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紅
【內容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美術知識與技能傳授,而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和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面對這一要求,高中美術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應立足于當前美術學習中的九大模塊,對其中涉及的內容進行整合,最終以單元化教學模式展開教學。因此,在本論文中筆者根據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美術教學要求,對模塊整合下的單元化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中美術 ?核心素養 ?模塊整合 ?單元教學
“美術核心素養”伴隨著新課程改革而出來,并且已經指引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方向。面對美術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要求,教師在組織和開展美術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應立足于當前美術教學內容中的9大模塊,制定出明確的教育目標,并緊緊圍繞這一模塊中特定的內容展開教學,最終促使學生在單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實現美術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
一、美術教材的模塊整合與單元化教學內涵分析
與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模式不同,美術教材的模塊整合與單元化教學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即:(1)針對性。在這一教學模式下,以具體的教學內容作為載體,將一系列的美術知識、單項技能等融合到載體中,最終構成模塊。在此基礎上,結合實現載體的步驟、要求等,編制出模塊化的“單元式”學習。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單元化的學習目標都非常明確、具體,使得教師和學生能夠緊緊圍繞具體的教學目標開展學習。如此一來,有助于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能夠更好地抓住學習的重點,最終促使其在學習中能夠有的放矢,真正實現針對性的學習;(2)系統性:美術各個模塊內容的安排,都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前面的理論知識簡單一些、技能要求也相對地一些,并且逐漸上升。同時,各個模塊之間又是相對獨立的,每一個美術的模塊都是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在這種情況下,基于模塊化的單元式教學,可促使學生在這一個模塊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作為下一個模塊學習的起點,使得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更加完整、系統;(3)與學生的需求性相適應。教師在設計單元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興趣愛好、美術知識與技能等。如此一來,單元化的美術教學,真正凸顯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喚醒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效果①。
二、基于美術核心素養,高中美術模塊整合與單元化教學策略分析
1.確定教學單元
在模塊整合與單元化教學模式下,確定教學單元是開展教學的基礎與前提,直接決定了教學的質量。具體來說,在確定美術教學單元的時候,不僅僅要確保其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還要保證其具有一定的實質性、價值意義。從單元確定的途徑上來說,主要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其一,結合教科書選定的單元,以此作為單元題目確定教學單元;其二,根據某一個單元的中心活動,由自己擬定單元名稱。
另外,在確定教學單元時,為了保障教學單元確定的質量,還應關注三個方面,即:(1)立足于學生的多元智能。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激發學生自身的各種智能,使得學生能夠對多種學習活動形式進行體驗。而多元智能的實現則是需要建立在單元教學的基礎和形式上;(2)以社會為中心。在單元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結合社會中的問題進行設計,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社會生活有機結合到一起,最終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自身的綜合素養;(3)以學科為中心。在進行單元教學設計時,還應以傳授學科知識作為基礎,使得學生在美術學科知識的學習中,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并實現不同方向的發展②。
2.設計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開展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向,對整個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預測、監控價值。因此,面對美術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單元化教學目標的時候,應緊緊圍繞“美術核心素養”下的“三維目標”,科學地設計單元教學總目標、單元教學分課時目標。以“大漠瑰寶 敦煌藝術”這一模塊下的單元式教學為例,教師就依據“三維目標”,從知識與技能、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方面,確定了單元教學目標,旨在促進學生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增進了哪些方面的知識?發展了哪些能力與技能?促進學生養成了什么態度?獲得了什么理想與興趣等?接著,在單元整體目標下,又對本單元的內容進行了細化,使其成為幾個具體的課時,并且每一個課時的目標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確保每一個課時的目標都緊緊圍繞單元總目標而進行③。
3.確定教學方法,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
在美術模塊整合與單元化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采用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手段,確保美術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
首先,靈活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強化美術模塊下的單元化教學順利展開。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和開展單元化課堂教學時,基于美術單元的教學內容,充分借助網絡信息技術這一途徑,從中獲取豐富的網絡資源,并將其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最終達到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例如,在“陶藝美術模塊”的單元教學中,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就充分借助了信息技術,從網絡中搜集到相關的陶藝作品,將其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引領學生從美術的角度上對其進行欣賞。
其次,激活學生主動參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中。以美術鑒賞這一模塊教學為例,在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都是根據一幅一幅美術作品,對其中涉及的美術知識、技能進行講解,逐漸延伸到作者的奇聞趣事,最后對美術作品中蘊含的思想內涵進行全面地挖掘。但是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雖然教師講的口干舌燥,但是學生卻始終徘徊在美術課堂的邊緣,根本無法真正融入課堂學習中,難以實現高中美術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基于此,在優化單元式教學時,可根據美術作品的內容,將與其相關的音樂結合到一起,引領學生一邊聆聽音樂,一邊欣賞美術作品;還可以指導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等,甚至指導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動手進行臨摹。如此一來,在多元化的單元式課堂教學模式中,使得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美術技能、美術知識,并發展自身的美術素養,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④。
4.優化和改進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開展課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不僅能夠對學生在單元學習中的效果進行檢查,看其是否達到了既定的美術教學目標,并據此作為日后開展教學的依據;另一方面,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教師還可以對教學計劃、活動等進行全方位的評價,使其是否恰當,是否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適應。基于這一目標,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美術教學評價模式,圍繞“三維教學目標”,針對“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思維的發展情況、學生對知識與技能和美術的掌握程度、學生能力提升”這幾個方面,展開全面而詳細的評價,使得美術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更加全面、具體;另一方面,從評價的形式上來說,應將傳統側重于學習結果的評價方式,與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形式結合起來,使得教學評價能夠始終貫穿整個美術課堂教學中⑤。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美術作為一項重要的課程,承擔著發展和培養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重任。基于此,教師在組織和開展美術課堂教學時,應立足于美術模塊教學內容,科學確定教學單元、設計單元教學目標、優化課堂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等,不斷提升高中美術模塊整合與單元化教學的有效性,真正提升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注釋】
① 羅曉靜. 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美術設計模塊教學的優化與整合[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4):77-78.
② 王愛春. 基于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單元式教學[J]. 文理導航(上旬),2019(06):89+95.
③ 吳文琴. 淺議高中美術如何有效實施模塊教學[J]. 文理導航(下旬),2018(11):1.
④ 莊云嬌. 高中美術設計模塊教學策略初探[J]. 報刊薈萃,2018(07):189.
⑤ 李文穆. 淺談高中美術繪畫模塊的有效教學[A]. 中學教育科研2017年7-8期(總第218-219期)[C]. 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2017:2.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公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