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進選
摘 要:主要概述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活動開設之際,診斷式寫作教學實施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在深化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同時,調動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診斷式教學
初中英語寫作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高效教學方法引入的同時,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而引入診斷式寫作教學法,能在幫助學生尋找寫作問題的同時,讓學生在參與寫作的時候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優(yōu)化自身的寫作素養(yǎng)。
一、學前診斷,精確制定教學目標
學前診斷的過程是教師對學生狀態(tài)的了解。通過診斷,教師能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而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開展教學工作。而寫作教學中教師先要了解學生的寫作基本素養(yǎng),掌握學生的知識以及英語技能的掌握情況后,通過知識內容的深度解析,開展針對性的寫作教學工作。在開展學前診斷時,教師要重視兩個依據:第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擁有的英語基礎,如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以及重點句式;第二,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的成果。在這樣的課前診斷下,教師可以開展連續(xù)性診斷,避免出現學生被孤立的情況。教師只有這樣才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了解,避免教學過程中僅僅針對本課的內容展開教學。這樣的方式可保障高效課堂教學,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實現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從而更好地完成每一個單元的教學目標以及每一個學段的教學目標,實現英語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課前診斷的使用便可以使教學目標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以符合學生實際知識儲備和實際生活的教學內容展開教學。
二、教授寫作策略,提升診斷式教學在初中英語中的有效性
教師鼓勵學生完成英語寫作的目的是促使學生獨立地思考問題,獨立地進行寫作,獨立地完成知識整合的有效方法。而現階段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使用到的教學模式分別是講授式、討論式、研究式這幾個大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將相關模式與診斷式教學法進行整合,通過策略的滲透,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策略,讓學生在各項方法綜合應用的同時,更好地培養(yǎng)自身的寫作素養(yǎng)與能力。教學過程中為能更好地提升診斷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在深化學生寫作策略的時候,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寫前的準備策略
課堂教學活動之前,師生都要做好必要的準備。教師鼓勵學生找尋寫作中的觀點,并在觀點提煉的時候準備充分的論據。學生在初期寫作的時候對觀點和論據把握不好,教師要求學生多閱讀,多總結,看一些經典的作文案例。初期先進行模仿,在審題立意的過程中,不斷地理清自己的寫作和學習思路,進而做好內部寫作思路的構建,而教師在不斷激發(fā)學生寫作動機的同時,讓學生對寫作策略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寫作中的思考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嘗試動機
在該教學步驟實施的時候,教師先要嘗試做好活動組織類工作。教師首先帶領學生研讀教材內容,把握寫作方向,分析學生的情況。第一,教師需要做好組織嘗試活動,完成認知因素的適度添加,并在嘗試中選擇一些難度適宜的知識內容,滿足教學有效性。教師在選擇相關內容的時候,切記不要太難,也不要太簡單。第二,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以情優(yōu)教”,教師要關注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在嘗試不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后,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類教學情境,用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在新知識內容學習之際,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嘗試欲望,使學生能在敢于嘗試的同時,做到樂于嘗試。教師在該教學階段的時候,需要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到寫作的時候要寫什么、要如何寫、要如何準備、最終能達到何種目標:即①Write the topic on the blackboard.②Show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is class on the screen.學生明確上述要求后,能重新理順寫作思路,重新思考寫作方向。為能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使用視頻教學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然后通過對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興趣的引領,在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的同時,為學生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思考視頻中的內容:①Would you like to watch a video about magic tricks?②Who is the man in the video?③Would you like to write a letter to invite him to Yangzhou?④Do you want to learn how to write an invitation letter?學生在層層推進中能更好地了解視頻中的內容,其隨著教師的推進,學生可以說出每個問題的答案,教師要求學生將所有答案連接在一起,學生發(fā)現所有問題整合在一起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僅需做好細化,文章就能成型。教師要求學生回憶,剛才回答問題的思路,然后牢記這個思路,在寫作的時候多加運用。
2.初次嘗試,引發(fā)認知沖突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不斷地通過自主嘗試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認知能力,讓學生產生良好的認知積極性。如,教師在寫作教學的時候為學生設定的話題是“一日游”,教師在與學生探討寫作細節(jié)的時候,在黑板上面列舉出來具體的表格內容,其中有“Time,Place,Activity”,這些計劃表格列舉完成后,需要進行細化內容填充,將寫作中的各類細節(jié)內容融入其中,讓學生做好提綱。接下來,教師根據課本順序開展教學研究,鼓勵學生自己完成對應的寫作內容,教師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要求每個學習小組討論復雜句和簡單句的區(qū)別,在探究兩者寫作要點的時候,找出其中的連接詞,然后要求學生完成詞語的連接,完成寫作任務。學生在進行詞語連接或者句段整合的時候會有自己的想法,但小組中有不同的意見提出,小組成員開始闡述自己的寫作要點,大家在相互探討中形成討論,也在認知沖突中了解到矛盾點,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寫作問題、解決寫作問題的能力。
診斷式教學法的引入,能讓學生在親自參與和體驗的過程中了解自身寫作時存有的問題,然后在建立語料庫的同時,做好語言知識內容的系統化總結,進而在提升寫作效率的同時,讓寫作教學效果獲得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彩.診斷式教學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2):47-49.
[2]陳慧清.診斷式教學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8(1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