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燕群
【摘要】?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文化”也成了最熱門的詞之一?!拔幕牧α俊闭诔蔀橥苿咏逃M步,學校發展,教師成長的巨大動力。作為學校亞文化之一的“科組文化”是科組老師在日常的備課、上課、教研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內涵,文化積淀,體現在每個人的身上,是一種非物質的東西。雖然它無影無形,但對科組老師的影響無處不在。它是科組的靈魂,是科組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在教師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科組“小環境”里,“科組文化”已成為教師工作和行為方式的潛規則。
【關鍵詞】? 科組文化 以人為本 人文關懷 凝聚人心
【中圖分類號】? G625.1?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137-01
幾年前,比爾·蓋茨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高端訪談》節目采訪時說:“中國企業和國外國際大型企業的真正差距不在人們矚目的重大戰略上,而是在于企業文化的積淀上?!逼髽I要發展,最終極的競爭力是文化力。近年來,在教育領域,“文化”也成了最熱門的詞之一。每間學校正是有了這些“文化”的不斷積淀,才使學校教育有了魂。
一、什么是“科組文化”
科組文化是科組老師每天一起工作生活,在這特定環境中,被老師認同、接納、逐漸形成的獨具特色的一種非物質的東西,它無影無形,又無所不在。一旦被接納、認可,就會深入人心,從潛意識層面影響老師的行為,這種軟性的“文化”氛圍有時比剛性的規章“制度”更能夠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怎么浸潤“科組文化”
科組管理常規工作很多,有教(教師+教學+教育)有研(研究+研討+研發),這些日常管理工作中,“人”是管理的核心,把人管好用好,事自然就能做好,事做好了,人也就成長了??平M管理其實就是成人成事。在科組管理中,如何調動“人”,增強科組凝聚力呢?
(一)要有“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1.科組長要善于“讀人”。即讀出老師個性;讀出老師優勢,讀出老師弱點,人盡其才,用其所長。例如科組有老師做事細心,就讓她負責作業布置與設計;有老師聲音好聽,寫字漂亮,就讓她做會議主持與記錄;有經驗豐富文筆好就讓她專門負責活動撰稿,有老師喜歡玩手機,就讓他負責活動照相,收集活動影像資料……總之,科組中事務工作,盡量做到專人專事,科組管理就省事很多。
2.傾注人文關懷,打造和諧團隊。在工作中,老師必然會受個人或家庭影響,偶爾產生不良情緒,如孤獨、無助、壓抑、焦慮等,科組長要有敏感心、柔軟心,時常關心科組老師身體,幫助老師解決一些實際困難,以情感人,以情動人,讓科組管理有溫度,有人情味,老師才會心甘情愿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
3.適當組織一些吃、喝、玩的娛樂活動,調節放松老師。人是群居動物,不善獨居,科組要時常組織一些活動,使老師在精神上對科組有皈依感,歸屬感,科組人心才會在活動中凝聚的更緊。如期末考試前,老師一般會感到緊張,科組可以適當帶老師去宵夜,喝喝酒、猜猜拳,聊聊天,消除一天的疲勞和緊張,第二天,老師又能能量滿滿來上班。
(二)協調科組內部人際關系,凝聚人心
1.用和諧融洽的教研氛圍團結人
(1)營造民主的教研氛圍
首先,科組長布置工作時,盡量使用“因為……所以……”句式,讓老師知道這項工作為什么要這樣安排讓他做,當老師理解你的意圖,才會配合去做好工作。其次,科組長在團隊中要善于傾聽老師意見和建議,對合理建議要及時采納,反對意見或不合理要求,對老師要表示尊重;第三,常規檢查做到提前布置,給老師留時間準備,體現公平競爭;
(2)營造安全教研氛圍
首先,教研時要關注團隊中的沉默者旁觀者,想辦法讓他們開口;其次,科組要有一定的容錯能力,科組長要有擔當,當老師做錯或忘記事情時,不要急于責備,而是想辦法和老師一起解決問題;第三,科組長要放低姿態,盡力幫助別人,用懷柔的辦法化解困難;第四,科組長要有較強的情緒管理能力。再煩,別忘了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言行。拿破侖曾說“軍隊四分之三的戰斗力是由士氣組成的”。氣在士氣在,氣沒了,兵敗如山倒。當有老師抱怨時,科組長別被老師情緒同化,要保持清醒,別用不當言行打擊團隊士氣。
(3)滿足人的情感需求,學會真誠贊美老師。讓被贊美的老師在團隊中被認可,獲得團隊老師尊敬。用榜樣的力量去同化改變其他老師,增強全體成員自我監督、自我鞭策、自我評價的能力,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
2.用合作分享機制,協同完成任務成就人
對學校常規工作,要步調一致,統一執行,不求個性。對學校教學資源,要整合共享。學會合作是一種智慧,學會借助別人的力量使自己成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工作才高效。對學校教研,要實施分層,彼此扶持。例如,教研時,對于年輕老師,為了讓他們盡快成長,縮短與青年老師的差距,可以適當壓單子,多給機會讓他們參與教材解讀和教學磨課活動;對于青年老師,他們教學已經基本形成個性,可以讓他們擔任課改排頭兵,搭臺子分享經驗、研發試卷;對于資深老師,他們的教育經驗豐富,可以讓他們師徒接對帶徒弟,讓他們參與研課,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好的經驗滲透輻射出去。這種分層協作的抱團教研形式,能學彼之長,克己之短,讓教師個體在集體熔爐中得到交流和鍛煉,增強團隊凝聚力。
三、浸潤科組文化后,效果怎樣
科組文化,經過一段時間積淀,能潤物無聲從思想行為方面對老師有一定影響和約束,這種約束,不是硬約束,而是一種來自精神層面的軟約束。這種約束,不僅能規范教研行為,提升老師業務能力,提高教研實效,還能讓科組教研氛圍更和諧,老師工作更積極更認真!
[ 參? 考? 文? 獻 ]
[1]李政濤.《上海教育科研》《什么是“教研組文化”——“教研組文化”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