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海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新時期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作為小學體育工作者,要想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需要從本職工作入手,進一步挖掘小學體育教學的內(nèi)涵與價值, 建立小學體育教學內(nèi)容與德育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讓小學體育更好地滿足小學生的成長需求與發(fā)展需要。在對眾多小學體育運動形式展開對比研究后,這篇文章提出在一年級小學體育教學中充分挖掘拔河比賽的價值,讓拔河比賽成為小學體育踐行立德樹人的有效形式。
【關(guān)鍵詞】立德樹人;小學體育;低年級;拔河比賽
深入挖掘傳統(tǒng)體育運動形式價值,深入挖掘體育運動活動的內(nèi)涵價值,給予學生更全面細致的指引,這是新時期小學體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責任與使命,更是小學體育教育工作者展現(xiàn)自身教學智慧與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拔河比賽,作為一項有著悠久歷史的體育運動項目,其富含的實踐價值耐人尋味,其體現(xiàn)的體育精神值得繼承和弘揚。
一、拔河比賽在小學體育立德樹人中的體現(xiàn)
結(jié)合拔河運動以及拔河比賽的自身價值,在深入領(lǐng)會小學體育教育立德樹人理念的基礎(chǔ)上,我們認為一年級小學生參與拔河比賽具有如下意義與價值:一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提升團體凝聚力。拔河比賽是兩個團隊力量的較強額,而非一人與一人之間的比拼,因此拔河比賽需要學生們以合作的形式參與進來,需要學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的運動形式,更有助于一年級小學生感受集體的力量,實現(xiàn)團體凝聚力的提升。二是感受體育參與樂趣,提升體育參與感。具有較強參與感的體育運動,更容易為小學生所接受,同時也更有助于小學生感受到參與的樂趣,拔河運動中,每一個參與的學生都需要使出全身力氣,他們的投入的表情與神態(tài),都可以成為其快樂的縮影。三是體會體育運動能量,提升健身積極性。相對于其它形式的體育運動來說,拔河運動是力量上的較量,力量強的一方最終可以獲得勝利,這個道理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鍛煉身體,身體棒!”,進而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四是感知同伴個體差異,提升同伴認同感。由于一年級小學生的生長發(fā)育差異較大,因此處于一年級的小學生在身高體重方面都會有著顯著的差異,而一些體重較大的學生則十分容易受到同伴的歧視與嘲笑。通過拔河比賽的參與,學生們會體會到大體積的學生在拔河比賽中更能夠發(fā)揮出自己的力量,進而對自己的同伴產(chǎn)生認同感與親切感。五是參與民間運動形式,提升學生自豪感。拔河比賽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性質(zhì)濃厚的運動方式,也是民間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這樣的運動形式融入到小學體育運動之中,還可以使小學生對民間體育運動產(chǎn)生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從而在文化認同中實現(xiàn)民族的認同,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民間文化的繼承與弘揚。
二、一年級拔河比賽的有效開展途徑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建立立德樹人與小學拔河比賽之間的聯(lián)系呢?針對一年級小學生的認知現(xiàn)狀與身體現(xiàn)狀,我們認為從以下角度入手開展一年級拔河比賽價值,更值得嘗試:
(一)以拔河為德育課堂,進行德育引導
一年級的小學生,還仿佛是一張白紙,這種白紙,需要教師從道德教育角度進行作畫,為其描繪更美好的明天。因此,從立德樹人視角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教師不妨將道德教育與拔河建立聯(lián)系,即從德育故事對學生進行引導,用德育故事幫學生在賽前進行加油打氣,引導學生在拔河比賽中懂得更多的道理。例如在拔河比賽的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在教室中為學生講解“一根筷子與一把筷子”的故事,讓學生意識到“一只筷子輕輕就能夠被折斷,而一把筷子就很難被折斷”,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團結(jié)的重要性。當學生懂得什么是“團結(jié)”以后,教師再從拔河比賽入手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引導,使學生在拔河比賽中找到“團結(jié)的力量”,號召學生在參與拔河比賽中要“挺準口號,一起發(fā)力”“抓準繩子,不松緊”……有了“筷子的故事”做啟發(fā),當學生接過手中的繩子后,就會自然而然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心全意投入到拔河運動之中,在吶喊中、在堅持中去守護心中的那份“團結(jié)”。既然是比賽,就一定會有輸家,即使是已經(jīng)用了全力,也還是可能會失敗。因此,當學生們?yōu)榘魏颖荣惤钇A吒械綒怵H時,教師更是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對學生展開道德教育,告訴學生“失敗以后不抱怨、不埋怨、不在同伴身上找借口,也是團結(jié)的之中表現(xiàn)。”
(二)以拔河為實踐內(nèi)容,開展運動技巧
除了引導學生感受拔河比賽所帶來的快樂以外,教師還應該從拔河運動技巧、戰(zhàn)略方式以及自我防護等角度對小學生展開專業(yè)性的體育訓練與指導,讓小學生以拔河為實踐內(nèi)容,在參與和體驗中感受拔河的運動要領(lǐng),在參與和體驗中掌握拔河體育運動的精髓。例如在賽前指導以及賽后總結(jié)中,教師從拔河的技巧以及正確的拔河姿勢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懂得如何做好準備動作:雙手手心要向上;拉繩:繩要從腋下過;腳尖必須在膝蓋之前;而且在拔河令出之前全身應伸展拉直。在排序上教師也將自己的講法與排序規(guī)則分享給學生:不要按力氣大小,按體重,從繩子末端到最前線,依次由重到輕排列。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體會到這種排列方式的科學性,教師還可以以現(xiàn)場實踐的形式組織學生參與實驗,即一組學生任意排列,一組學生按照體重順序進行排列,通過兩組學生的比拼來驗證這一排列技巧。同時還應該在技巧講解中鼓勵學生“不要怕摔倒,全體人盡量向后傾斜!重心壓低,集體向后仰”,同時鼓勵學生克服自身恐懼心理,相信老師的指導,相信同伴的協(xié)作,在真誠與依賴中更好地體會拔河的運動魅力。
(三)為拔河為教育引導,培養(yǎng)良好習慣
拔河運動需要技巧,更需要力量,而現(xiàn)階段很多一年級小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過于瘦小、力量不足”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是不利于小學生健康發(fā)展的,同時也是不利于小學拔河比賽效果呈現(xiàn)的。因此,在開展拔河比賽運動時,教師還應該以拔河體育運動為契機,引導學生對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積極展開身體鍛煉產(chǎn)生濃厚興趣,甚至還可以與學生一起制定清晨體育運動計劃,讓學生在天天堅持鍛煉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例如,在參加完拔河比賽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感想,這時會有學生說“老師,他們班太有勁兒的!”“老師,累死我了!”……這時,教師就可以從良好運動習慣與生活習慣的話題對小學生進行引導,“你們知道怎么才能有力量嗎?如果你們想在下次的拔河比賽中獲勝,老師一個妙招!”,在這樣的引導下,教師幫助學生指定每周的鍛煉計劃,鼓勵小學生每天早上、課間以及睡覺前完成相應的體育運動,而這些體育運動要以對學生身體有益、幫助學生長高長壯為目標。當學生能夠長久地堅持下來,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自然會上升一個臺階,從而更輕松地在下一次拔河比賽中獲勝。同時由于學生們心中始終有一個“為下一次拔河比賽而努力”的目標,在這樣的目標驅(qū)動下,學生的良好運動習慣也會逐漸形成。
三、總結(jié)
我們認為在小學一年級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充分挖掘拔河比賽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價值,讓拔河運動的內(nèi)涵與外延充分顯現(xiàn),將更有助于小學體育教師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順利完成,也更有助于小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希望本文圍繞小學拔河比賽展開的教學策略探索能夠?qū)V大小學體育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示,更好地滿足小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需求!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小課題“小學一年級體育課中學生德育行為培養(yǎng)探討”成果(課題編號:GDXKT22225)】
【參考文獻】
[1]劉林.根據(jù)教學場景對小學體育教學方式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20(13).
[2]呂金花.學體育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20(13).
[3]王曉芳,劉江宏,辜山.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活態(tài)傳承的本質(zhì)與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19(01).
[4]高響亮.拔河運動進校園的價值與實施路徑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