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安
[摘 要]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應該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進一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促使其能夠在一個創新的教學模式中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還能在創新學習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進一步提高學生問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教師需要創造更為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這樣一來則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學的具體環節當中充滿興趣,從而使得其主動性得以有效發揮,運用已有的知識來完成自主探究學習過程,最終實現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 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創新
我們將信息技術合理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除了能夠實現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之外,還能夠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變革及創新。因此,對信息技術下小學數學教學問題的探究極具應用意義。
一、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
1.為數學教學提供多元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知識視野
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勢,在網上登錄相應的教學資源網站,為學生搜集更多的課本上沒有的數學趣味性知識,通過趣味性、創新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融入數學課堂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及熱情。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實施微課視頻的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視頻、圖片、文字等多元的感官刺激積極主動地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探究,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及解答問題,提高學生數學綜合素養及思維意識,進一步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舉個例子,在引導學生進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撲克,并告知學生每一張撲克代表一個數字,通過擺放撲克的方式展開100以內加減法的運算。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創設游戲教學的情境,將學生組成多個小組后,利用多媒體放映10道題目,要求小組內學生輪流完成題目的計算,最后由教師將解答用時最短、解答準確率最高的小組選出來給予相應的獎勵,促進學生學習熱情及求勝欲的強化,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及主動探究積極性,促進學生在認知、思維及智力等方面得到相應的發展。
2. 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豐富學生認知,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他們的心理年齡比較小,因此對于語言知識的理解能力極為有限。教師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大膽地使用信息技術,進一步開展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形象思維教學,引導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及分析學習相應的數學知識。舉個例子,我們在教學課堂上可以針對抽象、復雜、難懂的數學知識點、定義等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其轉化為形象、具體、生動的圖片、視頻或動畫等形式,降低數學知識點的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主動融入其中進行積極的自主探究及學習。
現階段,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已經得到了較為顯著的應用及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及特點,幫助學生構建良好、豐富的學習資源及自由的教學環境。比如在學生學習“直線、射線、線段”這一章節的知識點過程中,教師為了更好地呈現三者之間的區別,方便學生進行直觀的理解,應在信息技術的標準上利用電腦繪圖工具將三者直觀呈現出來,或將其看作孫悟空的金箍棒:當金箍棒沒有任何變化就是線段;但如果是金箍棒的一段先著地并且朝著遠方無限延伸,那么就是射線了;而如果金箍棒半懸在空中,兩端無限延長,那么此時就是直線了。動態化展示除了使得教學的方法得到創新之外,又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熱情。
3. 通過信息技術給予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強化學生綜合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手段開展教學,能提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豐富課堂教學模式。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動畫軟件功能將抽象、難懂及復雜的幾何圖形以直觀畫圖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及熱情,也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
二、在信息技術的直視下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1. 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小學數學教學資源
以往傳統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僅僅針對課本內的知識點、教師講述的內容進行學習,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認知及思維發展的空間,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增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則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問題學習的主動性。此外,我們使用信息技術促使更優質的教學資源迅速融入課堂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給予學生課本之外的學習體驗,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創新意識,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水平,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視野。
2. 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能較大程度上轉變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展交互式白板教學、微課視頻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等多元的教學模式,給予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得學生的學習視野進一步被開拓,也有效地實現了教育教學的個性化展示,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以進一步提高。我們以小學數學的翻轉課堂為例,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在課前觀看教師制作的微課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及預習,提升自主學習意識及積極性,降低在課堂上直接學習的難度,最終使得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此外,應用信息技術實現課堂的預習教學,教師能夠減輕工作壓力,又可以擠出更多時間來給學生實施個性化的指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升,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促進學生綜合數學素養的培養。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對于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極有幫助,而這將會給教學的具體過程注入新鮮的血液,與此同時,增加具體的數學教學活動,為數學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及素材,促進學生結合自身學習需求展開個性化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三、創設活躍的課堂氛圍,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直觀思維展開進一步的思考和分析。而針對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因為思維極為有限,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深入地理解。然而,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從學生的思維特點出發展開有效的教學設計,最終促使具體的教學環節更進一步地深入展開,以讓學生能夠積極地思考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一個指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從而進一步找到問題所在的切入點,最終得以有效地解決問題,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在實際的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時候,一定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較為和諧的學習氛圍,以讓學生在比較活躍的思維狀態下學習和分析知識,從而進一步加深其對知識的有效理解。那么,這樣一來,想要構建高校的數學教學課堂,其一,教師必以自身比較專業的教學手段,結合專業的教學能力,利用比較豐富的知識及教學經驗,對學生展開進一步的引導;其二,需要創造更為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這樣一來則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學的具體環節當中充滿興趣,從而使得其主動性得以有效發揮,運用已有的知識來完成自主探究學習過程,最終實現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代振業.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9):139-140.
[2]張曉貴,郭世平,方明華等.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與模式[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6):110-113.
[3]楊榮花.巧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數學課堂教學——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2):50-51.
[4]辛艾桐.關于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思考[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4):29-31.
[5]李書英.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學周刊,2014,(4):158-159.
[6]張盈盈,姚兵.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問題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8):240-241.
責任編輯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