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媛
【摘要】合唱教學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它能夠把音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也能夠讓一些平時在音樂學習中表現的比較被動的學生參與其中進行練習,使音樂課堂更加活躍。針對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合唱教學展開討論,力圖總結出適合當前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的方法和經驗。
【關鍵詞】合唱教學 中學音樂 合作精神
一、中學合唱教學的基本現狀
在當前的初中合唱教學中,很多學生對于合唱教學沒有正確的認識,有很多學生認為合唱教學就是全班的學生在一起進行唱歌,卻沒有對合唱教學有著更加深入的理解。這就間接地反映出了當前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給學生講清楚合唱的來源以及合唱的必要性。還有很多學生對與音樂合唱缺少興趣總是認為合唱是其他學生的任務,即使自己唱得不好,也沒有什么關系。這種錯誤的認識就是大學生在音樂合唱學習上缺少興趣和熱情。因此,他們在合唱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得比較被動。而新課標在對音樂學科的要求下,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合唱教學的訓練,要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要領,了解到多聲部音樂的特點,從而讓學生在合唱的過程中不斷地強化集體意識,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并讓他們在合唱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增加音樂學習的體驗。在當前的中學音樂教學中,通過有效的合唱教學就可以強化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提高他們音樂的表達能力及審美能力,讓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產生強烈的熱情。但是,當前很多初中音樂教師在進行合唱訓練的過程中沒有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只是讓學生一遍一遍地重復歌詞,缺少對相關背景知識的介紹,這就給學生的音樂理解造成了困難。由于對歌曲的相關情況不太了解,在合唱練習的時候也分不清重點,找不到方向。同時,機械化的教學訓練會讓學生失去練習的興趣,甚至可能會在練習中偷懶,不認真進行練習。學生會認為合唱學習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從而在訓練的過程中出現注意力分散不愿意張開口進行練習的問題。還有部分音樂教師在進行合唱教學的時候給學生所選擇的合唱歌曲太過于困難,甚至超過了當前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難度較大的歌曲不僅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挫敗感,還會對學生的嗓子有所損害。而且還有部分老師把一些不適合合唱的歌曲拿來讓學生進行練習,這就無法使合唱教學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同時,很多教師在進行合唱教學的時候缺少對學生發音方式的訓練,學生無法掌握氣息的轉換及正確發音的方法,就會在合唱的過程中出現較大的問題。總地來說,當前的中學合唱教學雖依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二、提高中學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端正學生的音樂合唱學習態度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讓學生端正音樂合唱學習的態度。具體來說,教師在教學的導入階段就需要給學生認真的講解合唱演奏的來源,發展過程及作用。通過個別訓練與小組訓練,集體訓練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意識到每一個人的聲音在合唱演奏的過程中都能夠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合唱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到個人聲音的強弱節奏變化對于團隊的影響。從而使他們能夠自覺地調整自己的發音。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相互監督的方式,強化自己的發音,提高合唱教學的效果。
(二)認真甄選合唱歌曲
初中音樂教師還需要在備課階段對所要教學的合唱曲目進行分析,認真地甄選合唱曲目,選擇適合學生當前發展的合唱歌曲。當前,為了在合唱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部分教師就會選用一些難度比較大的歌曲,但這樣的歌曲卻往往不能起的應有的效果,還會對學生的嗓子造成一定的損害。因此,在中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精心的挑選合唱歌曲,如《彩色的中國》《一二三四歌》等來進行合唱教學的訓練。由于這些歌曲的難度不太大,因此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就不會存在太大的困難,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合唱興趣。教師還需要在合唱教學的過程中加入一些音樂鑒賞音樂賞析的環節,通過具有針對性的音樂賞析就可以讓學生提高對合唱作品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多聲部演唱的技巧,音樂的主要旋律與聲音之間的轉換方法,層次感等,從而讓學生對合唱學習有著更加深入的認識。
音樂有著很強的感染力,其實很多學生聽不清歌詞,依然可以通過音樂的旋律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歌曲的選擇,增加學生對不同音樂的體驗。例如,教師在進行國內外不同合唱風格的教學中,可以為學生選擇歌曲《雪絨花》《搖籃曲》等,讓學生通過對國內音樂和國外音樂合唱特點的比較感受到不同歌曲的合唱特點。只有通過多聽多欣賞,學生才能夠逐漸地了解怎樣的歌曲適合合唱,他們喜歡怎樣的作品。通過這種方式教師也能夠有效地發現學生的興趣所在,幫助學生挑選他們喜歡的且接受度比較高的合唱作品,這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合唱效果。因此,在進行合唱歌曲的選擇上教師就需要學會揚長避短,同時,教師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適合學生當前音樂學習水平難度的歌曲。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音樂興趣進行考察,從而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音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充滿動力和熱情。
(三)給學生講解正確發聲方式和練習方法
在當前的初中音樂合唱教學中,很多學生都沒有掌握到正確發音和練習的方法,這就使得他們在合唱學習的過程中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進行練習,卻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給學生講解正確發音的要領以及合唱練習的方法。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講解正確歌唱的姿勢,吸氣呼氣的主要方法,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正確發音的方式,要學會控制氣息,學會在歌唱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換氣。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在合唱的過程中氣息有力,聲音洪亮,提高合唱教學的效率。同時,在進行發音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發音的方法,尤其是在練習高音的時候要讓學生學會真假聲音的轉換,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嗓子不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具體來說,教師在進行對學生的合唱指導和排練的時候,就可以把較長的歌曲進行分段,讓學生通過一小段一小段的練習來掌握歌唱的速度節奏和聲音的強弱變化的。同時,在進行合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講解一些與歌曲相關的背景知識,從而有效地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情感上與歌曲產生共鳴,增加學生對歌曲的情感體驗。在具體演唱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情感和聲音之間的配合,在合唱的過程中讓學生帶著一定的感情去進行歌唱。這樣才會使的合唱歌曲更加的靈活,有效地提高學生合唱的效果。同時,在合唱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表情和動作的管理,要根據歌曲的基調選擇恰當的表情,這也是增強合唱教學效果的一種方法。
三、結語
總之,當前的中學音樂教學依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看到這些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端正學生的音樂合唱學習態度,讓學生對課堂學習給予重視,同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的合唱歌曲,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合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給學生講解正確發音的方式和練習方法,強化學生的發音,讓學生掌握正確發音的技巧,只有這樣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合唱教學才能夠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李梅.淺談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合唱教學[J].中外交流,2016.
[2]黨輝.淺談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合唱教學[J].音樂時空,2013,(4)?:148.
[3]歐陽夢婷.淺談中學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教學[J].音樂時空,2015,(1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