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文昌

摘 要:技工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首先提出并分析當前技工教育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繼而提出在新形勢下技工教育內涵式建設的幾點思考與舉措,以期促進技工教育發展。
關鍵詞:技工教育? ? 新形勢? ? 校企合作? ? 內涵式建設? ? 改革創新
技工教育是職業教育(簡稱職教)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技工教育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技工教育在國家經濟轉型發展期被賦予了新的要求。當前技工教育面臨著極大的機遇與挑戰,如何促進技工教育內涵式建設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已是當務之急。下面筆者結合當前技工教育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提出個人見解。
一、技工教育現狀及存在問題
改革開放40余年來,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已全面進入新時代。在當前新形勢下,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技工教育作用與地位也日益凸顯。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技能強國的要求相比,我國技工教育還存在著體系建設不夠完善、技工教育基地建設有待加強、制度標準不夠健全、企業參與技工教育的動力不足、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通過廣泛調研發現當前社會對職業教育特別是技工教育的認可度不高(與高職或大學相比),目前雖然國家出臺了大量有利于技工教育的政策與舉措,但由于歷史的、現實的原因,技工類院校發展也面臨招生難、教學難、管理難,師資隊伍整體實力相對較弱、結構不合理以及社會效應不高、學校硬件教學設備與教學手段整體落后等一系列問題。技工教育現狀與國家經濟發展還有較大差距,如何盡快改變技工院校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已成為每位技工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課題。
二、對新形勢下技工教育內涵式建設的思考與舉措
當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創新創業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如何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與相關政策全面推動技工教育質量呢?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技工教育政策學習研究,加大宣傳力度
目前,國家為促進技工教育發展出臺了大量相關文件政策,其中主要涉及如下方面。
1.學費方面
2010年1月28日,財政部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并于2013年6月3日、2016年12月6日對該辦法進行了修訂完善。全國技工學校(中職)實施免交學費政策,同時對部分地區如彝藏等地區還實施了“9+5”高級工(高職)學制免學費教育,并提供適度生活補貼,這為家庭困難、特殊地區或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提供了重要的學習資金支持,為企業培養一線技工及精準扶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撐。
2.校企合作方面
2018年2月5日,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的通知,國務院于2019年1月24日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培養產教融合型企業,推動建設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出臺實施的企業新型學徒制的相關通知對技工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給予了政策、經濟支撐。
3.激勵機制方面
在國家層面,于2019年首次在中職學校設立國家獎學金;我國技工在近幾屆世界技能大賽(簡稱世賽)的良好表現均得到了國家、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教師待遇及職稱方面近年來不少省份已啟動了正高級職稱評審試點工作,校企合作方面人社部推行的“企業新型學徒制”等改革舉措將為技工教育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
4.技工教育資金扶持方面
國家、省市通過示范校及示范專業建設、大師工作室評審與建設等系列舉措為技工教育注入了大量資金,促進了技工教育整體實力的提高。
(二)做好技工院校整改合并工作,增強競爭力
我國技工教育發展與西方國家相比還處在初級階段。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技工院校2 526所(技師學院434所),在校生超323.2萬人。2016年,技工院校招生127.2萬人,比2015年提高4.8%,其中招收農村籍學生98.6萬人,占招生總數的77.5%。目前技工院校的數量還在增多,同一縣(市)區域至少有2所或以上技校(職校),由于層次一樣、專業大同小異、招生對象相同,面臨生源數量不足的問題,因而在招生環節各自為戰,且地方保護嚴重,形成惡性競爭。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
“名師出高徒”,要想建設強大的技工教育,必段得有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目前技工院校絕大部分師資來源于原普教(職高)與一般普通院校畢業學生,不僅大部分教師動手能力不強,而且沒經過正規師范教育。由于一體化教學對設施、人員要求相對較高,目前真正能做到一體化教學的專業比例相對不足(專業開出率在40%以下)。若要改變此現狀,需要加大一體化師資培養,即“雙師型”隊伍建設。
(四)做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工作,加強課改
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教學方式與手段還較為傳統,雖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于2009年開始在全國19所技工院校啟動了一體化教學改革試點,但由于資金投入不足或師資跟不上,大部分技工院校只是在部分專業進行一體化教學試點。如筆者學校目前有近15個專業,其中只有數控、電氣專業及汽車制造部分專業做到了一體化教學,而其他專業教學相對傳統。實踐證明,一體化教學反饋效果較好,故職業教育應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將教師演變為“企業師傅”、學生演變為“企業員工”。
(五)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與校企共育
校企有效合作是技工教育內涵式建設之關鍵。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可概括如下:首先,技工院校通過調研選擇彼此需求度較高的企業開展合作,簽署合作協議,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落實好雙方需求,實現校企雙贏;其次,定期開展校企總結交流,增強互信、加強互融。以“企業對技能人才需要與提高企業生產力”為核心開展產教融合,加強張企業文化達到校企共育,培養滿足企業需要的技術人才。如筆者學校在內涵式建設中,加大訂單式班招生,其中有特色成功案例是“傳統專業升級班——無人機訂單班”,該班是將傳統工程測量專業與無人機應用技術相結合;另一特色成功案例是“地勘專業轉型班——化石修復訂單班”,該訂單班于2019年成功組班,目前教學與管理效果較好。
(六)工匠精神引領,積極參與各類競賽
一類企業做生產,二類企業創品牌,三類企業創標準,如何培養企業需要的大國工匠和精益求精的技工已成為當前技工教育的重中之重。為了達到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各行各業廣泛開展技能競賽,積極參加世賽。目前,全國、各省市各類技工院校均舉辦各類專業技能競賽,通過“以比促學、以賽促技”,提高技工教育水平,培養各行各業所需要的具有工匠精神、企業情懷的新時代技工。
2020年是中國決勝小康的關鍵之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技工教育必將起到重要作用。全國各類技工院校需要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加強教研教改,增進校企融合,做好在新形勢下技工教育的內涵式建設。
(作者單位:四川礦產機電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