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永康
摘 要:高效的歷史課堂會讓學生產生激情、產生期望,相反,低效的課堂會讓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激情。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策略,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在活潑有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課堂小主人的作用,體驗歷史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歷史教學;教學策略;有效性
創新是現階段被廣泛提及的一個概念,基于創新思維豐富優化教學形式,構建高效課堂,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構建創新型的課堂,可以給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注入新鮮活力,打破傳統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這樣,歷史教學效率才能事半功倍。近年來,廣大教師對于如何構建創新教學可謂是見仁見智。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對如何優化教學設計,促進歷史教學和諧有效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采用精彩的課堂導入,激活學生思維
成功的課堂導入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課堂開展充滿期待,也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所以,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精心鉆研,選擇適合學生接受的導入方式,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引導。這樣一來,課堂開始環節就會變得生動有趣,改變課堂沉悶的現象。同時,導入方法的多樣性,也為歷史課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導入策略來達到不同的教學目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學習《青銅器和甲骨文》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幾張甲骨文的圖片,讓學生猜一猜這些甲骨文是什么意思,也可以展示幾張青銅器的照片,讓學生想一想這些器具有什么用,在古代是干什么的。圖片問題的展示,會讓學生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猜想,從而對本節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精彩的課堂導入,是課堂成功進行的保障,在學生對本節知識產生了一定興趣之后,教師再進行一步步的引導,便能讓學生對本節知識產生大致的了解,甚至也可以引導對這一時期感興趣的學生進行深入研究,為課堂后續開展奠定良好的教學基礎。
二、穿插歷史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言,他們大多覺得歷史課堂是非??菰锓ξ兜?,所以在課堂上積極性不夠。為了改變學生對歷史課堂的錯誤認識,提高學生的歷史知識積累量,教師可以將歷史故事有效地融入初中歷史課堂上,這樣會將原本枯燥的歷史課堂轉變為趣味橫生的故事課堂。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故事的選擇要符合史料,并且教師要注意語言的表達,力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肢體語言將故事有渲染力地表達出來,那樣學生才會聽得津津有味,對本節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
在學習《遠古的傳說》時,為了讓學生了解華夏民族形成的歷史,教師可以將《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的故事講給學生,讓這些優秀的神話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對探究歷史形成產生更加強烈的欲望。在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小故事來化解課堂教學難點,如學生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抽象的概念理解不清時,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講解當時我國沿海部分地區被外國人占據的故事,并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樣,課堂難點就會自然化解,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教師要有效地將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穿插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中,對于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讓學生改變對歷史課堂的錯誤看法,建立學習的興趣。
三、巧借多媒體,為課堂注入新鮮活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的現象,而因為多媒體技術能夠將音頻、視頻等各種元素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靈活地展示教學內容,這樣學生便能從原來的聽講者變成課堂的參與者,真正感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同時,在歷史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能將原本教材中獨立的畫面整合在一起,并配上相應的解說或是穿插一些歷史故事,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會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幻覺,為課堂開展鋪墊基礎。
在學習“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這一節課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張騫出使西域路線”的圖片,并播放相應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歷史情境中拓寬知識視野,學習到更加豐富的史料,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古人對祖國熱愛的赤誠之心,進而培養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多媒體的運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也能讓學生在視頻畫面的引導下得出理性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而且多媒體的使用,突破了時間、空間限制,能讓學生更加靈活地掌握課堂以外的知識,在培養良好的學科素養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初中歷史課堂開展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而教師的責任就是要采用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將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豐富的課堂活動中感受歷史學習的快樂,學會歷史學習的方法,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養成良好的文化底蘊。
參考文獻:
[1]焦文艷.初中歷史專題復習中的時空觀念培養[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22).
[2]黃燕.初中歷史插圖教學淺探[J].教育革新,2013(2).
[3]章鵬曙.如何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新課程(中),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