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麟
摘 要:鋼琴教育不僅是高職高專音樂教育的一門基礎課程,更是培養音樂人才的音樂意識、提高音樂技能的關鍵。隨著近年來高職高專學生數量的增加和音樂專業人才的增加,高職高專鋼琴教育過程中也逐漸出現了忽視學生個性發展等諸多問題。因此,為了更好地推動高職高專鋼琴教育的發展,必須充分發揮高職高專鋼琴教育的基礎性作用。文章從當前高職高專鋼琴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探索科學合理的高職高專鋼琴教育方法,以促進高職高專鋼琴教育的更好發展。
關鍵詞:高職高專;鋼琴教學;音樂教學
在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與敏感性方面,高職高專的鋼琴教育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學生未來的“后專業學習”[1]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更好地幫助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學生通過鋼琴演奏找到音域,掌握好專業知識與技巧。然而,高職高專擴招、大班化教育導致個性化指導的小班教學難以維系,給高職高專鋼琴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一、高職高專鋼琴教學方法探究與
實踐的重要性
在高職高專音樂發展中,高職高專鋼琴教育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在高職高專鋼琴教育中,所涉及的鋼琴音樂作品十分廣泛,不僅有西方鋼琴作品,還有古典作品,以及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新傳統”鋼琴作品[2]。鋼琴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音樂敏感性,提高學生對這些鋼琴作品學習和演奏的能力。高職高專音樂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不同的音樂流派,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
通過鋼琴演奏和鋼琴作品的系列學習,音樂專業學生可以掌握音樂常識,提高專業素質和音樂審美能力。
二、高職高專鋼琴教學問題
雖然高職高專鋼琴教育在我國音樂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國高職高專鋼琴教育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卻不容樂觀。
(一)忽視學生個性
在高職高專鋼琴課堂教學中,高職高專鋼琴教師的關注點更多集中在能否完成教育目標上。這樣一來,也就導致在高職高專鋼琴教育過程中,很難意識到鼓勵學生提高技能的重要性,最終阻礙了高職高專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
目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發展和高職高專招生規模的擴大,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學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高職高專鋼琴教學也經歷了由小班教學向著大班教學的發展歷程。但是教師在大班制的教育模式下,很難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關注的是每個人都可能犯下的問題,忽視了個別學生容易犯下的問題。
(二)教師的實踐經驗不足
許多鋼琴教師只會根據教材和多媒體課件來進行授課,而鋼琴演奏的實踐經驗不足,因此在幫助學生進行課堂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很多的問題都無法得到正確指導。
在高職高專鋼琴音樂教學中,教師實踐經驗的缺失,不僅嚴重影響了高職高專鋼琴教育的實效性,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后期鋼琴演奏水平的提高。這一問題是因為教師大多長期任教于學校或應屆入編,因此缺乏鋼琴演奏經驗。鋼琴的演奏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演奏效果可以根據環境和場景的不同而發生微妙的變化。因此,教師也需要在鋼琴演奏的實踐方面進行更多、更深入的探索。
(三)創新能力培養缺失
在高職高專鋼琴教育的過程中,教育過程的統一性一直影響著整體高職高專鋼琴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發展。因此,在當前高職高專鋼琴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種鋼琴教育的現狀,不利于高職高專音樂學生鋼琴演奏能力的提高。
三、高職高專鋼琴教學方法實踐措施
結合教學的時代特性,當今的高職高專鋼琴教育應以教育方法探索為導向,并進行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深入教學改革,以提高高職高專音樂生的音樂敏感性和音樂審美能力,從而促進高職高專鋼琴教育的效率提升。
(一)構建合作學習及教學模式
受高職高專招生規模擴大的影響,形成了高職高專鋼琴的集體性教學模式。而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高職高專鋼琴教師在鋼琴課堂中,可以要求學生采用合作模式,3到5人一起學習鋼琴[3],這樣就可以實現通識教育與小組學習的相互聯系,進行分組上課。小組學習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整合未解決的問題,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專注地聽課,從而提高鋼琴教學的準確性和效率。
例如,在《命運交響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對曲子的演奏沒有信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可以向同組的同學尋求幫助,在同一組的同學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再向老師求助。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與學生合作,不僅能提高鋼琴演奏水平,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水平與合作能力[4]。
(二)從外部聘請優質教學資源
在高職高專鋼琴課的教學期間,可以聘請校外教師來校授課。為彌補高職高專鋼琴教師經驗的不足,高職高專可以聘請專業的鋼琴演奏家,讓學生通過聆聽專業的鋼琴現場演奏,改正自己演奏過程中的不足。學校也可以邀請畢業學生幫助在校學生了解在實際演奏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問題,使學生深入了解如何彈奏高水平鋼琴作品。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大大提升高職高專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
(三)強化學生的音樂審美培養
在高職高專鋼琴教育中,應該加強學生對鋼琴歌曲背景的了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了解鋼琴音樂的創作歷史,幫助學生了解鋼琴曲調背后的情感。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且還可以將這種審美能力融入鋼琴音樂的演奏中。
例如,將漢調鋼琴曲《阿育王》與電影《阿育王》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并通過對鋼琴曲調的分析,探討原版《阿育王》與漢調《阿育王》的區別,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5]。
(四)激發學生鋼琴學習的二次創作興趣
高職高專鋼琴教育的重要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因此,在鋼琴音樂創作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對鋼琴作品進行創作、創新。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鋼琴音樂的感受進行演奏。
例如,以卡農的手法來編排《命運交響曲》,賦予演奏更多的時代特色。在鋼琴音樂的編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將個人情感融入鋼琴演奏中,還要學習相關的音樂知識,加強對鋼琴理論知識的掌握,增強自身鋼琴學習能力和演奏能力,提高音樂水平[6]。
(五)重視音樂敏感性教學
鋼琴教學是一種以實踐為主的學習。如果僅僅傳授簡單的理論知識,學生就很難有效地接收和理解教學內容,會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并讓學生擁有相應的動手實踐時間。
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敏感性,教師還應該增加基礎音樂知識的內容。對于鋼琴教育來說,音樂基礎的知識相當于建筑的地基,牢固地建立了基礎之后,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技巧訓練。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運用多種方式,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
音樂的敏感性就是所謂的音樂感,音樂感對提高高職高專音樂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高職高專的鋼琴教室里,教師可以現場演奏古典鋼琴曲,通過“磨耳”的方式,培養學生對鋼琴音樂的敏感性。高職高專鋼琴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析鋼琴演奏的不足,提高他們對樂曲的敏感度。
四、結語
高職高專的擴招帶來了教育資源不足,使得其難以滿足許多學生的學習需求,這也是當前極為嚴峻的實際性問題。高職高專鋼琴教育強調學生對音樂的敏感性和審美能力的發展,但由于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學生個性,且自身實踐經驗不足,嚴重影響了學生鋼琴演奏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構建合作學習及教學模式、從外部聘請優質教學資源、加強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培養、重視音樂敏感性教學、激發學生鋼琴學習的二次創作興趣,以此促進學生音樂水平的提高。在教學中加強對鋼琴音樂背景知識的講解,也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婷婷,李小青.淺析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J].北方音樂,2020(6):220-221.
[2]謝舒音.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探討[J].黃河之聲,2020(2):100-101.
[3]雷晶.淺析高校鋼琴教學的創新模式[J].黃河之聲,2018(18):107.
[4]涂園園.鋼琴教學理論、原則和實踐技巧探究:評《現代鋼琴教學法》[J].中國教育學刊,2019(2):110.
[5]薛潔.師范專科學校鋼琴教學問題與對策分析[J].北方音樂,2019(21):130-131.
[6]趙敏.高職高專鋼琴教學方法拓展的思考與實踐[J].北方音樂,2019(13):121-122.
作者單位: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