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衛紅
【摘要】?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數學文化中的數學史等內容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學習意志,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文章在分析數學文化及基滲透到數學課堂的意義的基礎上,探討具體實踐設計,以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數學文化 滲透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028-01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將數學文化滲透到數學知識講授過程中,以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學習體驗。數學知識邏輯性抽象性強,包含非常多的空間及數量關系,也蘊含文化內涵。教師要重視數學文化的滲透,并進行實踐,以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一、數學文化內涵及其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意義
1.內涵
傳統的數學教學將數學定義為鍛煉人類思維的體操,導致數學在人的頭腦中的印象是抽象、枯燥的。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數學文化凸顯出來,將數學定理、思想、方法等進行拓展,同時將數學史融入其中,使數學更具內涵。數學文化使學習者在學習數學時不再只是技能或方法的學習,而是在數學思想、數學精神的熏陶下提高思維能力,鍛煉思維品質。
2.意義
首先,利于學生理解數學的本質。數學知識內容雖然較抽象,但其本質不僅是規則、技巧的變化,實質是一種能讓人終身受益的方法。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可以使教師與學生始終以數學的這個本質為依托,進行思維與能力的培養。數學文化中的價值與民族性、世界性都能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數學知識本質,理解數學是知識與社會聯系的工具,同時是方法和審美的集合。學生在數學文化的熏陶下能更清楚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能深入理解數學本質,并將數學更好地應用于實踐中。
其次,提高數學素養。數學文化不僅蘊含于數學知識中,還是一種數學發展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數學發展歷史的介紹,通過數學定理等的發明,使學生明白,不管是一個符號,還是一門學科,都是在文化背景下衍生出來的。學生在學習時會努力將這一發明進行還原,以探索知識的源泉,通過主動探究抓住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的聯系,以進行自己理解的表述,進而提出新的想法。
二、數學文化滲透于數學教學的路徑
1.通過數學史滲透數學文化
首先,通過數學史知識引入數學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數學發展歷史中的軼事引入數學知識,以增強知識的趣味性,同時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探究氛圍。如在學習無理數概念時,教師可以利用“萬物皆數”的故事進行知識引入:萬物皆數是整數或整數比的形式能描述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這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的觀點,但是后來學者希伯索斯發現正方形的邊長為1時,不能用整數來描述對角線的長度,他的這一發現為他帶來了殺身之禍。通過對故事的引入性講解,一是能拓寬學生的視野,二是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三是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通過數學史激發學生興趣。數學史提示了數學家的工作過程,其中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講授“勾股定理”時,教師可以結合我國的數學家及古希臘的數學家進行定理推理過程的故事的講述,讓學生了解古代數學家在進行勾股定理證明時經歷了非常多的曲折,這樣利于學生了解數學文化的內涵,同時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知識點。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了解到,前人用了大概300多種方法進行勾股定理的證明,那么學生也可以自己探究方法進行證明。
2.通過生活情境滲透數學文化
首先,通過生活情境探究數學文化背景。在實際教學中將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結合,離不生活情境的輔助。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進行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的連接,并從生活中尋找與教材或課堂內容相關的文化知識,以賦予數學文化更多價值,通過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以體驗數學文化產生的背景。如在“圓的認識”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生活情境:為什么下水井的蓋子都是圓的?學生在分析這個問題后會了解圓形主要是利于運輸,且因其直徑比較固定,不會掉到井里。通過生活情境,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也意識到生活中到處蘊含數學文化及數學思想。
其次,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數學的價值。數學在學生的生活中有非常強的實用性。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有重要價值。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如在講授“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生活,為學生提供風車模型或兩片基本相同的樹葉,讓學生進行旋轉觀察。與此同時,教師提出問題:樹葉在旋轉過程中,轉多少度才能重合?通過生活情境,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也產生對知識探究的渴望,在領會數學解題方法的同時,樹立數學價值觀。
3.通過撰寫數學小論文滲透數學文化
數學文化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一是靠教師的設計,二是靠學生的主動了解,而數學小論文是學生進行數學文化學習的一個重要路徑。學生在學習后,可以結合學習內容,根據自己理解進行數學小論文的創作。教師要為學生的小論文創作提供指導,引導學生通過搜集數學名人的事跡等進行論文創作,以深入理解數學文化。如在“無理數”學習后,學生可以在課后進行與之相關資料的搜集,并對自己的研究進行小論文的撰寫,以透徹理解無理數內涵。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可以使數學課堂更具靈動性,使數學內容更豐富,更具趣味性。學生在數學文化的熏陶下,更愿意主動進行數學知識學習,以領略數學的魅力,以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省級課題《用數學文化促進初中數學教師成長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XJK18BJC020)研究成果
[ 參? 考? 文? 獻 ]
[1]鄭洪濤.數學文化融入初中數學課堂的方法策略研究[J].讀與寫,2019,16(32):296.
[2]張海平.文化與數學同行——基于數學文化的初中數學教學幾點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9,(29):59-60.
[3]史壽青.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文化教育[J].考試周刊,2019,(85):93-94.
[4]薛育秦.基于數學文化視角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