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宇桐 孫英雋
摘 要:從包商銀行被接管的事件出發,指出我國中小銀行在發展中所面對的一些問題,并就這些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包商銀行事件;中小銀行;發展問題;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3-0101-02
2019年5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聯合發布公告稱,鑒于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問題,為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相關規定,銀保監會決定對包商銀行實行接管,接管期限為一年。
本次包商銀行被接管是2003年銀保監會成立以來首次實行接管,銀保監會的這一行為釋放了打破剛兌的信號。在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形勢下,包商銀行事件雖具有其獨特性,但同時也反映了我國中小銀行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我國中小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機遇與挑戰、壓力與風險亟待被重視,金融監管部門需同國家實行的各項政策一起共同支持中小銀行健康發展。
一、包商銀行事件概述
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包商銀行”)于1998年12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在內蒙古成立,總部設在包頭市。包商銀行前身為包頭市商業銀行,2007年9月經中國銀監會批準正式更名為包商銀行,成為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2019年5月24日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公告,鑒于包商銀行出現了嚴重的信用風險問題,為保護存款人以及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根據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自2019年5月24日對包商銀行實行接管,自接管開始之日起,接管組全面行使包商銀行的經營管理權,并委托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設銀行”)托管包商銀行業務。建設銀行組建托管工作組,在接管組指導下,按照托管協議開展工作。接管后,包商銀行正常經營,客戶業務照常辦理,依法保障銀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央行、銀保監會和存款保險基金對包商銀行個人儲蓄存款全息全額保障,個人理財各項業務不受影響。
包商銀行被接管的主要原因是股權問題引發的經營風險,根據監管部門披露的信息,包商銀行最大的股東是明天集團。明天集團共持有包商銀行89%的股份,包商銀行的大股東違法違規占用了其大量資金,并長期難以歸還,造成逾期,導致包商銀行出現嚴重的信用風險問題。該風險問題觸發了法律法規所規定的被接管條件,因此依法被監管。
截至目前,包商銀行的2017年和2018年年報都仍未公開披露,這一行為可以側面顯示出其可能存在嚴重的經營風險問題。從已披露的各項數據來看,包商銀行的各項與經營相關的指標顯著承壓,經營風險和信用風險突出。從其盈利水平來看,包商銀行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和凈利潤同比增速從2014年末的25.5%和22.1%持續下降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的0.5%和-13.9%。這說明,包商銀行2014—2017年盈利能力持續惡化。從資本充足率水平來看,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包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9.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7.4%。根據銀行業監管的要求,資本充足率應為10.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應為7.5%。因此,包商銀行的資本充足水平明顯低于監管部門的要求。資本充足率是保證銀行等金融機構正常運營和發展所必需的資本比率,是監測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是銀行業監管的紅線。因此,包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足將會從各個方面影響其正常經營。
二、我國中小銀行發展中的問題
包商銀行事件雖具有獨特性,但同時也反映了我國中小銀行在持續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這些問題亟待被重視和解決。
首先,股東股權問題。2018年1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提到了股東管理和公司治理不同步的問題,他強調公司內部存在股東不作為、不到位,從而導致“內部人”控制問題。同時,也存在少數股東亂越位、胡作為,以及隨意干預銀行正常經營的問題。股東股權問題是影響中小銀行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合理透明的股權結構、規范良好的股東行為是中小銀行公司治理的基礎,也是機構穩健發展的保證。銀保監會在2018—2019年加強了對中小銀行的公司治理檢查,通過機構自查和監管部門的抽查,對已存在股東股權相關問題的100多家中小銀行實施了行政處罰。從本次公司治理檢查中可以看出,我國中小銀行的股東股權存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有些機構未制定完善的關聯交易管理制度,導致關聯交易控制不規范,關聯交易控制力度不足。甚至有機構通過不正當的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違反法律法規的要求。二是有些機構的股權質押制度建設不完善,內控機制不健全,導致公司股權質押混亂。三是有些機構的股東通過一些手段越權干涉機構的正常經營,謀求自身利益,甚至長期占用機構的大量資金,逾期不歸還,導致公司出現嚴重的經營風險。
其次,資本充足率較低。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遠低于大型商業銀行,且從2016年以來呈現出逐年下降的態勢。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城商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2.64%,是四類銀行中資本充足率最小的,相比于監管部門要求的資本充足率10.5%,城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僅高出2.14%;股份銀行和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也并不樂觀,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股份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2.77%,而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2.97%。從這些數據明顯可以看出,中小銀行面臨的資本充足率壓力在不斷加大,而資本嚴重不足也將限制中小銀行業務的開拓和發展。
除此之外,中小銀行在資本補充渠道方面相較于大型商業銀行有明顯的劣勢。其一,大量的中小銀行并未上市,無法通過定增、可轉債等資本補充工具來獲取更多資本,只能通過發行債券和利潤留存等方法來補充資本。其二,近年來中小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的發行規模和發行數量明顯下降。2018年中小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的發行規模較2017年減少了707億元,發行債券的中小銀行數量也較2017年減少了59家。可見,中小銀行在補充資本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需要解決。
三、對策建議
為避免包商銀行類似事件的再度發生,本文對中小銀行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第一,監管部門應大力督促中小銀行建立完善的股東股權管理制度,確保股東在其合法的范圍內行使自己的股東權益,避免股東越權干擾機構的正常經營,禁止隨意占用機構資金的行為。
第二,盡快落實中小銀行的資本補充工具。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足將限制其自身的發展,并且會導致信用風險問題,而中小銀行本身補充資本的渠道有限,無法在短時間內聚集足夠的資本維持自身經營。因此,相關部門應盡快促進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工具的落實,推動中小銀行更好的發展。
第三,監管機構應該加大對中小銀行信息公開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對監管指標的披露,重點關注各中小銀行是否定期按時披露報告。對于延遲披露以及未披露報告的中小銀行,監管部門應及時公告其可能存在經營風險,避免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的發生。
各中小銀行應盡快完善自身的內控體系,健全管理制度,避免由于自身內控不足而導致的各類風險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曾剛.規范股權管理有助于源頭防風險[N].經濟日報,2018-02-05.
[2] ?謝晶晶,王勇州.中小農商行股權管理的必要性[N].金融時報,2016-12-29.
[3] ?肖衛國,吳昌銀,尹智超.資本充足率對銀行風險承擔水平影響的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7,(7).
[4] ?王貞秀.農村商業銀行資本結構對盈利能力影響的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7,(12).
[5] ?范詩洋,王立清.當前金融市場環境及其對城商行發展的影響[J].銀行家,2019,(3).
[6] ?潘俊寧,張志恒.淺析我國民營銀行發展的現狀、原因及對策[J].商,2015,(2).
Absrtact:Based on the incident that the Baoshang Bank Limited was taken over,this paper summaries some problems faced by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in our country in the development,and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Baoshang bank event;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development issue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