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很難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節課的40分鐘里。文章主要探討了激發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趣味化因素,以供廣大學者和讀者朋友參考。
關鍵詞:激發;小學數學教學;趣味化因素
一、 引言
目前,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迎來了更多發展的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必須要著力提高小學數學教育的普遍性。目前小學數學的教育中還存在了一定的問題。特別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許多小學數學的知識還比較模糊,學生沒有掌握這些抽象的知識,而且小學數學的教學也沒有體現出素養教育的價值。以上這些因素都導致現在的小學數學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而且學生在課堂上也比較枯燥。如果長期采用這種課堂教學的方法,全身就會造成較低的學習效率,而且也會影響到學習的成績。
二、 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
(一)小學生的學習動機
目前很多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學習動機。很多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漫無目的的,他們往往會為了得到家長的肯定或者是教師的肯定,主動去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如果根據這種心理特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就要利用這種心理的特征,讓學生能夠獲得肯定性的評價,那么就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通過這樣的方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加符合學習的預期,而且能夠將最大的學習效能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時候要更多一些肯定性的評價,讓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價值,這樣就可以對學習課程投入更多的興趣。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也可以更多的投入大教學過程中。
(二)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許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停留在知識的傳輸上,但是對于學生的課堂興趣卻沒有很重視。遇到這種情況,學生會在課堂上出現一些情緒,由于不能夠自主解決這些問題,他們逐漸就會失去會完成這些作業的信心。而且很多小學生在這些外部的活動中逐漸的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到課堂趣味性的重要性,從這些不同的知識點中找到情境化教學的模式,利用這樣的方法也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知識點。
(三)小學生思維發展特點
在小學時期,由于很多小學生的年齡也比較小,他們對于思維的發展歷程還不是很熟悉。特別是在分析一定數學問題的時候,由于自己的思維還不是很完整,所以他們不能夠想象出具體的數學問題。結合這樣的年齡段,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而且要不斷地開發小學生的學習氛圍,通過了一些情景問題的預設,讓小學生能夠在數學問題的回答中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三、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與當前課堂的教學方法的比較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主要采用的都是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情商對于遇到的難題也不敢像教師進行提問,長此以往,整個課堂就變成了教師的主導課堂。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學生可能就會對數學產生較大的情緒。面臨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加強對于傳統課堂的改革,而且要找到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使得小學生的興趣能夠被進一步激發。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很多小學生在低年級的時候就覺得數學是一個較難的學科。他們對于這些數學的學科出現了較大的情緒,而且在之后的學習中也不愿意深入進行探索。這都是由于教師缺乏一定的教學水平,而且到時對于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也沒有進行改革。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教師必須要供給學習的計劃來制定教學課堂的目標,并且對于不同的學生可以采取不一樣的問題。在當前的新型課堂建設過程中,和教師進行互動的教學。這種互動的教學過程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能夠掌握知識的主動性,而且關注到數學問題的本身,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的課堂以前就要準備好這些數學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的時候能夠回答。通過回答這些事情問題,進一步啟發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并且在這種新型的課堂中學生的參與意識進一步提高,他們想要自己去探究數學案題,而不是教師幫他們解決數學問題。利用這樣的方式,小學生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成就感,相信通過這樣的方法,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在教學質量會進一步提高。用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讓教師看到傳統教學方法和當前教學方法的區別。
四、 營造趣味性課堂的教學方法
(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趣味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為了讓教學更高效,學生學習更有效,數學科組在開課前召開備課組長線上會議,制定了線上教學計劃,統籌安排了各年級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教學檢查方式等。同時,結合學科特點及低年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積極組織與數學教材相融合的教學活動,設計了趣味數學之思維拓展課程。趣味數學課程既有數學的嚴謹,又有游戲的俏皮,既是孩子們學習的潤滑劑,也符合孩子多元發展的培養方式。會后,教師分工合作,分級分組討論教學方案,經過多輪次的集體備課、分組備課、研磨探討,各年級方案新鮮出爐。例如使用簡簡單單的七塊板,到了孩子們的手中就像有了生命一般,穿梭于孩子們靈巧的手指間,東一拼,西一補,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圖案。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公雞、威風凜凜的老鷹、可愛的小狐貍、跳著優雅舞蹈的小女孩,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將七巧板中的簡單圖形拼合成了各種有趣的圖案,在愉快的體驗中發現圖形的奧秘。一年級的孩子們在“玩”中感受到了數學圖形的魅力,充分培養了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數獨游戲集趣味性和思維性于一體,既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耐心程度以及抗挫折的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數獨游戲容易上手,可較快獲得成功的體驗,與此同時,隨著游戲難度的逐層推進,它又具有不可小視的挑戰性,因而數獨成為訓練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益智游戲。
(二)巧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想象力
1. 教學設計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通過思維導圖的方法,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學習目標建設的時候,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本堂課的學習情況。在開展一堂課之前,也可以將整個知識結構完整地展現出來,從而更加清晰地開展整堂課的教學。利用這種可視化的方法能夠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容易找到重難點。而且在課堂進行目標培訓的時候,教師也容易發現本堂課的教學計劃是否存在了問題,在思維導圖的圖片中能夠找到關鍵性問題所在。所以通過這種方法,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小學課本上的概念用這種特殊的方法展現出來,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可以簡明扼要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更容易節省教學設計的時間。從而在開展課堂的教學時,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到課堂的狀態。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三角形》這一刻的時候就可以制作三角形的相關思維導圖,讓學生理解三角形的相關概念,并且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
2. 創造思維
思維導圖的目的不僅可以體現在教學設計的幫助上,而且也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再創造。這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小學生的想象能力都比較豐富,思維導圖的簡歷更容易讓小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并且根據教學的設計開展合理的想象。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思維導圖的制作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特別是學生的腦海中產生了新的想法,從而構建起自己腦海中的思維導圖。通過這種方法,學生的探究意識會進一步提高,在學習數學相關概念的時候,容易出現創新性的想法,培養了學生數學創新的能力。
3. 知識整合
新課程的標準要求小學數學必須要注重聯系實際,在實際中解決問題,并且將數學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通過對這一概念的相關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知識是需要遷移利用的。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學習概念的本身,并且也要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便利性。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將小學數學的各個知識面聯系起來,將這些零散的知識串聯成整體性,全面性的知識,讓小學生可以找到這些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差別。這種思維導圖的構建方式也是讓學生鍛煉數學學習方法的一個過程。利用這樣的方式,數學的思維導圖更加高效,讓學生從以前的不知道數學學習目標到提升為整合數學資源,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進一步充滿了探究的活力,而且,知識之間互動,更有利于學生之間彼此的交流,在知識的探索過程中,每個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更好的學習方法。比如在學習《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時,這部分內容涉及的概念很多。
4. 教學反思
目前在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進行定期的教學反思。如果說思維導圖對小學生學習數學有很高的幫助作用,那么對教師的教學反思也是有很高價值的。因為教師需要對課堂的效果進行評價,特別是對數學重難點是否讓學生明白,我們需要對這個過程做好評價。通過完善的教學評價模式,才能夠為今后小學數學的數學改進提供指南,并且學生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發現自己知識的漏洞。通過思維導圖的方法,教師可以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漏洞。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教學水平。
五、 結束語
數學作為一門理論性強、邏輯性強的綜合學科,只有將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通過游戲活動的方式呈現在小學生面前,讓小學生參與到活動中,才能實現小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璐.寓教于樂,趣味盎然——淺談小學數學趣味教學法[J].中外交流,2018(16):202.
[2]徐婉羚.“數學畫”增進小學二年級學生數學理解的實踐研究——基于思維可視理論[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17.
[3]宋慧敏.三年級數學課外作業設計存在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以大連市灣里小學學生為例[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13.
[4]趙春梅.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教學的設計及課堂實踐探索[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7.
[5]董玲.小學低年級數學教科書中的情境題材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0.
[6]陳業和.數學游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7(12):284-285.
[7]李丹丹.小學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探究——以“綜合與實踐”為例[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鐘麗英,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