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核心素養開始成為教育實踐過程中普遍關注的重點,尤其在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入的今天,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啟發學生學會數學思考,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是老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小學階段,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必須要始終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放在首位,不僅需要教授學生數學知識,而且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而更好的開發學生的數學解題思路以及創新實踐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創新思維;能力
數學核心素養,即核心能力。在新課標中,進一步對素質化、生活化教育理念予以界定和規范。簡言之,作為依照發展規律和既定規劃路線下的教育組織活動,它可以教授人們一生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對于人這一個體而言,接受系統學校教育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由此探究如何幫助學生營造創新思維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而言尤為關鍵。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要以多個角度作為出發點,通過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引導學生逐步提升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文章先介紹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接著從教學實例出發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運用。
一、 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一)系統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核心素養下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主要包括:掌握一定的數學常識、具備一定的計算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數量的基本概念、準確表達數學語言、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作為教師,通過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例如,在學生計算能力培養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本狀況來針對性的制訂教學的方法,結合小學生的基本特點,教師在課本知識講授過程當中要確保語言通俗易懂,以此來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逐步總結出一套適合小學生的解題思路與預算方法。
(二)培養小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數學題的過程本身是一個結合實踐與探索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而讓學生能夠在不斷探究的過程當中發揮出自身的學習潛能,針對相應知識點以及最終得出的結論展開深入挖掘,并且盡可能熟練的應用所學到的相關知識。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立足于多種層面,力求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以及探究的整體能力,最終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三)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
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學習過程當中的重要內容。作為教師要想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應該進一步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引導學生更好地從課堂當中發現、探究并且最終解決問題,引導學生以全新的角度思考數學問題,在不斷探究的過程當中來發現解決問題的全新思路,通過此種方式來達到鍛煉學生自身的創新思維,最終達到提升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 核心素養理念下提升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方法
(一)通過營造有趣的教學情境來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小學階段是一生中求知欲最強、好奇心最強的階段,在此階段作為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引發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作為出發點,并且以此為基礎來進行課程的安排。第一,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在尊重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盡可能營造出輕松有趣的課堂教學氛圍,例如:在正式授課之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一些與課堂相關的小游戲,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第二,立足于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制作出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來充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最終達到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教授北師大版的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當中的“除法”課程的第四節“秋游”,依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此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的生活過程當中學會“改商”的整個過程,為了能夠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作為教師在開始授課之前可以將授課的題目創設為秋游的場景,并且設置以下題目:“假如某個學校的三年級學生要去秋游,同學們在去秋游之前必須要做一些必要的準備,此次參加秋游的學生一共有30名,作為秋游的帶隊教師想讓所有參與秋游的學生都戴上黃色的帽子進而能夠更好的識別參與秋游的學生。帶隊教師去采購帽子時發現超市里面黃色帽子的價格為8、9、10元不等,但是此次秋游班級只有300元的班費預算,最終應該買哪一種帽子呢?”另外,在進行此題的講述過程當中,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插圖適時的應用于課堂之上,進而達到提升學生課堂體驗的目的。
通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引入以上方式,能夠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與此同時,通過此種方式還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其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會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當中設計豐富的課堂活動,提升小學生的參與度
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作為教師必須要對課堂時機進行充分的把握,以此來設計出能夠具備探索性質的相關問題,教師還可以通過安排一些學生能夠手動參與的實踐活動來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以及動手、動腦能力的機會,而且通過以此種方式來授課,不僅能夠達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還能夠很好地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學期第六單元之中的“方向與位置”第一節“確定位置”,這一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為了教學生通過針對具體情境搜索,從而最終找出準確的位置,并且準確用語言表達出位置的信息。作為教師,在進行此課程教授的過程當中,可以在課程的進行當中設置“尋寶”游戲。第一步,由教師事先在教室當中的某一個位置放置“寶物”,并且指定某一位學生來參與游戲。教師首先發出與方位相關的指令,比如:“第幾列、第幾排”,為學生的“尋寶”提供相應的位置信息,讓學生來自主尋找。之后,學生可以與教師進行角色上的互換,由學生來作為指令的發出者,而教師則充當“尋寶者”的角色。
眾所周知,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一大特點,因此,對于游戲類的教學方式小學生也會十分的喜歡。在此背景之下,作為教師在進行課程內容安排的過程當中可以有意識的設置一部分小游戲來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進而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當中更加輕松地獲取知識。
(三)關注學生想象力,為小學數學思維發展提供必要的空間
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到新的階段,這是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措施。教師本著從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角度出發,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支撐。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知識,有針對性地對小學數學知識提高學習要求,即合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要讓學生擁有充足的想象和思考時間,讓學生在尋找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形成活躍的數學思維。因此,教師就要從教材中蘊含的因素出發,為學生提供自由的學習空間。
例如,教師在北師大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中,要使用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在幾何畫板中多方面演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構造形式,樹立長方體和正方體學習的想象空間。教師接著選用學生熟悉的城市地區三維圖面,讓學生針對熟悉的地圖去看看什么建筑物跟長方體、正方體很接近。正是因為有教師視頻和具體圖片的演示,讓學生對所學習的數學內容進行重點整合和完善。由此,在引發學生思考的情況下,讓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提升。
(四)通過為學生及家長制造更多溝通交流的機會來培養學生培養學習能力
要想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能力不僅需要在學校環境當中,更需要在家庭環境當中。小學階段,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家庭當中度過的,由此,家庭環境同樣是開展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家長對于小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同樣具備相應的義務,而作為教師在學生處于家庭環境之中時,必須要做好與家長的聯系與溝通,以此來及時了解小學生的成長狀況,除此之外,作為教師還可以通過與家長進行必要的溝通交流,進而制訂出更加符合小學生實際情況的教育方法,來達到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例如,小學數學北師大版的四年級上學期第八單元“統計”之中的第三節“栽蒜苗”,此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開展試驗數據的處理來達到讓更多學生發現折線統計圖的基本特點。此課程的題目為“栽蒜苗”,在進行授課的過程當中,要想讓學生真正觀察蒜苗成長的過程是非常不現實的,但是作為教師來說可以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來讓家長在自己家中培育一盆蒜苗,而且要求家長每日與學生一起觀察蒜苗的變化,與此同時,每天都跟學生一起觀察、試驗,通過此種方式不僅能夠教育學生掌握更多的與數學相關的知識,而且還能夠營造出家長與教師、家長與孩子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于小學數學的學習而言尤為關鍵,作為教師要想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必須要以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的多個角度作為出發點,針對教學設計進行進一步的優化,突出與核心素養相關的內容,以此來逐步的引導學生開拓自身的創新性思維。除此之外,教師必須要清醒的知道,由于小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家庭生活當中度過,因此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創造思維能力還需要充分地發揮出學生家長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針對性的布置一部分家庭作業由學生與家長一同配合完成,進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在探索的過程當中培養自身的發現性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通過引入全新的教育方法與模式,最終達到提升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月鶴.淺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以蘇教版第九冊《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例[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23).
[2]李信霖.利用翻轉課堂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J].廣西教育,2016(21).
[3]侯正海,于曦暉.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特點、原則和類型[J].小學數學教育,2016(4).
[4]崔宇彤,劉東芝.小學幾何圖形教學中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8).
作者簡介:
陳萍萍,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