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
【摘要】由于經驗與教學水平的限制,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難免會對某些教學理念產生錯誤認知.目前,教師對深度學習這一理念產生錯誤認知的現象較普遍,這導致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本文探討了初中數學深度學習教學的誤區,提出了關注深度學習、關注學生實際、關注教學目標等對策,以提高初中深度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深度學習誤區;解決策略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深度學習理念是多元化的,在此背景下,教師必須理解深度學習教學的有效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避免出現錯誤.因此,教師應關注深度學習教學,了解深度學習視角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注重課程改革推進,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調整深度教學課堂,加深學生對特殊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在強調深度學習的廣度與深度的情況下對某些錯誤進行探討,以提高深度教學的質量.
一、深度學習的教學誤區
(一)過于強調深度
教師在進行深度學習教學時的錯誤做法之一就是過于強調數學知識的難度,給出一些與學生學習實際不匹配的題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自主性.
深度學習教學是一種有深度的教學過程.教師在教學時必須結合現有的教學理論與實際經驗進行探索.由于對深度學習理論理解不完全,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往往給出一些不符合學生學習實際的題目,這樣的教學行為難以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到知識.
(二)脫離學生實際
現階段,一些教師的教學過程脫離了學生的學習實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根據自己的學習方向進行學習策略的調整.
深度學習的研究對象必須是全體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基礎是學生具有學習主動性.由于初中生的認知具有局限性,在某些時候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仍停留在表層,在學習過程中對某些碎片化的知識理解不到位.教師在教學時采取的某些深度教學方法脫離了學生的學習實際,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過于強調自己的教學方法,沒有注意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生的某些心理變化.
(三)忽略終極目標
一些教師在教學數學時存在某些認知錯誤,將深度學習理解為表層的難度探索,對深度學習的終極目標沒有正確的認識.
深度學習的終極目標與學生的思維發展與認知發展有關,立足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一些教師在教學時不能理解數學模型構建的重要性,長期用某些已有的推理模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過程難免會因缺乏目標而產生問題.
二、深度學習的教學對策
(一)開展深度學習探究
初中階段的數學深度學習應該是學生在主動理解與自我批評的過程中不斷思考,理解新的知識,完成自我思維活化的過程.教師在教學時需了解深度學習的開展方式,通過實踐活動體現新舊知識的連接,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進行自我批評,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實數”這一課時,教師不能局限于向學生講解“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為實數”這一知識點,而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理解數的有關知識,在大腦中構建數的認識體系.學生了解到數分為整數、小數這兩個部分;結合剛剛學習過的有理數,將有理數劃分成正有理數、負有理數、零三類.加上后期學習的無理數,學生逐漸構建了一個完善的實數學習模型.他們會通過新舊知識的連接過程,對數進行分類,體會有理數、無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在學生學習完畢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如要求學生說出幾個有理數并說明其與無理數的差別,以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
又如在教學“三角形”這一課時,由于三角形的相關知識點較多,教師可以先從三角形的外形特征開始講解,講明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接著講解三角形的角度關系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最后引出初中階段學生必須理解的、與三角形有關的兩個定理(“勾股定理”與“三角形兩邊之和必然大于第三邊”定理).這樣的講解過程實際上體現了深度學習教學理念,教師可用這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關注數學學習的本質,以提高初中階段的深度學習教學質量.
(二)關注學生的學習實際
教師在教學初中數學時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學生對復雜概念的理解狀況選擇教學手段、編排教學內容;提出某些情景化的問題,讓學生了解數學學習的本質,真正完成復雜數學知識的簡單化理解.
例如,對于“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知識點,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直角坐標系的概念理解不深入,不知道如何應用直角坐標系解決實際問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為學生對直角坐標系的理解存在誤區.一些學生抵觸教師的教學方式,這難免會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先與學生交流,了解學情,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講授直角坐標系的應用原理,讓學生理解直角坐標系.教師可以將教材上有關直角坐標系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讓學生理解如何用直角坐標系表示地理位置,之后要求學生思考如何在平面上表示一個點的位置.在層層遞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變得較靈活,他們會用畫圖等方式來展示平面上點的位置.教師可結合教學經驗對教學過程做總結,使學生明白在確定某一參考點和已知直線之后可以確定已知直線的垂線,通過測量該點到參考直線的距離可以精確表示出該點的位置.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給學生帶來更深的感悟.
又如在教學“勾股定理”這一知識點時,因為學生是在掌握直角三角形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學習該知識點的,所以教師需發揮勾股定理的承上啟下作用,為學生后期學習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做鋪墊,讓學生了解求四邊形及解直角三角形題目的做題步驟.教師在教學時應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與勾股定理有關的歷史事件,讓學生了解勾股定理的由來并感受其中蘊含的文化.在勾股定理的視頻播放完畢之后,教師可以任意畫一個直角三角形,標出兩直角邊分別為3、4,讓學生推測斜邊的長度.學生在預習完畢之后大多能夠快速說出斜邊長度為5.接著,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說出勾股定理的一般表現形式,讓學生理解勾股定理的核心內容.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感受歷史文化.本節課的重點是幫助學生驗證勾股定理的推導過程,因此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卡片,在課堂上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理解勾股定理的證明過程.這一教學設計是根據深度學習理念做出的,體現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能夠通過拼圖法驗證勾股定理,教師也可以由此強化深度學習的教學質量.
(三)關注深度學習的教學目標
深度學習之所以熱門,是因為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時應遵循深度學習教學的規律,抓住數學教學的本質,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一般特征,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能力.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了解各類數學知識點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數學抽象思維、數學模型思維等數學核心素養,發揮深度學習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一課時,教師應該由生活中的某些問題引導學生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師在教學時要細心引導學生,讓學生抓住問題中的變量關系,構建出完整的方程組.筆者在教學時所給出的例子是這樣的:
已知AB兩地由公路和鐵路相連,現有一家工廠需要前往A地購買每噸1000元的原材料,加工成產品之后以每噸8000元的價格銷售到B地.在其中公路的運輸價格為每噸1.2元,鐵路的運輸費用為每噸1.5元.如果一批產品的公路運輸費用和鐵路運輸費用分別為97200元和15000元,那么該產品的銷售成本是多少?
在探討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將抽象問題進行簡單化處理,這一過程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動性.教師在教學時要避免包辦式教學對學生的干擾,使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解出問題.學生通過題設條件會設產品的質量為x噸、原材料的質量為y噸,梳理題目中的變量關系,最后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又如在教學“有理數的加減法”這一課時,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引導學生關注有理數加法和有理數減法的一般計算形式,之后引入超市購物情境,讓學生在計算過程中了解有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規律.這樣的情景模擬過程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深度學習教學也就水到渠成了.它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正確認識深度學習教學,從新知識與舊知識的連接特性開展教學,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關注深度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實際、關注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體現深度學習教學的價值,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保證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春云.初中數學深度學習的內涵及促進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8(11):36.
[2]李雪梅.淺談初中數學深度學習的內涵和促進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7):171.
[3]鄒長紅.淺論初中數學深度學習的內涵及促進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35):115.
[4]劉孝宗,徐鐸厚.初中數學深度學習的基本策略[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7(1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