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教育方面也重視起來,興趣培養成為現在的主要發展方面。一個走向多元化并且充分運用多種體驗式課堂教學方式的藝術課堂更希望能吸引更多學生學習的興趣,讓更多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深刻感受文學藝術的獨特魅力。能夠理解核心素養、美術核心素養等概念,通過"做中學",理解并運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問題(深度學習)、逆向設計、大單元教學設計、多種模式化學習等,并且應結合自身工作經歷,盡量的提高教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做出一些吸引學生興趣的,優秀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情緒,積極的調動他們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打造生動有趣的課堂,為小學時期學生的賞析能力和藝術思想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美術;體驗式
引言
體驗式教學與小學美術教學融合是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通過探究是教學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學生對各種事物的審美能力。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方面的創新,為學生創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不斷提升課程教學成效,使得小學美術教學課堂可以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平臺。
一、開展體驗式教學的優勢
(一)激發學生"想"的能力
“想”是想象和聯想,它是創作體驗與創作構思的核心,是一種活躍的、豐富的、深刻的內心活動,它是創作者對要表現事物的一種感受、觀察和思考,是一種感悟的體驗,情感體驗又是想的全程動力與保障。”創作體驗”是創作的準備階段,創作體驗活動可以分為自發體驗和自覺體驗兩種;審美活動要求主體從日常現實生活中脫離出來,保持與實用功利無關的態度。具有整體觀看的觀念和習慣,以聯系、比較的方式觀看整體中的各個局部和細節,發現物體之間的異同關系,所以”想”非常重要。
(二)激發學生"做"的能力
是創作者(學生)主觀能動性及綜合能力得以充分發揮的力量源泉,是經驗與實踐知識的相互碰撞與共鳴的過程,它在某些方面決定著這個作品是否成功及學習成果是否被接受。以往的理論教學理論課程在"做"上僅僅只是部分留給了學生15-20分鐘時間,學生很難真正順利完成教師布置的美術任務,完成的美術任務質量不高,所以在所要倡導的教學原則應該是∶"簡約課堂,再還給學生5分鐘,整合高效的美術課堂"。教師對學生美術課程學習要進行正確的引導,要全力以赴地積極努力幫助那些在不同階段美術教育方面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難,發覺不同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便于促進這些學生能夠創造比較高質量的教學作品。
(三)激發學生"賞"的能力
“賞”即美術鑒賞,是一種以創作作品為欣賞對象的欣賞活動,是讓學生在審美經驗的基礎上對作品的藝術形式、風格、特點主動地進行選擇、采納和放棄,它是一種具有積極性的體驗活動。鑒賞的流程包括直覺與感知、體驗與想象、理解與創造;鑒賞的三個階段則為審美直覺——審美體驗——審美升華。所以,”賞”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對于學生來說,鑒賞活動要在客觀、公平的條件下進行,要求學生在賞評作品時,學會客觀地審視自己或他人美術作品,通過”賞識優點,發現不足,表達思想,升華情感”,逐步提升審美能力。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體驗式教學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強化體驗式課堂教學趣味
小學美術課堂只有具備較強的趣味性,才能激發學生對于課程學習的欲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程教學活動中去,并且更多的與教師進行互動。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以為的強調美術繪畫技巧的練習和掌握,學生則無法感知美術課堂的魅力所在。在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音樂以及視頻內容播放,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意境,打破課堂教學空間對學生想象空間的限制。例如教師在對春天色彩內容進行講述時,教師先要求班級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想象春天美麗的畫面,然后通過視頻播放加強學生對美麗春天風景的感知。學生通過以往自己的觀察,對春天頭獨特的見解,利用色彩將自己對春天的感知表達出來。此過程中還可以強化學生對于自然的親近和喜愛,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審美價值觀。色彩作為繪畫作品中情感表達的主要因素,通過色彩的應用可以對人內心情感世界產生強烈的沖擊。例如:著名畫家梵高創作的《向日癸》,這幅作品除了創作者高超的繪畫技巧之外,同時也在于作者在色彩上的應用,使得作品將向日葵那種生命力展現的淋漓盡致,人們在觀看作品的過程中防腐能夠感受到自然的氣息,以及創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
(二)利用游戲強化學生體驗感受
小學生對游戲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小學美術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也可以應用游戲來強化學生的體驗感知。小學美術教師結合教材內容設置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游戲,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可以處于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習美術知識,感受美術課程的魅力所在。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小的工具,例如教師可以找尋一些鏡子,讓學生觀察鏡子里的景色。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內容,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多面鏡子進行組合。或者教師利用三菱鏡在課堂上進行彩虹的創造,讓學生感覺美術教師就像是一位會魔法的魔術師。教師引導學生細致觀察,并且讓學生想象鏡子里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體驗感,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這對于學生日后美術創作有著積極影響。
三、結語
美術核心素養要求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除了要對學生進行繪畫技巧的傳授,同時還需要強化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想象力。體驗式教學手段與小學美術教學融合,可以在強化課程教學改革的基礎上滿足核心素養的需求,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吉珣.小學美術中的體驗式教學[J].文教資料.2019(21).
[2]柳鵬.小學美術體驗式教學策略淺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0(05).
[3]唐啟晴.體驗式教學對小學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價值[J].美術教育研究.2020(24).
作者簡介:
楊聰(1998. 04-),女,陜西渭南人,商洛學院本科學生,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