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情感教育是在新課改實施下而開始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的一種教育方式,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興趣,最終產生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將情感教育與道德與法治課程有機結合,一方面可以減輕學生的厭學情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另一方面能夠為教師保證充足時間來實施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增強課堂的教學實效,進一步加快初中教育改革的創新進程,培養高素質人才。可以這樣說,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情感教育對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而言有著重大意義。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研究與探索進行進一步的論述。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情感教育;研究探索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領域作為我國的重要領域之一也有了很大的革新,為了順應我國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對于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的情感教育研究也收獲成效。初中階段是學生思想品德和情感態度形成的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的情感發展迅速但是又非常不穩定,學生在這個階段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并且由于缺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就很容易對一些事情產生情感沖動,所以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情感教育研究刻不容緩。
新課改下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要適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全面發展、終身發展;而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則應該更新課程改革新理念,改進教學方式,與時俱進,搞好初中道德與法治情感教育;同時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且利用好現代化傳媒手段,提高學習效率;貼近生活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最終達到以情感教育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能力的目的。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現狀
教學觀念和教育理念較為陳舊落后。由于部分教師追求成績,導致教師在課堂上只是一味地講解概念要點,讓學生死記硬背而不是靈活接受,缺乏活力和生機,學生對于學習到的知識的認知與了解也十分淺薄,做不到靈活運用與融會貫通。
教師的教案設計不科學、不完善。大部分教師對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缺乏足夠深入的了解,在教案的設計上做不到因材施教,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學生對于所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綜合學習水平上也始終沒有成效。
缺乏對教材內容以外的外部因素的挖掘和拓展。部分教師對現下社會的發展狀況、時事新聞、政策法規、人文環境等許多方面了解不深,無法將教材內容和課程以外的知識有機結合,更是缺乏實踐活動無法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仍然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情感教育的方式作為新課改下針對教學的重要手段理應被更廣泛地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之中才能更好地應對這些問題以及適應社會的需要,使我國的整體道德素質從基礎上得到改變,培養人才。
二、教學實踐中的情感教育實踐探索
通過貼近學生生活來開展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將教學知識與初中學生的日常實際有機結合,發揮教師引導作用,引導初中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學習中,提升課堂教學的功效性,將情感教育教學知識相結合,從而促進初中生全方位素質的提升與發展,因此只有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才能使情感教育有所實效。正如在學習《生命的思考》這一課時,教師為了讓初中生懂得珍惜生命、守護生命、重視生命的道理,積極結合初中生的生活實踐并且選取初中生日常生活之中的實際情況來針對性地為初中生進行教案設計,使初中生通過情感教育感受生命的美好,知曉生命的珍貴;同時研究初中學生的個性化特征,來引導他們使用情感教育的方式解決問題,貫穿到實際生活中規范學生的思維想法,從根本上提高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成效。
將情感教育理論和實際教學實際互相結合。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過程之中,情感教育的深入普及需要把理論和實際緊密聯系,并著力于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學生的興趣;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營造適宜的教學氛圍,采用感性的方式將理性化的教學內容鮮活地呈現出來;同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感知能力來確保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內容順應時代趨勢。正如《世界文化之旅》這一課在教學實踐中過程中結合各類電影中的內容通過趣味性方式向學生介紹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準確地說就是教師把情感體驗融入對劇中人物、情境、區域和民族特色的分析之中來達成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適當引入一些典型的案例或時事,拓展學生的視野,完善學習的體系,使道德與法治課堂變得更加豐富與完善,并且全面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致,使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效率得到改善,并逐漸推動教育領域素質教育的發展。
三、情感教育研究的探索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上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順應新課標改革的要求與趨勢的,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無法代替的作用,對于學生情感的教育也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將來的生活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更是促進我國整體的道德水平與法治素養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楊.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中),2017(5).
[2]李學院.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研究[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