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芳
【內容摘要】在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與完善下,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模式為高中政治課堂指明了方向,高中生是祖國未來繁榮富強的建設者,也是民族興旺昌盛的主要力量,在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科教學的相互融合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增強高中生的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政治素質基礎。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政治 ?教學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共有四個要素,分別為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教育作為一種具體的學習活動,在學科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有效明確高中政治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依托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設計適宜的課堂教學活動,將學科理論知識與學科核心素養深度銜接,在活動中實現育人和樹人,有效實現高校課堂的構建。
一、創設情境,培養政治認同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是學科最根本的任務,主要內容是引導高中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共產黨充滿真摯的情感和高度的理性認同。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要清楚地認識到現代社會的成就是來之不易的,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們經過不斷奮斗和努力而來的,值得每個公民認可。培養政治認同能夠幫助學生建立重要的精神支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的創設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政治認同,在情境中熏陶學生的情感,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提高學生素養。
例如,在學習《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課本內容時,為了有效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同感,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搜集與教學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并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在學生面前,逐步引導學生走入相應的教學請教,如教師在課堂上播放關于長征的圖片和視頻,并配備相應的背景音樂,在情境中啟發學生思考:“這是一支怎樣的隊伍?”“是什么精神讓這支隊伍在一次次打擊中轉危為安?”“是什么照亮了漫漫的長征路途?”“又是什么力量讓他們不顧生死,勇猛的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長征精神象征著什么?”“你觀看完成后有什么感受?請你談一談自己的感受!”等等。在情境的作用下,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更加形象、生動地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真實存在,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觀看相關題材的電影,在曾經體驗中不斷進行知識的內化,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
每一位學生都是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同時也要肩負起弘揚者和建設者重要使命,通過政治學科學習后,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期望在培養政治認同的過程中能夠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一代青少年。
二、合作探究,培養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屬于一種精神態度,主要體現在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運用理想的思維對感性材料進行抽象、概括、分析、整合等處理以形成概念、判斷或推理,反映出來的尋求事物本質、探求事物內部聯系和規律的精神。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面對各種問題和挑戰時,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來分析,做到科學地、理想地看待,學會做到科學地處理,并用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例如,在學習《走進文化生活》的課本內容時,其中在文化生活的“喜”與“優”中,對于大眾傳媒的發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專題辯論活動,以“請說出大眾傳媒對文化生活的影響,并說明理由。”在班級中劃分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分別針對此話題進行討論和交流,最后進行總結并發言。有的學生說:“大眾傳媒豐富了我們生活,使文化生活實現了多途徑且快速的傳播,令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有的學生說:“大眾傳媒為各種低俗文化提供了傳播渠道,腐朽文化對未成年群體造成了終身影響。”在合作中要引導學生善于傾聽,不要急于闡述自己的看法,而是通過冷靜地考慮和思考,做出屬于自己的價值判斷,如果思維存在偏差要及時糾正,在合作探究中實現科學精神的有效培養。
面對不愿開口的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可以采取言語或者是行動等方式給予鼓勵和支持,引導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面對學生的錯誤要及時進行修正,可以通過委婉的方式,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三、結合生活,培養法治意識
法治不同于法律,法治意識主要指的是人們在法律制定的相關法規與條例的基礎上,內心對其的遵守、崇尚、認可與服從。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通過政治學習有助于學生了解法律、自覺尊重和遵守法律、遵守法規,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中,并逐步學會運用法律,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夠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和他人。
例如,在學習《生活與消費》的課本內容時,教師可以將“不愉快的網購”為主題,在班級中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不愉快的網購經歷,網購已成為現代社會中的普遍現象,很多學生或者家人朋友在網購過程中都經歷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學生們紛紛說:“網購過程中收到貨后的物品顏色常常發現與圖片不一致。”“網購的物品重量和大小嚴重不符”“想要退貨商家卻不同意,以各種理由拒接退貨。”“網購物品在收到以及剛開始使用時并未發現明顯問題,后期卻發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但是已經確認收貨了,和商家在網上聯系也不理睬。”等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面臨著不同的網購煩惱,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出謀劃策,討論這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學生們說:“就當自己看走眼,以后減少網購。”“如果后期質量有問題,會在網絡平臺上申請售后,與商家進行協調。”“如果商家無法提供解決方法,有時候只能不了了之。”等等。教師最后進行梳理和總結,給予正確的解決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與賣家或交易平臺協商解無果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解決和法律訴訟維權的方式來解決,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維權途徑。
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還能夠凈化學生的心靈,約束其不良行為,養成符合法治要求的行為習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課本內容與生活中真實的場景相互結合,對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將會有更大的幫助。
四、社會實踐,培養社會參與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公眾參與,主要指的是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充分了解參與公共事務途徑和相關規定,敢于承擔公共責任,全力維護公共利益,踐行公共精神的意愿與能力。現階段很多學生長期處于學校和家庭中,嚴重缺乏相應的社會實踐機會,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將知識與實踐相互結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提高社會參與度,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的課本內容時,可以組織開展“綠色環保活動”帶領學生一起走出課堂,利用課余時間或者是假期走入社區、公園等區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打掃街道、清除各種垃圾,并進行垃圾分類。在社區或公園內開展綠色環保宣傳,利用黑板報、宣傳畫和宣傳標語等方式向人們講解環保以及垃圾分類的重要作用。在親身體驗中,學生的思想覺悟會得到顯著提升,公眾參與熱情也會逐漸加強,不僅幫助了他人,而且還快樂自己,深入體會課本內容的核心知識,有效增強學生的素養。
高中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合理的社會實踐能夠使學生成為一個有擔當的公民,提高學生對社會公共問題的參與和治理,肩負起祖國賦予每個青少年的使命和責任。
總之,時代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作為教育教學者要積極完善教學策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秉承學科核心素養,通過多元化的教學設計和豐富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全面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人才而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世春.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探索[J]. 名師在線,2020(11):74-75.
[2] 郭海訇. 核心素養下高中思想政治科學精神培養的實踐探究[J]. 中學課程資源,2020(03):48-49+56.
[3] 黃淼范. 基于“知情意行”維度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探討[J]. 新課程研究,2020(05):37-38.
[4] 李艷榮.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J]. 課程教育研究,2020(04):83.
[5] 劉旭東、王璐.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過程性評價探析[J]. 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9,40(11):79-81.
[6] 葉文亮.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探索[J]. 華夏教師,2019(30):10.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