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交互式電子白板走進課堂經歷了數次更新換代,新一代的鴻合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功能越發多樣,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搭建了更便利的平臺。但教師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對其的使用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使用率不高,教學形式單一,許多功能開發不全等等。教師應盡力開發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各項功能,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突破識字教學中漢字音形義教學方面的難點,力圖在提高學生識字、寫字效率的同時,讓學生喜歡漢字,產生主動識字、寫字的意愿。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低年級;識字教學
隨著教育的改革與深入,科技的發展與創新,信息技術給當前的教學課堂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傳統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課堂,經歷了幾代變革,被“交互式電子白板式”多媒體所取代。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出現,不僅豐富了課堂的教學手段,增強了課堂的交互性,更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它以強大的交互性、簡單的操作性,讓課堂變得形象生動,讓課堂的互動不再局限于師生、生生互動,真正達到了教師、學生、多媒體三方互動。而這樣的“雙板”(黑板與白板)教學讓教師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讓低年級語文教學實現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識字與寫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明確指出:第一學段學生需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與此同時,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因此,如何讓真正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寓教于樂,成為低年級語文教師關注的重點。
然而,大多數語文識字課堂對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白板使用率不高,教師的使用僅發揮其大屏幕的顯示作用;教學形式單一,教師僅用到交互式電子白板最基本的功能;交互式電子白板特色功能開發不全,學生與白板互動極少,不能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欲望等等。
因此,合理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有效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欲望,從而構建高效的識字課堂,對于低年級語文教師來說尤為重要。經過觀察與研究,現基于鴻合交互式電子白板,以鴻合i學備授課軟件為依托,提出以下幾點策略,改變當前課堂的教學現狀。
一、 圈畫批注明重點
交互式電子白板最大的優勢是融合了黑板的隨性書寫功能,鴻合i學備授課軟件提供了智能筆、畫筆兩種不同形式的書寫工具。智能筆能根據筆記自動識別圖形,可以畫出直線、矩形、圓形、三角形等規范圖形。畫筆則顯示書寫筆記,與黑板的書寫功能等同。鴻合i學軟件還為這兩種書寫工具提供不同粗細、不同顏色甚至不同筆跡樣式,為識字教學提供了便利。這樣的書寫工具可以在白板上圈畫批注,提示教學的重點。
比如在教學《樹之歌》一課,教師在講授“楊”“桐”“楓”“松”等8個帶木字旁的生字時,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的共同點,學生很容易找到“木”字旁。教師根據學生的發現,使用智能畫筆圈畫出每個字的部首。根據教師圈畫的重點,讓學生仔細觀察“木”作為部首和平時的樣子有什么不同,教師根據學生的發現,用紅色筆記標出木字旁的最后一筆“點”,讓學生發現所有的點都在橫中線下。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觀察,教師的重點圈畫,學生學會了木字旁的田字格占位,為后面學習這8個字打下基礎。
再比如教學《葡萄溝》一課中“老”字的寫法時,為了讓學生把字寫勻稱,教師讓學生觀察“老”字的主筆,學生順利找到“豎”“橫”“豎彎鉤”三筆,學生邊說教師邊在白板上用紅色筆記將其描出來,此時教師可以選擇毛筆的筆跡,在書寫的時候將橫、勾等筆畫以書法的形式體現。這樣不僅有主筆的指導,更有書法教學的融合。結構的教學與書法美感的結合,不僅能加深學生對這個字的印象,更對學生脫離田字格的書寫有好處。
在教學《古對今》中“寒”字認識時,畫筆的隨性書寫功能顯示出其便利性。黑板的板書講究簡約明晰,而一些趣味性的信息不適合出現在板書上。因此“寒”字的教學,教師選擇了電子白板。教師運用畫筆邊書寫“寒”的甲骨文,邊講述“一個人在一個房子里站著,他感到腳下像有冰一樣冷,于是在房屋的四周堆滿了稻草。”教師讓學生猜測這個字代表什么,并引出“寒”的現代寫法,這樣的方法學生加深了這個字的印象。
二、 工具演示知筆順
交互式電子白板備授課軟件除了一些基本功能外,還提供了各個學科的工具,如數學中提供了三角板、量角器,化學提供了實驗工具,地理提供了地球儀……交互式電子白板為語文識字教學提供了漢字筆畫工具,利用此工具能夠反復觀看漢字的書寫筆順,不僅減少教師反復教學的次數,讓學生能更直觀、生動地看到教學的過程,加深學生的印象。
比如統編版二年級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在“皮”字的教學中,教師板書示范后,學生對“皮”的筆順掌握情況欠佳,尤其是后排視角較差的學生。這時調用漢字筆畫工具,輸入“皮”字,反復播放書寫順序,讓學生伸出手指跟著反復書空。這樣的模式不僅較少了教師重復的次數,更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
三、 拖拽助力曉字義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最大優點是元素的可拖動性。拖動和拖動克隆功能是教師在教學中最常用到的,可以幫助學生在比較中了解字的含義,強化學生對漢字的熟識程度。
例如統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一《猜字謎》一課中,是以“青”為基本字拓展出來的“請”“情”“晴”“清”四個形聲字。教學中教師在讓學生理解到“言”代表言字旁,“心”代表豎心旁,“日”代表日字旁,“水”代表三點水。教師將四個部首按順序書寫到白板上并發問,到底這四個部首跑到誰身邊才能構成我們這首字謎呢?學生看白板一目了然,教師利用拖動克隆的功能將“青”字依次拖動到四個部首旁。學生不僅識記了生字,更根據部首了解了字的含義。
拖動和拖動克隆功能的使用,讓學生的專注度提升,新的技術不僅方便了教師教學,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直觀具體地學到知識。
四、 多樣練習巧鞏固
語文識字鞏固重在練習,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畫筆、智能筆、拖動、拖動克隆等功能的使用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知識,加強了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交互式電子白板之間的互動。
比如在教學《荷葉圓圓》一課時,課后練習“連一連,說一說”,讓學生找出“各個小動物把荷葉當成自己的什么”,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會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連的,或者用幻燈片依次出示連線。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引入,可以讓學生使用智能筆到白板上操作,打破了常規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再如教學“通知”閱讀時,教師提前將通知的文字設置成拖動克隆的形式。課堂上學生閱讀通知后,說一說從通知中得到的時間、地點、參加人、事情等信息,這時教師根據學生所說的將相應的文字拖動到相應項目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這時學生很容易發現,原來通知的時間、地點等信息就藏在文字之中,根本不用自己絞盡腦汁組織詞語填寫。這種便利的教學形式是傳統的黑板和多媒體所達不到的。
分類的題目最能體現交互式電子白板元素可拖動的優勢,比如“an”和“ang”文字的分類,運用拖動功能,將對應的文字拖動到類別后面,節省了教師點擊鼠標的次數,方便快捷,操作隨性,不受文字順序的限制。
多樣工具結合使用的課堂練習,能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
五、 大小屏互動促評價
語文課堂中的評價有檢查、反饋、激勵等多種功能,對學生寫字進行豐富多樣的評價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激發其識字寫字的興趣,幫助其養成寫規范字的習慣。
傳統的寫字課堂評價往往是教師借助投影,對小部分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范圍窄,費時長。識字寫字初期,教師對學生的書寫姿勢評價也僅限于是口頭評價,大部分學生并不能直觀看到誰的姿勢是正確的,誰的姿勢有待改正。隨著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不斷更新,備授課軟件升級為鴻合i學,教師手機客戶端的引入增加了大小屏互動功能。即教師利用手機客戶端能隨時拍照、視頻反饋到屏幕上,為語文識字教學帶來便利。
大小屏互動的引入,教師評價學生的書寫姿勢更“有據可依”。一次正確示范勝過千言說教。教師在學生書寫時拍攝視頻,書寫完畢后教師上傳學生書寫姿勢的視頻,評價并糾正學生的姿勢。這樣“有據可依”的評價,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什么樣的姿勢需要學習,什么樣的姿勢需要糾正。
大小屏互動的引入,讓識字教學的評價發生了“量變”和“質變”。教師在相同時間內利用手機能夠拍多名學生的書寫作品,并可以多個作品同時展示,不僅形成鮮明對比,還減少了教師反復更換投影儀下的課本或生字本的次數,提高了評價的數量,關注學生的范圍變廣。教師在評價時,學生的關注度更高,促進了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生生評價,讓評價的形式多樣,學生在關注評價的同時能及時自我修正。此外,評價的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批注功能對學生的字進行修改,讓學生一目了然,促進教學的高效。
交互式電子白板多種功能的引入為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它可操作性強、靈活性強,是輔助黑板教學的必要工具。教師應熟練運用基本工具,結合多種軟件開發其新功能,為識字教學提供更多便利。
參考文獻:
[1]王艷.電子白板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教育論壇,2017,30(8):89.
[2]王德華.交互式電子白板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7(15):155.
[3]潘艷麗.交互式電子白板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整合[J].學周刊,2019(26):139.
[4]王芳.“神筆”,為識字教學另辟蹊徑[J].小學教學研究,2019(14):31-33.
[5]交互式電子白板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創新運用[A].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數字研究院、《中小學數字化教學》編輯部.數字化教學探索與創新——第二屆全國中小學數字化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數字研究院、《中小學數字化教學》編輯部:中小學數字化教學研討會,2017:5.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馬立嬌,天津市,天津市津南區前辛莊聯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