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磊
【關鍵詞】教學設計;小學語文;結構化;單元目標;單元任務;學習信息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81-0065-02
華東師范大學崔允漷教授認為,一個單元就是一個完整的學習故事,就是一種課程。所以,單元是一個學習單位,而非內容單元;是一個完整的學習事件,而非學習片段;是一個微課程,而非幾個課時的簡單疊加。而結構化是指將逐漸積累起來的知識加以歸納和整理,使之條理化、綱領化,做到綱舉目張。因此,教師在進行主題單元教學設計時,應觀照單元結構化,以語文素養、學科技能為主線,將單元作為一個微型課程,從單元目標、單元任務、單元實施、單元評價等方面架構知識體系。
1.設定結構化的單元目標。
結構化單元目標的設定是單元教學設計的前提。立足整體,圍繞年段目標、學期目標、語文素養,進行整體開發、分析、整合,設計出結構化的單元目標。
結構化的幾個單元目標之間應體現遞進式的“縱向結構”。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五下第五單元“人物描寫”單元時,筆者設定了三個學習目標:通過例文,抓住關鍵詞句學會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感受鮮活的人物形象;根據學會的人物描寫方法進行《俗世奇人》整本書閱讀;運用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嘗試描寫一位同學,制作班級“人物秀”手冊。由于本單元課文
《刷子李》選自《俗世奇人》,故以“學習文本(分析)、整本書閱讀(綜合)、寫班級人物(評價)”的內在結構設計單元目標。學生對例文中人物描寫方法的學習,有利于對《俗世奇人》整本書中的其他人物形象進行開發,最終達成分析等高階思維訓練。目標設定中體現的這一縱向結構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目標的結構化也要達成單元總目標的“橫向結構”。以統編語文教材五上第二單元“閱讀策略”單元為例,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為“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教師要圍繞“如何提高閱讀速度”這個核心問題設計單元目標。本單元的三篇課文文體不同、結構各異。因此,應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閱讀速度。課文
《搭石》不回讀,《將相和》一文可連詞成句讀,課文《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可借助關鍵詞句讀。以上三種閱讀方法都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速度,且與單元總目標的橫向結構相契合。
2.制定結構化的學習任務。
單元教學整體設計與單篇教學設計最大的不同是結構化任務鏈的設計。任務鏈直接連通單元大任務,輔助學生進入完整的學習情境,促使結構化思維的逐步形成。制定單元化學習任務時,筆者首先確定單元大任務,再逐層分解,將相關知識進行結構化編排,引導學生指向語文素養的大單元教學探索,培養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現仍以統編語文教材五下第五單元“人物描寫”單元為例,根據大任務,筆者制定了單元結構化的學習任務。任務一:請仔細研讀課文《刷子李》,思考文中哪些詞句直接描寫刷子李高超的技藝,又是如何通過徒弟曹小三的心理變化烘托出刷子李技藝高超的?任務二:《俗世奇人》一書寫了天津衛的各種市井怪人,對比賞析《刷子李》與《蘇七塊》的人物描寫方法。任務三:《俗世奇人》一書中一定有你印象最深的奇人,思考作者是如何寫好這個鮮活的人物的?請為他設計一張人物名片或寫一段人物介紹。三項子任務的制定,由單篇課文的學習引入整本書閱讀。學生在研讀《刷子李》后,期待對比賞析閱讀,而任務三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三項任務合力作用于大任務,達成單元目標,形成整體結構。以上結構化的任務制定并不等同于多項任務的疊加,達成的目標也不僅限于基礎技能,而更傾向于培養學生分析、評價、創造等高階思維能力。
3.整合結構化的學習信息。
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學習信息,這往往是學生思維迸發的過程。如果目標指向明確,任務設計聚焦,學生就會積極思考,產生各種學習信息。由于學生思維的個性化,這些信息呈現散狀、不規則等特征。
仍以統編語文教材五下第五單元“人物描寫”單元為例,筆者制定了一項學習任務: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為表現嚴監生吝嗇的句子,用橫線劃下來,也可通過觀察插圖或閱讀課外資料來談嚴監生的吝嗇。任務制定整合了文本、插圖、課外補充資料,學生的選擇有了自由度,便容易產生更多的學習信息?!拔覐恼n文中讀到趙氏挑掉一莖燈草,嚴監生才沒了氣”“課文中‘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讓我覺得他太吝嗇”“我通過課外資料了解到嚴監生因不樂意借錢而惱火”“我通過課外資料了解到嚴監生不舍得給兒子買足夠的肉”“我從課文插圖里嚴監生豎著的兩根手指和那死不瞑目的眼神看出來他很吝嗇”......學生提供了很多表現嚴監生吝嗇的信息,但這些信息雜亂無序。筆者以“整放、整學、整收”的形式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信息進行優化。筆者聚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通過任務布置實現“整放”;通過思考、討論,學生共說出多個典型細節表明嚴監生的吝嗇,稱為“整學”;筆者幫助學生有效梳理、總結、歸納學習信息的過程,稱為“整收”。筆者運用結構化思維對學生給出的信息進行分類:嚴監生對自己吝嗇,對諸親六眷吝嗇,對陌生人吝嗇。這樣,筆者以整合信息的方式助力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深度思考的習慣。
語文教學設計應觀照單元結構化,以目標設定為前提,任務制定為途徑,信息整合為提升,聚焦高階認知。教師要幫助學生逐漸積累知識、掌握技能,助力學生構建起有系統、多維度的結構化思維體系,從而提高學生在新情境中應用知識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太湖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