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現如今,音樂作為一門有著較強美育功能的學科,對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愈發明顯。許多初中音樂教師都在積極探討如何通過促進師生互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對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目標與理念進行分析,展開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宏觀分析,厘清了影響師生互動的主要因素,最后討論了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促進師生互動的對策,旨在為推進初中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效率提出有用意見。
【關鍵詞】初中階段;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21-0158-03
【本文著錄格式】解存才.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探究[J].北方音樂,2020,11(21):158-160.
一、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目標與理念
(一)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作為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勞”中重要的美學內容,音樂課程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為重點目標,為學生注入不同文化、不同國度、不同時期下獨特的情感和主張,也可以有效地將過去的傳統文化、精神脈絡以及民族精神有效展現和傳承下去,具有鮮明而深刻的人文特點。“以美育人”的教育方針,可以將音樂課程的特色有效發揮出來,當前,時代在不斷的進步,藝術也在隨之不斷發展,新時代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就應該充分結合當下文化當中的獨有特別之處,并且與傳統文化、別國特色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愉快、活躍的課堂氛圍中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喜愛和興趣,是實現終身喜愛音樂的必要前提,也是有效開展音樂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教育因素。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初中階段學生不同的身心發展規律,以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和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來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喜愛音樂的意識與能力,從而挖掘出這個年齡階段下學生獨特的音樂天賦,讓孩子能夠在音樂這個聽覺藝術世界中盡情翱翔,以此來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在當前這個教育背景下,社會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音樂教師應該要有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及時地對教學內容更新換代,不能單純地局限于課本當中,如何才能推動初中音樂教學全面發展。
二、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宏觀分析
(一)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美學加入素質教育的改革進程當中,音樂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重視,各個教育機構都開始重點關注初中階段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最明顯的體現就是推進初中音樂課堂的改革和發展。當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當中,如何有效地開展師生互動是每個音樂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有助于提高初中學生對于音樂課堂的參與度,提高初中音樂教師的教學質量。
目前,我國傳統教育思想在音樂教學理念中根深蒂固,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初中音樂教師在課堂中依舊單純地運用“填鴨式”以及“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從而也就并沒有取得非常好的教學結果。就目前我國大部分初中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現狀來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
(二)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的主要原則
1.情景構建原則
音樂是聽覺藝術,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相關知識的講解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學生的共情能力、想象能力都是有很大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情景化的教學方式,以此為教學原則之一來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音樂鑒賞的技巧,提高相關能力,深刻掌握有關的音樂知識。
2.實踐性原則
在初中音樂的教學課堂中,除了口頭講授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聆聽、演唱、藝術表演、歌唱比賽等多種實踐形式 ,來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音樂為基本出發點來開展初中音樂課堂的師生互動教學,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內涵的領悟,為提高音樂素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3.教師在構建師生互動的橋梁時
應該重視為學生構建真實有效的初中音樂知識結構體系,以各種音樂作品的思想和背景等內容為主要載體,讓學生在與教師的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學習到各種除了教材中的知識外的知識拓展,這樣,學生也能夠對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有更好的理解和認知,有效促進學生對音樂美學的全面、協調發展。
三、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影響師生互動的因素分析
首先,對于現階段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來說,導致師生互動不理想的眾多因素中,有一個就是學生因素。由于初中學生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以及性格特色,雖然一開始他們對音樂課堂教學有著很大的興趣,但是隨著教學工作的開展時間逐漸延長,越來越多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喪失興趣,缺乏自控能力,這也就導致很多時候教師在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聊天開小差,思想神游,沒有真正地按照教師的教學重點去對課堂內容集中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所開展的效果和質量。學生對于音樂教學的興趣也越來越低,在感到音樂教學的乏味和枯燥之后,對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提高審美情趣而言是非常不利。
除此之外,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教學理念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許多教師也忽略了在音樂課堂教學當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一方面導致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有一個清晰的了解,不利于教學節奏、教學內容上的調整;另一方面學生也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掌握得不夠透徹,總是帶著距離感去與教師溝通交流,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單向性嚴重,并沒有有效發揮素質教育的作用。師生互動是教師教學質量獲得成功的關鍵,只有當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就教學任務進行有效的情感溝通,這樣課堂教學的秩序才能夠自然而然的穩定下來。
最后,音樂選擇也是決定師生互動溝通質量的因素之一。音樂本就是激發人類情感共鳴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和歷史智慧結晶,但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音樂本身還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每個人的理解也由很大的主觀差異性,這個時候,教師如果沒有借助優秀的教學工具來輔佐課堂教學,僅僅只是通過口頭語言表述講解的話,對于學生來說更是難以理解感悟,這就造成師生在互動時的不暢通。
四、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促進師生互動的對策
一堂初中音樂課堂是否成功,質量是否理想,主要看教與學兩個方面之間的互動及配合是否順暢,如果在上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二者效率都很高,那么這就是一堂成功的課程。目前,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許多初中音樂教學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學生雖然喜歡音樂,但是不喜歡音樂課成普遍現象,而且有時候音樂課總是要為主課“讓路”,也嚴重影響了初中音樂教師教學工作,毋論師生互動教學的開展。如何改變這一現象,已經成為當前初中音樂教學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構建良好課堂氛圍,為師生互動奠定基礎
許多初中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表現出羞怯、緊張等心理,不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與教師有過多的溝通交流,學習上遇到問題也不會直接提問,這也就會導致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性不足,教師并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提高教學質量設定了一定的阻礙。為此,通過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可以看出,為了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是一項很重要的舉措。這也就需要初中音樂教師積極調整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態度,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去開展教學工作,在面對學生不同的音樂見解時能夠以平等、互相尊重的態度去進行討論探究,并且對不同答案進行科學、合理的點評,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到相關的音樂知識,還能夠很好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以及求知欲,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初中音樂課堂的參與度,實現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當中有一首曲子——《青春舞曲》,這是一首維吾爾語的新疆舞曲,在開展具體教學工作之前,教師可以講解一下則首曲子的背景故事。《青春舞曲》的原詞中“別的那呦呦,別的那呦呦”中的 “別的那”就是維吾爾語“小鳥”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小鳥呦,小鳥呦”。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思考,如果是他們,想要更好地將這首歌轉化為漢語,可以進行怎樣的歌詞改編,引導學生積極發言,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思考過后的歌詞來進行演唱,同時教師在進行一定的點評與意見。通過同學們的熱情參與,整個課堂的氛圍將會變得生動活潑,也讓學生能夠對《青春舞曲》這首曲子有更深的理解。
(二)趣味音樂教學,引導師生積極展開互動
趣味音樂教學與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不同,鼓勵教師重視教學過程中內容和計劃的安排,讓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課堂參與度,讓教師通過師生互動去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趣味音樂教學方法重視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習態度。在初中階段,學生天性就是好動、好玩,因此,采取趣味音樂教學方式就是讓教師充分地利用學生的性格優勢,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快樂中提升,讓學生通過一個又一個有趣的圖片或者視頻,來對每一首歌曲的故事與含義都有深人了解,并加深學生對于相關音樂知識的記憶和應用。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當前初中音樂教師也應該多采取各種輔助教學的工具,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帶領學生去發現音樂當中的樂趣,并且確保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是主動、自愿參與的。所以,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當中,老師可以結束一些音樂背景故事,創設模擬情節,引導學生進入其中深刻感受,通過聽覺、視覺來與學生展開情感上的互動,從而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
舉例來說,蘇教版初中音樂教材當中,每一個單元都有獨特的主題,例如“歐洲風情”“難忘歲月”“非洲的靈感”“春之聲”“雪域高原”等等,教師在開展這些單元主題教學時,除了借助教材其中的音樂素材之外,還可以結合各種影視資料、圖片、視頻等方式,來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加強學生對于不同風格歌曲之間的理解,幫助學生很快地進入歌曲的意境當中。
(三)開展多樣音樂活動,調動師生互動積極性
為了改善當前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教師可以應用多元化的互動手段,開展多樣化的音樂活動,將音樂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多給予學生在音樂課堂上表現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教師對學生表現進行適當點撥和積極引導,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與教師互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從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每一首歌都有作詞家、作曲家所想要表達的獨特情感,通過學生自己主動融入感情的演唱,能夠讓學生更為深刻的理解音樂、愛上音樂。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思維正處在最活躍和跳躍的狀態,無論是情感還是思路都是最容易被調動、激發的時期,教師就可以積極利用,不但有益于音樂學習,對于課堂氣氛也有著好的幫助。
比如說,教師可以將班級劃分成一個一個小組,在開展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時,讓學生之間以合唱的形式進行小組間的競賽,充分調動學生內部的團結意識,以及良性競爭的觀念。除此之外,在學生演唱之后,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表現以專業的角度進行一定的點評和鼓勵,從而與學生之間形成親切的師生互動。以賽代練的教學方式,往往能夠收獲意料之外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充分感受自我,感受音樂。
五、總結
現如今,社會對于綜合性的素質人才要求越來越高,音樂教學對于學生智力、思想、創新等方面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想要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就必須要保證師生互動在課堂教學當中的有效開展。在實際教學中,初中音樂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教學中導致師生互動不足的因素,勇于革新,從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和實踐方法等內容著手,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使得音樂教學對于促進學生成長的優勢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繆霞.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問題探討[J].華夏教師,2020(11):62-63.
[2]孫麗萍.還互動本真創高效課堂——初中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211-212.
[3]劉軍.立足時代潮流 滲透審美追求——初中音樂審美教育反思[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219.
[4]黃文敏.試論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藝術[J].課程教育研究,2020(9):220-221.
[5]馮濤.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16):178.
[6]嚴巖.洗盡鉛華露真容——初中音樂教學中的課堂師生互動探究[J].北方音樂,2015,35(24):89.
[7]印劍.基于音樂心理學視野下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探索[J].北方音樂,2020(12):120-121.
作者簡介:解存才(1973—),男,江蘇海安,本科,,江蘇省音樂家協會會員,研究方向:音樂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