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摘? 要: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程應該是多元多樣化的。民間美術種類繁多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民間美術不僅是我國五千年歷史發展過程中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更是我國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美的一種體現形式。所以,在小學美術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應充分利用我國現有的美術元素,讓民間美術走進教學課堂,從而構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使小學生感知到民間美術的魅力將其傳承、發展下去。
關鍵詞:民間美術;小學美術; 教學應用
開展小學美術教學課程既可以陶冶小學生的生活情操,還能很好的培養他們的藝術修養,最重要的是可以促進我國素質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現如今有很多的小學學校都非常注重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且美術學科本身就是一門藝術類課程,所以才在小學教育課堂中開設了美術課程。有很多小學美術教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了一些民間美術的元素,這種舉動對于美術教學活動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一、 民間美術的功能分析
(一)民間美術的生活功能
民間美術并不同其他一些高深的美術學理論,民間美術的產生與發展都與當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關聯,像他們生活中的一些歡樂悲傷或者是婚喪嫁娶等,這些無一不是民間美術的來源。民間美術中所表達的內容都是老百姓的生活的真實寫照,它所反映出來的不只是精神層面的內容,也有物質層面的內容;雖然這些內容有不同時代的,其中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卻都是那個時代中人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真實反映,這樣才能反映出那個時代所有的獨特氣質。
(二)民間美術的文化功能
民間美術是民間文化重要的載體,民間美術有著極其特殊的文化功能,譬如鮮明的延續性以及傳承性與地域性等。歷史悠久的農耕時代造就了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與性質,我們也可以將這稱為民間美術“出生的環境”,現在所流傳的民間美術基本上保持了以往民間文化生態環境的特征,既體現了民間文化的精神面貌,也是其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而民間美術的文化功能主要體現在了當地的一些民俗活動當中,這些民俗活動也是當地民間美術創作的基石。
二、 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價值
(一)民間美術的開發可以豐富小學美術教學形式
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融入民間美術是有效傳承與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民間美術不僅可以使學生們切實的感受到中華文化的藝術美,還能使美術自然而然地走進學生們的心里。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教學本身就是一種以審美為教學核心的教學手段。而民間美術則可以讓小學生充分的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課程安排的主要形式是以木版畫以及陶瓷編制、皮影剪紙等為主,這樣一來就很好的豐富了小學美術的教學課堂;民間美術不光種類豐富且在題材上也是相當的豐富多彩,在很多題材上都有著極大的象征意義與寓言意義,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切實地感受到民間美術帶來的歡樂。
(二)民間美術可以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審美
中國民間美術不僅僅是一種美術形態,實則民間美術中還蘊藏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底蘊,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對某一圖騰的崇拜或者是對某一中華文化的探索與思考。通過學習民間美術不僅可以為小學生們打開一扇通往藝術世界的大門,還能幫助他們挖掘出美術教學活動中的興趣所在。通過接觸中華傳統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鑒賞的方式來培養與提升其審美能力。
三、 如何將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
(一)根據教學內容來應用民間美術
近幾年來我國小學美術課程的教材都是經過專業人員精心編制而成的,在小學美術課本里面向我們介紹了許多的中華民間美術。因此,在日常開展教學活動之前美術老師要將課本中一些基本的教學內容進行整理,從而來選擇一種合適的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激發出學生們的探究熱情,將一些民間美術資源融入教學體系當中去,以此為后面要開展的教學目標做好鋪墊。譬如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邀請一些較為著名的民間藝人來到學校,給學生們講述一下民間藝術的獨特之處,或者美術老師也可以向同學們講解一些民間藝人和他的故事,從而使學生可以樹立起一個正確的審美觀。例如中國剪紙研究會會員蘭福梅,他就是一名優秀的民間藝人,他從小受家人的啟蒙自幼開始學藝,1970年就開始從事民間剪紙、民間手工藝品制作,他為當地的民間剪紙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然后老師在向學生們展示一些優秀的作品,以此來增加學生對中華民間美術的熱愛之情。再比如,老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美術館或者是博物館,使班級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去感受和了解中華民族文化,這對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以及傳承民間藝術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應用民間美術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美術老師應遵循學生的自然成長規律以及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在課堂多多鼓勵學生大膽地去進行藝術創造。妙用民間美術來提升班級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其創作靈感。美術教學老師可以將民間藝術的制作材料帶到課堂上,從而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例如在教授《萬花筒》這一課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設計萬花筒的變現色彩,同學們可以用繪畫、剪紙或者是拼貼的方式來表現出萬花筒的圖案,圖案可以是小動物、小花以及樹木等。又或者在教授刺繡相關聯的內容時,老師可以讓班級學生嘗試著使用針線,按照步驟來感受中國刺繡的魅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有著生活的元素,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將學生的創作靈感所激發了出來,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將民間美術融入學生們的腦海當中。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美術老師也要深入地去挖掘班級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達到培養其創造力與想象力的教學目的。美術老師也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引入更多娛樂性質較強的民間美術,以此來豐富自身的教學形式并促進小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民間美術是促進我國小學美術教學發展改革的重要動力。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融入民間美術,在對小學美術課程進行補充的同時也優化了小學生的美術學習體驗,不僅可以更好讓小學生了解中華文化,還可以培養他們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小學生的美術素質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曉璐.民間美術在學校教育中的發展與傳承研究——評《民間美術與學校教育》[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18):67.
[2]古全.將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小學美術教學的應用研究[J].科普童話,2018(3):41.
[3]李文竹.芻議民間美術資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9(1):31.
[4]趙學鵬.探析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385(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