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摘 要 創設課堂情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設計一些讓學生覺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一種急于去探究解決的愉悅課堂教學氛圍。本文針對教學情景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 教學情景 數學課堂 創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教學情景”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服務于學生學習的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合理有效地創設教學情景,可以使數學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加強感知,激發思維,輕松地接受新知識。筆者長期一線數學教學,小學數學如何創設有效的情景,進行以下探討。
1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體現情境的趣味性
低年級到中年級的學生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都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們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從而愿意接近數學。富有情趣的情景則是產生問題的肥沃土壤。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畫面所反映的問題情境編成簡短的小故事,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位置的教學中可以設計“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每一輪選1人為“老鷹”,6人為“小雞”。活動前先讓“老鷹”觀察1分鐘,蒙上眼睛,然后由學生指出某只“小雞”的前后(或左右)各是誰,再由“老鷹”猜出“小雞”的名字。該游戲極富童趣,每當老鷹“捉”到小雞時,教室里是一片歡騰,學生的參與程度之高可想而知。一般來說,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比較關注“有趣、好玩、動態、新奇”的事物,而高年級的學生更易被“實用、富有挑戰性”的內容所吸引。只有把數學的自身特點與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2提供適當的思考空間,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并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進行思考
教師設計的問題必須具有思考性,要盡可能地拓展其思考的空間。中高年級的學生開始對“有用”、“有挑戰性”的數學更感興趣。所以我們在創設情景中更應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設法給學生經歷“做數學”的機會,讓他們在開放性、探究性問題中表現自我、發展自我,從而感覺到數學學習是很重要的活動,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夠而且應當學會數學的思考”。如:在比例尺教學中,教師課前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畫出學校教學樓的平面圖,盡管學生畫出來的平面圖五花八門、不盡人意。老師讓學生找出畫不好的原因,學生通過討論認為,遇到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確定,二是不知道實際的距離畫在紙上應當畫多長。因此造成所畫的平面圖不是自己頭腦中理想的結果。這時教師因勢利導:你們認為實際的距離畫在紙上應當怎么畫就準確了。學生積極思考,認為應當把實際的長度都縮小相同的倍數畫在紙上。教師并沒有直接講比例尺的知識,而是創設讓學生畫教學平面圖的問題情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進而產生學習的需求,從而使學生知道了數學的來龍去脈,認識了數學知識的實用性。使學生把數學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渴望,從而學到了有用的數學。
3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強調情境的現實性
數學教學的素材應注重實際,貼近生活,從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把抽象的知識化為具體的實物,從而水到渠成。注重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留意周圍的事態,熱愛生活,構建真實的問題情景。例如:在《統計初步知識》的教學中,讓學生調查六年級學生運動項目愛好情況、家庭用水、用電情況,家庭收入開支等情況,把所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制成統計表,然后分析推斷,提出合理化建議。讓學生在調查過程中體會、理解統計的現實意義,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眼光來觀察世界,提高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斷能力,培養良好的數學意識。這樣上課中,學生的反應十分活躍,很順利地收到來自學生的大量的認知反饋信息,也能及時地反映學生的認知不足或偏差,同時更能極大地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4教學情境的創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正確認識情境在教學中的作用,防止認識上的片面性。如新課程標準中強調的“要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這個現實背景既可以來源于生活,也可以來源于數學本身,情境的表現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如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活動情境、故事情境、競爭情境等。
(2)教學情境的創設必須目的明確。如果是問題情境,提出的問題就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盡可能做到小而具體、新而有趣,既有適當的難度,又富有啟發性。這樣學生才能理解問題的含義,才有可能去探索、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
(3)教學情境的內容和形式要根據不同的年級有所變化。對于低年級學生,顏色、聲音、動作有很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表現活潑、內容生動、形式豐富的情境,如運用編兒歌、講故事、做游戲、猜謎語、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對于高年級學生,則要多創設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數學本身內在的、隱性的美去吸引學生,盡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對情境的滿足,進而成為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總之,教學情境創設的形式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多種多樣的。良好的問題情境能引發學生產生各種各樣的疑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并在豐富的問題情境中高效地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掌握數學。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媛媛.論如何利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中國校外教育,2019(1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