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梅
[摘 要]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古詩詞內容,教師要有創新設計意識,利用多種教輔手段,為學生創設適宜學習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整合教學資源、展開多元誦讀、傳授鑒賞方法、創新訓練設計,這些都屬于小學古詩詞教學方法運用范疇。教師要利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以激活學生學習古詩詞興趣,滲透豐富情感因素,塑造學生學科綜合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古詩詞;理性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古詩詞內容,教師要有創新設計意識,利用多種教輔手段,為學生創設適宜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反復誦讀,傳授鑒賞方法,創新訓練設計,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品質。課程標準對古詩詞教學有特定要求,讀讀、背背、寫寫是基本目標設定,“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并結合時代發展,賦予古詩詞更多的感情和意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一、整合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學習素材
1.資源信息整合
古詩詞教學內容比較固定,教師要對這些古詩詞內容進行整合和優化處理,為學生提供豐富,學習感知的契機。古詩詞教學有自身特點,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展開誦讀背誦學習,還需要有延伸意識,對古詩詞內容進行拓展性學習,以豐富學生學習認知體系。古詩詞關涉內容眾多,教師不妨給學生準備更多學習材料,讓學生結合課外信息展開學習實踐,這樣才能豐富學生學習認知。
2.創新學習情境
重視古詩詞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以及思維能力。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應以讀為本,落實字詞;應注重品詞析句,帶領學生走進情境;應幫助學生聯想記憶,在生活中熟練運用古詩詞。]在教學情境創設中,教師要運用更多教輔手段。教師示范誦讀、多媒體展示、生動講解、故事引導等,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古詩詞內涵豐富,教師利用多種輔助手段進行直觀展示,都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多心理觸動,形成嶄新學習啟動力。
二、引導學生誦讀古詩詞實現情感滲透
1.教師示范誦讀
古詩詞誦讀教學中,教師范讀非常重要。小學生誦讀基礎較低,而且有一定學習短板,教師需要有矯正意識,為學生提供更多示范展示,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品質。誦讀是情感性朗讀,不僅要求聲音洪亮、清晰,還需要有情感表達,講究節奏、停頓、輕重等技巧運用。教師在示范誦讀時,需要給學生以更多要點講解,向學生傳授一些誦讀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有學習體會的機會。
2.學生吟誦競賽
為提升學生誦讀古詩詞的熱情,教師不妨給學生布設一些誦讀比賽的活動,讓學生在互動誦讀學習過程中形成學力基礎。小學生都有好勝心,教師抓住學生心理展開教學發動,勢必能夠快速啟動學生學習思維,形成嶄新訓練時機。小組輪讀、班級競讀、角色朗讀,教師多元設計和發動,都可以為學生提供誦讀學習機會。
在學習《望天門山》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誦讀競賽活動:小組內展開誦讀比賽,全組成員進行互評活動,評選出最佳誦讀代表,準備參與班級誦讀展示。學生聽說要進行誦讀比賽,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反復誦讀練習,課堂學習氣氛濃厚。教師深入到學生群體之中,對學生個性表現給出專業引導和點評,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主動力。
三、全面提升學生鑒賞學習品質
1.傳授鑒賞方法
古詩詞鑒賞方法眾多,教師需要對學生學力基礎有一定了解,這樣才能給學生傳授一些最為實用的鑒賞方法,以提升學生鑒賞古詩詞的水平。課程標準對古詩詞沒有鑒賞要求,教師需要降低鑒賞要求,讓學生學會感悟和體會,從古詩詞情境、語境中獲得學習體驗,以形成學習認知體系。教師在具體設計和操作中,需要有篩選意識,為不同群體學生提供不同學法支持,以滿足不同群體學生學習需要。
2.鼓勵個性欣賞
讓學生自由鑒賞古詩詞,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個性學習思維,教師對學生個性解讀有寬容態度,對學生創新分析感知有積極評價意識。學生個性鑒賞出現后,教師不能單從專業角度進行評估,而是要從學生思維實際出發,對學生個性理解給出更多鼓勵,激勵學生順利進入鑒賞環節。學生鑒賞古詩詞時,教師需要給出更多學習啟示,提醒學生思考方向,以便矯正學生學習行為,提升古詩詞鑒賞品質。
學生很小就會背誦一些古詩詞,但對詩詞意思和含義不是很清楚,教師要注意給出針對性引導,為學生提供更多啟迪。如《清明》,學生對這首詩都比較熟悉,但對其深刻內涵并不十分清楚,教師發動學生展開個性鑒賞:清明是傳統節日,也是祭祀的日子,為什么作者要找酒店喝酒呢?學生紛紛給出自己的理解。有學生認為,清明是祭祀的日子,作者要找酒店,目的就是為祭祀,因為要買酒去上墳。也有學生說,俗話說,借酒澆愁,清明到了,對故去親人更加思念,唯有通過喝酒來解憂愁了。
四、有效塑造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1.改編古詩詞
讓學生改編古詩詞,這當然是非常有創意的想法。小學生對古詩詞理解還存在很多短板,要成功改編古詩詞,自然會存在許多問題。教師要端正教學態度,對學生改編操作不做專業要求,而且要讓學生通過改編操作,自然形成學習體驗,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經典性。如果有需要,教師不妨給學生做出示范展示,讓學生放開膽子進行操作,甚至可以將改編看成是一種游戲性操作,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更豐富體驗。
杜甫的《絕句》,寫出春風燕飛的景象,讀來令人感到溫馨愜意。教師發動學生改寫這首詩,并給出具體提示:改編古詩詞,可以從用詞角度考慮,換詞是最常見的操作,挑選同義詞,或者是同類詞進行替換,體會其表達效果。學生依據教師引導展開具體操作。有學生這樣改編:晴日江山秀,春暖花草香。冰融燕子飛,暖岸睡鴛鴦。教師對學生改寫進行點評,肯定學生的創意設計,學生備受鼓舞,參與展示的熱情更高了。學生對改編古詩詞有著切實體驗,對古詩詞內涵的理解更為深刻。
2.仿寫古詩詞
仿寫古詩詞,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教師在具體布設發動時,不妨給出一些具體的提示,為學生規劃操作路線。學生有了明確的思考方向,其仿寫才會順利進行。不管是改編還是仿寫,都屬于個性訓練方式,學生感覺新鮮,自然有參與主動性,教師要給出更多鼓勵和啟發,確保學生能夠在這樣的訓練中形成一些感知體驗。改編和仿寫都是為了對古詩詞形成深刻理解,不能將這樣的學習方式推廣到生活中,隨意改寫名句是不可取的。
《惠崇春江晚景》是蘇軾的詩作,對春江晚景進行創意描繪,每一句都堪稱經典。教師發動學生展開仿寫訓練活動:仿寫不需要考慮詩詞韻律問題,只要能夠描繪出一種意境就可以。學生根據教師指點展開創作。有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展開仿寫,涌現不少有特點、有韻味的好詩。有這樣的仿寫:青山翠竹花滿溪,青鳥匯集水先知。綠樹青山醒來早,春風輕過黃道日。雖然是教師修改后的,但從字里行間,還是能夠體會到學生的創意和用心。
為了提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應不斷豐富和完善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古詩詞的教學效率,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奠定良好基礎。小學古詩詞教學有個性追求,教師要充分考慮教學實際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體驗機會,以全面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