究實驗活動的作用。
(三)加強交流以及配合
要想保證自主探究實驗活動的效果,必須確保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有足夠的交流和配合。所以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發現化學實驗中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質疑意識,并梳理解決問題的思路,讓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加強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自主探究性實驗需要輔助以良好的實驗氛圍,確保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對實驗過程展開充分的討論。在此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獨立地進行實驗問題的討論。當學生在自主探究實驗活動中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先勇于自我求解;當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再與其他學生一起討論,通過交流取長補短,進行實驗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然后再與教師進行溝通,獲得教師的指導與點撥。當化學實驗活動結束的時候,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進行實驗課程小結,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以及互相評價,同時引導學生分享此次實驗的感悟。
(四)提升實驗的設計性
初中化學實驗中包含了大量的演示性實驗。其中演示性實驗中還有一部分非常適合通過分組實驗的方法開展教學,即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實驗的探究,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化學實驗現象的觀察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實驗技能和化學實驗方法。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客觀分析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水平,檢查現有的化學實驗工具,根據實驗內容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重組設計,從而提升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創造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物質的燃燒條件”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給學生預習大綱,讓學生按照要求進行實驗內容的預習,然后按照自己對實驗情況的理解準備所需的實驗材料,自行設計實驗步驟,并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演示。針對一些酒精燈、氧氣瓶等無法自行準備的實驗器材,可以由教師提供。另外,在進行課堂實驗演示的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指導者的身份,讓學生獨立完成化學實驗的演示全過程,自己記錄實驗過程,自己進行實驗現象的分析,自己進行實驗的歸納與總結,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自主探究體驗,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鄒恒亮.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實施途徑及資源開發研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7.
[2]王小燕.探究性教學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J].讀書文摘,2016,(13):225.
責任編輯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