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 要】慢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之下可以達到不一樣的學習效果。慢課堂并沒有因為慢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反而會有不一樣的提升。
【關鍵詞】慢課堂;有效教學;實踐研究
為了讓教育可以跟進社會的發展水平,教育教學模式不斷進行著創新改變,很多新興的教學模式開始出現在教師的視野之中,教師也在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新的課堂學習模式。在應試教育的推動之下,高效課堂是很多課堂追求的目標,教師們都在盡可能提高課堂效率,加快課堂進度。慢課堂提出之初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但不可否認,慢課堂可以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提升,甚至有些學生更加適合慢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所以,本文對慢課堂這一教學模式進行了簡單闡述,希望教師可以在新的教學模式之下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
一、課前知識導入,循序漸進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風格,有些教師喜歡開篇點題、單刀直入,認為這種模式比較高效,可以直接講解將要教授的知識點。這種模式雖然表面上看來比較有針對性,但在學習高強度的知識點時,會給學生造成太大的壓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時之間難以接受。對此,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初應該通過導引的方式引入知識點的學習,然后讓學生逐步接受課堂上所要學習知識點,對學習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整體印象,然后由淺入深、逐步深入。
例如,由于之前學習過一元一次不等式,但學習的只是單純的數字運算,并沒有引入背景。所以,在學習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在課堂我問學生:上節課我們學習到的運算,哪位同學知道在生活中應該如何利用它?這時有同學針對我的問題進行解答,然后我根據學生給的答案對他們進行糾正,讓學生能將上節課的知識點與這節課的知識點結合,能夠掌握這節課的內容。
二、根據課堂反饋,適當調整進度
有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盲目遵從課程標準和備課情況進行教學,學生經常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有時會因為某一個環節影響到整個課程進度。而慢課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時關注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反饋,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調整課堂進度,幫助學生牢固掌握課堂上所要學習的知識點。例如,在學習“合并同類項”這一節內容,我先教授學生一些固定的公式,讓學生一邊記憶一邊進行運算。但由于學生的記憶速度不一樣,記憶公式的進度也不一樣。我就先問學生是否已經掌握的公式,班級內所有的學生能牢記公式后,我才進行下一步的教學,畢竟公式是最基礎的部分。如果學生沒有掌握這這些公式,我會讓學生先從一些簡單的合并同類項習題入手,不斷加深其對公式的印象。
三、課后知識復習,鞏固課堂效果
學生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的知識點是有限的。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結束之前,給學生的留出一定的時間進行提問,答疑解惑,或者對本節課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整體概括,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框架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明確本節課主要講的重點。然后學生在課后復習過程中就能有效抓住重點進行復習,進而提高課后復習效率。雖然這會花費課堂上的時間,尤其在課前導入和課后總結這兩個環節,會占用較多課堂時間,真正講解知識點的時間也會被壓縮,但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首要考慮的目標是效率而不是速度。
四、課堂互動交流,加深知識記憶
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已經比較大了,所以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不高,課堂參與度也明顯不高。所以,教師應該采取一些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和課堂參與感。通常教師不愿意設置課堂討論環節,認為討論過程會耗費很多時間,而且并不一定能夠探討出正確的結果。所以,教師更喜歡將所要教授的知識點只由自己講解,這樣速度快且可以按照要求完成學習內容。這種模式被認為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模式,其實并不是這樣。對有部分學生來說,單純知識點教學反而讓他們不能理解知識點的內容。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處于相互啟發的狀態,這是一個逐步引導的過程,這樣學生更能明白自己的思路,在下次遇到相同的問題時,就能更快地找到問題思考的方式。當然,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經歷一些誤區,花費一些時間,但學習效果會更好。因為在這一個過程中,正因為犯過錯誤,才能在今后避免錯誤。所以,在課堂設計的過程中,我會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課堂討論,盡可能地將課堂交給學生,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課堂參與度會更高,對知識點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例如,在學習三視圖這部分內容時,我讓學生在組內討論如何繪制物體的三視圖,以及尋找三視圖的方法。在繪制過程中,學生對眾多知識點有不同的理解,有時會走入各種誤區,在組內同學的幫助下,能夠順利走出誤區。這樣一個相互交流,不斷改正的過程,能使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深刻。
總之,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模式,慢課堂也是一種教學模式,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來確定教學模式。所以,教師應充分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與方法。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歸仁中學,江蘇 宿遷 2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