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能國
摘要: 小學數學教學帶有一種抽象色彩,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就導致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很多的學困生,他們認為數學內容沒有任何興趣,數學成績普遍較低。本文主要研究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學習現狀及對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通過本文論述,有利于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小學數學;學困生;學習現狀;轉化策略
現階段,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發展,小學教育的發展目標在于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培養。而許多小學制訂了全面發展計劃,要求學生不偏不倚,有效地把握數學和語文兩大學科,并同時做到德智體美綜合發展。通過實際調查了解到,部分小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明顯高于數學,而他們認為數學就是一種加減乘除的計算和對應的公式,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和枯燥。他們更喜歡傾聽類似于講故事的語文課,這就導致小學數學教育存在很多的學困生。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育中學困生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明確其學困生的成因,從而給予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旨在轉化小學生的學困生的現狀,提高數學綜合成績,強化教學效率。
一、 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學習現狀
(一)小學生缺乏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存在的學習難度一方面是因為數學本身具有的難度,另一方面就是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大,甚至完全沒有興趣。小學生本身所具有的年齡特點,決定著小學生的興趣點大多在新奇有趣的地方,而且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數學學習需要小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這種矛盾阻礙了數學學習的順利推進,使得小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數學成績差,甚至可能還會影響小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不適當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國學校教育進入革新時期。但部分老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思維指導教學行為,導致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不恰當,這嚴重影響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部分教師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思維,仍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形式傳輸知識,這就形成了一種教師講學生聽的狀態,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層次。而且,這種局限于傳統教學理念的教學形式,呈現出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特征,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二者沒有保持在同等的交流層次,致使講課過程越來越枯燥乏味,小學生很難保持持續性的聽課狀態,自身的接受能力也逐漸減弱。
新課改倡導“以人為本”,在這一教學理念指引之下的數學教學要改變教學方法,于是很多教師選擇合作學習進行研究,其中一種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綜合來說,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轉變,它在于通過互幫互助的形式加強學生彼此之間的學習和交流能力,從而更好地針對社會需求培養出有用的人才。許多小學教學對合作學習形式的應用,主要是基于合作學習本身的優勢,它不僅符合小學生認知發育特點,也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但是,許多合作學習的形式僅僅停留在表面,無法具體深入。老師始終呈現出一種“你聽我說”為代表的狀態,也有的數學課堂涉及了合作學習,但留給學生小組討論的時間并不多,并且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和表達的意見沒有進行有效溝通與反饋,而是教師匆匆作出總結,沒有對小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導致部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大幅下降。也有部分課堂教學中,小組討論呈現出嬉戲打鬧的現象,為了保證課堂繼續,教師就會終止討論,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學教學效率。
(三)家庭教育過于放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論斷并非毫無意義。許多孩子經常接觸到的就是家長,而家長自身的言行素質等等因素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但現階段的家庭教育過于放松,導致針對小學生的教育完全依賴學校,家長無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幫助,甚至起到副作用。尤其是在家庭服務的過程中,針對數學問題不能有效回答,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成長。
二、 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學習缺乏熱情,注意力不集中
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小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注意力無法長時間地集中,這也是形成學困生的主要原因。通過實際調查了解到,數學課堂教學中舉手發言、回答問題的同學總是那么幾個,仿佛其他的同學都成了擺設。毫無疑問,經常舉手發言的同學都是數學的優等生,他們將數學課堂當成自己發揮的舞臺,盡情地展示自己。這種表現沒有過錯,也無可厚非。但對比而言,學困生就好像消失在了課堂中,許多教師會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狀態,并且積極鼓勵他們發言。 但回答問題的學困生自身或存在不愿意回答的情況,也存在不知道怎樣回答的情況,面對教師提問,經常低頭不說話,給人一種此刻與我無關的印象。長此以往,數學學習自然效率較低,聽課質量較差。
(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失衡
現階段,學校等教育機構工作壓力繁重,這主要是因為許多家庭都將教育孩子重任交由學校,而他們自身因為工作原因已經無暇他顧。別說是輔助孩子學習,就連照顧孩子的基本生活和成長狀況也十分匆忙。現實生活中,許多孩子的上下學接送都由爺爺奶奶負責,甚至許多教師想要第一時間聯系孩子家長,探討關于孩子成長中的某些問題都無法有效溝通。甚至部分家長對作業都存在著愛管不管的狀態,你愿意寫就寫,不寫也無所謂,也有部分家長自身文化水平較低,對于數學知識輔導工作力不從心。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沒有站在同一起跑線,或者是同一出發點,致使家庭教育存在弱項,使得學生學習落后于人。
(三)教師的態度問題
由于數學學習本身的抽象性和復雜性,數學教學必然存在學困生,但對于學困生的教育就是每個老師工作的重點,教師教學不能存在“這個同學不用管了”的態度。一般來說,部分學困生學習較差是因為性格原因,有些同學性格內向。也有部分學生接受和消化知識的時間確實比其他同學長,在某些問題上的反應也比較慢,但這不是教師放棄學生的理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教學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因為某些學生短期表現不好,就急于否定。也有部分教師開始時期確實對學困生進行鼓勵,但部分學困生自身學習能力和基礎較差,回答問題不夠積極,即使在教師點名的情況下也會低頭不語,或者是相互推諉。長此以往,教師就失去了對學困生的教學耐心,就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其他學中生和學優生方面,這就使得學困生與其他兩個階層的學生的學習情況相距甚遠,愈演愈烈,也有部分教師因為個人原因或者是工作其他情況影響到教學。比如說,因為家庭的突發情況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或者是因為學生的一點失誤而嚴厲斥責,這些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
三、 小學生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方法
(一)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生學習發展必須注重興趣的引導和激發,這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動力和源泉。小學生由于自身生長發育條件的限制,對于抽象性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到位。這就需要教師設置趣味學習,最大限度地吸引同學參與其中。比如說,通過情景教學模式吸引學生關注,或者通過游戲教學形式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并通過游戲內容設置為課程推進做好鋪墊,與教學知識有機結合,在既滿足學生興趣的同時,也可以達到教學的目的。這種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是其解決學困生身份的主要措施,將有效提高小學數學的學習質量和效果。
(二)改變傳統教學思想,豐富教學方法
要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應該注重學生的互動發展,這就是說,需要在具體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傳導式教學特征,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教師本身在于引導和啟發作用的發揮,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積極回答。也可以通過合作教學分組教學形式,讓學生自己針對某些內容進行討論,生成統一意見大家進行探討,教師在最后進行總結,從而深化主旨,加強學生對于某些知識的了解。
(三)聯系實際生活,提高數學魅力
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發展,必然注重現實生活的影響。數學學習本身具有復雜和抽象的特點,這對于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實際情況聯系教學實際,并將課堂與身邊熟知的環境進行結合,深化學生對某項知識的理解,加強對實際問題的探究。除此之外,可以在課后作業中設置相關有趣的內容,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的魅力。傳統情況下,課后作業都是學生最不喜歡的部分,也有許多教師通過題海戰術強化學生訓練,但效果明顯不高。為此,需要在課后作業中設置趣味性的內容,并且將教學重點與某些環節相互連接,既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也可以保證他們對應學習能力的提升,這也是一種課堂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體現。
(四)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
要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改變學困生的現象,必須加強與學生家長的合作與溝通,形成家庭與學校雙向指導的教學形式。但是,現階段許多家長工作十分繁忙,對于學生的照顧,存在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微信群形式建立有效的連接平臺,使得教師與家長通過微信進行有效的溝通。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告知家長孩子近期的在校表現及學習狀況,而家長也可以結合具體情況,對孩子本身的性格及特點進行了解,二者共同致力于孩子的身心發育。在家庭作業輔導方面,可以通過微信群進行設置,回答相關問題,最大限度地幫助孩子提高家庭學習效率,從而促進數學學習能力的成長和自身的健康發展。
四、 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教學更加傾向于能力培養,而現實生活與數學又有著緊密的聯系,對于數學教學的完善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發展,幫助孩子培養思維能力。本文針對小學數學學困生現狀及轉化策略進行研究,提出了四項解決措施,主要包括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改變傳統教學思想豐富教學方法、提高數學學習魅力聯系生活實際以及加強與家長溝通建立學校與家庭的雙向指導模式,希望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斌.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學習現狀與轉化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5).
[2]張鳳明.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淺探[J].黑河教育,2016(10).
[3]沈璐.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現狀與轉化策略研究:以揚州市某小學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3):35.
[4]何文娟.小學中年級學困生的現狀轉化策略研究:以上海市S學校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