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曄
【摘要】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博大精深,不僅是中華民族獨特精神追求的凝聚,也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本文旨在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以此使我國的青少年群體能夠對優秀傳統文化自覺地保護與傳承。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方式;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雖然國家已經開始意識到文化流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保護,然而,很多的傳統文化仍處于消失的邊緣。要想從根本上傳承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就必須從兒童時期抓起。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內容中滲透一些傳統文化知識,讓小學生能夠深刻地感知到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美感,增進小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進而達到傳承文化的目的。
一、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經過大量的時間檢驗所留下來的一些精華??梢哉f,中國的傳統文化賦予了中華大地的靈魂,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滲入一些傳統價值理念,潛移默化地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根植于學生們的頭腦中。小學音樂科目在教學過程以討論和練習為主,它的教學內容比較寬泛。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不僅要教會學生一些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審美情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就是注意力難以集中,不自覺地想要去玩耍。音樂作為小學階段的輔助課程,由于具有學習氣氛輕松等特點使得很多學生都熱愛音樂科目。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滲入傳統文化知識,很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小學生能夠充分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并能夠自覺地學習我國傳統文化知識,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當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學在傳承傳統文化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音樂科目的教學內容比較寬泛,其教學內容可以取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小學音樂教授過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對我國音樂傳統的繼承,讓學生了解到我國音樂文化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具有的文化傳統是顯著不同。然而,從實地調查研究發現,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師更趨向于教授西方的音樂類型,例如嘻哈、布魯斯、美聲等類型,對于我國傳統的音樂形式卻很少提及。例如,對中國傳統民族歌曲以及戲曲等很少進行系統的講解。在樂器演奏方面也多以西方國家的樂器為主,如鋼琴、大提琴、架子鼓等,而對于我國傳統的樂器如二胡、古箏等卻講解的很少,這就說明我國小學音樂教學在傳承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方面還有著很多不足之處。
三、小學音樂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在歌曲教學中領略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與音樂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熱愛歌舞,在勞動中創造了大量的歌曲文化。在歌曲中可以實時地表達出當時的情緒情感。我國著名文學作品《詩經》中記錄了大量的勞動人民唱歌的情景。為此,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在課堂上傳遞中國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學習一些經典的歌曲。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名著中的歌曲,如好漢歌、女兒情以及葬花吟等,讓學生在歌曲中領會作者的感情。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古典音樂的積極性,進而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地跟隨音樂教師的講解進行學習。如此,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質量隨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二)在欣賞教學中感知傳統文化
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只有學生感知到音樂的美感才愿意接觸各種類型的音樂??梢哉f,欣賞美是小學生學習音樂的前提條件。音樂學習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為此,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選擇適宜的音樂曲目,讓學生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感受到美妙的中國傳統文化。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不斷的實踐活動,讓小學生逐步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而對傳統文化產生由衷的興趣。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豪感,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教學生學習京劇,讓小學生們感受到京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學生在學習京劇的過程中可以加深與京劇之間的溝通,進而感受京劇的魅力,傳承京劇的文化特色。音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搜集京劇臉譜活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京劇的活動中,深切感受到京劇藝術所帶來的別樣美感,促使學生自覺地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三)在流行音樂中“學唱”中國傳統音樂文化
現今,流行音樂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流行音樂作為一種娛樂形式早已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消遣行為。目前,流行音樂的品種越來越多,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形式上發生了一些變化。從最初的周杰倫到新生代歌手鄧紫棋,他們的歌曲深入人心,并且都開始在歌曲中有意識地加入一些中國傳統文化。例如,周杰倫的歌曲《青花瓷》融合了濃濃的中國風,給人們帶來了聽覺上的盛宴。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可以有針對性地選取帶有中國風的流行音樂,讓小學生們能夠更容易接受,促使他們愿意接觸中國傳統文化,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在樂器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
我國從古代時期就十分喜愛運用樂器進行演奏,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利于中國古代樂器來傳承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根據大量的考古材料以及文獻記載可以發現,我國的樂器從秦朝開始就達到了近30多種,然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很多樂器已經消失殆盡。目前,音樂課堂上接觸到的中國傳統樂器僅僅只有數幾種而已,有一些學生甚至從心底上不接受中國傳統樂器的熏陶,而是學習西方資本主國家的樂器,如小提琴、鋼琴等。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時要積極地引導學生接觸中國傳統樂器,并注重積極開發當地的特色樂器,通過這樣的方式真正傳承、發展中國優秀的音樂傳統文化,保證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去了解、熟悉、熱愛優秀的中國傳統音樂文化。
四、結語
總之,在西方文化在國內傳播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小學生的很多行為都受其影響,傳統文化的影響力開始下降。如前所述,小學音樂課程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小學音樂教師要注重不斷提升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將教學內容與我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引導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并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使我國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煥發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林云霏.芻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J].藝術評鑒,2018(1):119-120.
[2]卓美蓮.古韻悠揚育新苗——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體會[J].考試周刊,2013(25):187.
[3]劉君白.淺談中國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的融合[J]. 新課程(小學),2015(7):76.
[4]趙萍.傳統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J].中華少年,2018(4):17-18.
[5]龔賢杭.小學校園傳統音樂文化建設探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6):151-152.
[6]薛媛.淺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J].北方音樂,2018(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