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海琴
摘? ?要:核心素養對人才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2014年,我國教育管理部門也正式提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這也就要求了美術教師能夠從自身專業發展角度出發,分析更好應對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的對策,逐漸成長為學習研究型的美術教師,為學生核心素養的良好培養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美術;專業發展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全面到來,各個國家之間的人才競爭也更加激烈,而我國教育行業領域也開始將目光放到培養高素養綜合性人才之上,這也成為了我國最為主要的教育戰略。而核心素養教育目標體系的構建則是在這種背景之下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滿足時代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這也就需要了各個學科教師能夠牢牢把握本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并結合實際需求進行專業發展,從而推動多種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一、核心素養對初中美術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全面開展,我國教育部門也將教學重點從知識理論灌輸轉移到核心素養培養上,而從世界教育事業的發展情況來看,構建學科核心素養體系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我國教育管理部門也針對美術學科教學的內容以及人們對美術教學的需求,提出了培養學生美術學科素養的要求,內容包含了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以及文化理解等多種內容。而在知識經濟全面發展的時代之下,我國對教師專業發展也有著更加具體的要求,需要教師不僅能夠從美術知識、美術技法和教學方法的角度進行教學經驗積累,也要從教學設計、學習共同體建立、教學組織管理和教學評價機制構建賦予初中美術課堂新的生機,使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得到良好的培養,使教師成長為學習研究型的美術教師。很多美術教師目前也對以人為本和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有著本質的認識,正在不斷轉變自身教學理念,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之上,進而成長為符合新課程教學要求的高素養美術教師[1]。
核心素養培養理念要求初中美術教師具有更加扎實的美術專業理論和技術,對繪畫的基本要求和概念有著全面的了解,能夠勝任我國初中美術課程教學標準之中的教學要求,除此之外,美術教師也應該有著較強的鑒賞能力,并具有終身學習美術知識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實踐能力。美術教師要具備相應美術創作能力,引導學生開展美術創作活動,確保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引之下提升自身美術素養。
另外,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也要求教師能夠成為研究者,積極的開展教研活動,獨立的研發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案,將教學實踐、教學理論與自身教學經驗相融合,從而使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提升,確保美術學科能夠成為既科學又生動的教育學科。
二、核心素養引領下初中美術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通過教學案例剖析明確共性的教育問題
在核心素養培養理念之下,教師應該能夠通過在教學一線掌握的教學案例,與其他同組的教師提供過探討和研究,并結合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要求探討出問題的解決對策。各級教師應該各抒己見,提出問題的解決對策,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對教學問題加以分析。比如說遇到了優秀的教學案例,教師應該分析教學成功的原因,探討教學優勢以及提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而在教學失敗的案例之中,教師也應該能夠對其中共性的問題加以提煉,防止日后出現相同的問題。初中美術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進行課程模擬,讓其他教師為自己提出專業化的意見,解決教學流程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使教師能夠在交流和探討之中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2]。
舉例而言,在學到《梅蘭竹菊“四君子”》這一課時,教師首先要了解梅蘭竹菊四君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的地位,讓學生能夠以藝術的角度去分析相應的繪畫作品。教師也要通過最近幾節課教學案例的剖析,明確當前教學之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教學交流和探討的方式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比如說很多教師會遇到學生文化理解素養無法得到有效培養的情況,教師就可以從引入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角度出發介紹梅蘭竹菊相關的畫作,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學生能夠從思想上得到升華。教師也可以將自己的教學預設在其他教師面前加以演示,并結合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分析教學之中存在的不足,從宏觀上找到教學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整個教學活動能夠更加順利的開展,達到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預期要求。
(二)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單一的教學模式往往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作為初中美術教師,其專業發展也包含了對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因此初中美術教師在核心素養培養的引領之下,也應該對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加以學習和應用,解決傳統課堂之中存在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吸引力不足和課堂參與度不高的問題。初中美術教師在自身專業發展之中,應該能夠對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情境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和分組教學法加以有效運用,并多與其他教師探討教學方法,積極的聽其他教師講課的過程,找到其他教師講課的特點與風格,對比自身教學活動吸收其他教師教學上的優勢,彌補自身的缺陷。
舉例而言,在學到《生活中的紋樣》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入情境教學法,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之中常見的紋樣,使學生能夠對周圍物品加以更多的關注和思考,明確紋樣在生活之中的意義和作用,了解不同紋樣的樣式與結構形式。然后教師可以引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分析本田那個課程的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在相互探討之中分享自身創意,明確紋樣作品設計的特點和要求,在小組合作之中共同進行紋樣設計;之后教師可以引入項目教學法,要求學生調研自己身邊的紋樣,分析這些紋樣背后蘊含的故事與文化,掌握紋樣構思與表現的方法。在這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注意力將得到高度集中,從而使初中美術課堂的參與度得到全面提升,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也能夠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進而為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良好培養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工作全面開展的今天,人們對初中美術教學也提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而在教學過程之中,更要求教師能夠從教學角度出發進行專業發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讓學生能夠通過自身創造力去解決美術知識學習之中遇到的多種問題,確保學生能夠自主的完成美術作品創作,為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良好培養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廖林杰.初中美術課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7):103-104.
[2]李蘭蘭.核心素養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體現[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