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云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教育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育除了要給學齡段孩童傳輸知識,更要幫助其建立正確的道德思想,讓其成為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接班人。德育工作是義務教育階段重要的思想教育內容,它對學生的成長成才起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從德育教育的內涵談起,對我國當前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相應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關于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希望能給相關工作人員以參考啟示,推動我國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教學;教育工作
素質教育倡導“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發展”,德育是初中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切實落實好學校的德育工作,才能讓我國的義務教育獲得更為長足的發展、取得更為長遠的進步。當前,我國初中階段的德育工作取得了相對不錯的教育成績,但也要正視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清醒地認識到在社會經濟轉型時期,多重社會因素對學生德育工作產生的不利影響,要積極準備、有效應對,為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發展貢獻力量、發揮心力。
一、德育教育的內涵
學校的德育教學指的是在特定的場所——學校,由特定的行為人——老師,施加給特定的接受者——學生的一種在思想、政治、道德等層面的教育影響,通過成體系的講解、系統化的培育,讓學生對思想道德品質建立客觀的認識、積極的體驗、有效的踐行,讓學生能夠具備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道德品質、思想情操,成長為有擔當、有責任、有能力、有夢想的有志青年。
二、當前我國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評價機制不健全,教育觀念陳舊
受升學率的影響,一些學校在教學過程中,過于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分數論英雄,在教育評價過程中將過多眼光放在學生的成績上,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考核相對欠缺。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愛不足,沒有及時了解學生思想情感的轉變,無法給予青春期的孩子以積極引導。
(二)教學與實踐脫節,學生參與不足
現在部分學校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沿襲師本位的教學理念,對學本位教育理念的踐行不足,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有效重視和落實,讓本身生動、形象、系統、有趣的德育工作固守在狹隘的固定教學框架之中。作為班級教學領頭人的班主任沒有把對學生的關愛當作是德育工作的重點,學生無法切實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溫暖,德育活動的參與度相對不足。
(三)學校與家庭脫離,德育資源缺乏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但在德育教學中,學校和家庭的配合度不夠,沒有起到應有的德育成效,學校和家庭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積極的互動,導致德育資源沒有形成合力。學校是開展德育教學的主要場所,德育的方式可以是溫和的、多樣的,班主任要在德育教學中充滿愛心,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三、關于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以真誠感化學生
班主任作為和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學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收起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學生成為知心好友,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尊嚴,以真誠感化學生,打開學生的心房,感知學生的喜怒哀樂,讓學生主動與老師分享自己在生活、學習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溝通,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老師的關愛。班主任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行為處事等有全盤的掌握,針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展開德育教學,組織開展相應的德育活動,給予學生更多的肯定和表揚,讓學生的情感得到疏通、行為得到鼓舞、學習得到鼓勵,讓學生參與德育活動的熱情得到激發。班主任除了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氣節教育等“大德”教育外,還要注意對學生“小節”的培養,讓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習禮儀,在家敬父母、在外講誠信。班主任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要有愛心,給予學生長輩般的關愛、朋友般的呵護,做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生活上的好伙伴,用真誠的愛心溫暖學生稚嫩的心靈。面對學生的問候,給予積極的回應;在天氣乍暖還寒時節,囑咐學生多添衣衫;在學生生日時,向學生道一聲生日快樂;在課余時間與學生聊聊羅納爾多、姚明;在學生因病請假,如動闌尾炎手術需住院時,班主任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進行集體看望等,用實際行動拉進和學生的距離,用真誠感化學生。
(二)做好表率,嚴于律己
作為和學生朝夕相處的人,班主任言行舉止的好壞、思想意識的高低、道德品質的優劣,會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造成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可以說,學生就是老師的另一面鏡子,老師可以從學生的身上關照自身,教師也是學生的一面旗幟,指引著學生進步的方向。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做好表率、樹立威信,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言行一致,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職業素養,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的各項德育活動中,組織“講衛生、愛環保”的主題德育活動,讓學生參與環保、參與勞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建立道德意識。班主任只有對學生的情況了如指掌、如數家珍,才能給學生恰到好處的關愛,讓關愛落到實處。班主任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愛好興趣、學習情況、思想動態等,要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每一個班級里都會有成績好的優等生,也會有學習差的學困生,班主任在寵愛優等生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給予學困生以關愛,對于學困生不能放棄,也不必苛責,要給予其更多的發展空間,幫助其更好地展開學習,讓其打贏學習這場硬仗。當學困生獲得進步時,要及時對其進行表揚,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三)發揮學校、家庭的合力
學校應該聯合家庭,形成德育的教學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水平和成效,學校可以通過定期召開家長會或不定期上門走訪的方式,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看孩子在家中是否懂得分享、懂得感恩;是否尊敬老人、愛護孩童;是否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通過和家長的交流,對學生的德育情況有一個全面、準確的認識,一旦發現不好的因素,可以聯合家長的力量對其進行糾正。當前,我國的一些初中生血氣方剛,性格處于叛逆期,處事較為沖動、偏激,對此,教師和家長要對其性格的養成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其順利渡過青春期。班主任要加強專業技能的學習,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學知識,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對學生思想品德的養成予以助力。一些同學的家庭關系可能較為復雜,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是離異家庭,這些家庭的孩子在成長路上因缺少父母的關愛,性格較為內向、孤僻,在學習和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對于這部分學生,班主任要給予其額外的關注,通過有效的溝通,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給予其積極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讓學生走出原生家庭的困局,尋找到幸福的方向,教會學生理解和擁抱傷痛,不能打敗他的終將使他強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我國當前的初中德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主心骨、管理者、引路人,在德育教學方面承擔著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在德育教學過程中,要真誠待人、做好表率,聯合家長的力量,給學生提供健全、完善的德育教育服務,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張旭彬.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的素質教育方案開展[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7:4
[2]王欣.高職院校如何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以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2):34
[3]曹金融.職教班主任開展網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探討[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12):125-127
(甘肅省蘭州市第九十二中學,甘肅 蘭州 73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