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燕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要求初中歷史教學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理念是新時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之處,堅持這一教育理念可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社會主義人才,為新時代的建設作出貢獻。本文將簡要提出“利用歷史教學特性,發揮立德樹人功能”、“深挖歷史價值,確立立德樹人目標”、“提高教師師德,引導學生長遠發展”三種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途徑。
【關鍵詞】 初中歷史 ?歷史教學 ?立德樹人 ?教學途徑
引言:
新時代的初中歷史教育應該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理念。立足于初中歷史教育,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一定的歷史知識,培養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能力,還要將新時代的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名合格的歷史教師,應該將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教學根本所在,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教化功能,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理念核心。
一、利用歷史教學特性,發揮立德樹人功能
我國的悠久歷史記錄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全過程,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過程中也能夠發現人類對生命的追求和感悟。基于這種意義上來說,歷史課程可以引導人們成為更加完整的人,發揮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立德樹人的功能。
首先,歷史知識是真實存在的,以直白的方式展現給學生最直接的知識,盡管歷史知識跨越時空,但其仍具有一定的客觀真實性。中學生的形象思維發展較快,因此,歷史學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思想的啟迪。
其次,歷史的事實往往具有明確的根據,可以令學生信服,歷史教學并不是利用抽象的理論對學生進行說教,而是利用真實的歷史向學生傳達客觀存在的道理。在日常生活過程中,人們更愿意接受自己親眼所見的事情,因此,學生對于經受過實驗檢驗的真理更加容易信服,初中階段的學生大部分已經擁有了獨立思想,可以獨立辯證地認識問題,在客觀事實面前,他們能夠放棄自身錯誤的想法。因此,歷史教學可以利用德育滲透這一方式向學生說理,利用這一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快速改正錯誤,從而自覺地接受思想教育。
最后,人類的歷史沉淀了千年,蘊含的內容豐富多樣,因此,教師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歷史記錄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反映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記錄了人類社會的綜合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學到前人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也可以吸取人類社會明顯的教訓。歷史知識包羅萬象,發揮了其他學科在滲透德育教育領域不能及的優勢。
二、深挖歷史價值,確立立德樹人目標
我國的初中歷史教材在2016年進行了重新編寫,這一次編寫由國家組織,落實了黨中央決策的部署,堅定了系統的意識形態觀念,提升了義務教育的整體質量,是國家正確的戰略選擇。在這一教材版本中,教材內容明確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一系列重要精神,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達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初中歷史教材由三個部分組成,主要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每一部分的歷史都記錄了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完整地敘述了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背后蘊含的深刻內涵值得深思。
舉例來說,在我國古代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滲透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主題,如《秦統一中國》,向學生介紹古代的科技文化以及中華文明對世界的貢獻,適當地講授中國傳統文化,如《青銅器與甲骨文》,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民族自豪感,加強對學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其次,在我國近代史的教育中,教材內容選取了中華人民抵抗侵略的斗爭史,小學生傳達了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的深刻理念,體現了中國人民不怕困難,勇于抗爭的偉大精神。
三、提高教師師德,引導學生長遠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時代的歷史教師應該具備新時代的優秀教育品質。首先,歷史教師應該具有正確的政治意識和國家意識,具備正確的意識形態,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關注學生的發展與成長,關注民族的未來,關注國家的前途,認識到學生的成長與國家未來具有緊密的聯系。歷史教師還應該堅定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樹立良好的師德修養,重視學生的道德教育,促進歷史教學快速發展。歷史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堅持立德為先,樹人為本,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提高教學水平,嚴格遵守教師行業規范,以高度的事業心與責任心教育每一個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
教師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因此,教師的性格與品德是否正確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身作則,正確看待當今世界格局發展的復雜性,避免向學生傳達不良信息,為學生排除互聯網不良信息的干擾,以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起點引導學生。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代賦予了歷史教師新的使命,歷史學科作為教化性較強的德育學科,發揮了立德樹人的獨特教育優勢,初中歷史教師應該以端正的科學態度加強教學實踐,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本文簡要提出了“利用歷史教學特性,發揮立德樹人功能”、“深挖歷史價值,確立立德樹人目標”、“提高教師師德,引導學生長遠發展”三種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途徑,希望給工作在一線的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 姚俊英.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J].教育觀察,2019,8(42):135-136.
[2] 孫妍. 落實立德樹人 ?推進歷史教學——中國教育學會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2019年學術年會綜述[J].歷史教學問題,2019(06):178.
[3] 王淑榮. 高校立德樹人教育中大學生生態素養培育探索[J].現代交際,2019(2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