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書敏 孫喜娟
摘要:德育課是高中階段較為“邊緣化”的學科,如何利用智慧課堂和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有效性,實現學生對德育教學的認同和興趣,促進高中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當前,智慧課堂背景下德育課開展尚且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將針對智慧課堂背景下德育課開展與滲透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筆者多年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智慧課堂;德育課;開展對策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素質教育理念普及,社會對于人才綜合素質需求越來越高,德育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必須要加強德育教學工作有效性。當前以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入教育行業的各個場景中。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課堂教學中,如何開展德育工作,創新教與學的方式,提高高中德育課教學效果,優化教學過程,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一、以智慧課堂為基礎提高課堂容量,豐富教學內容
德育教學體現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各個方便,包括政治歷史、藝術文化等多種多樣,甚至一些理科學科也有所涉獵。因此,德育課堂需要通過多角度內容開展教學,利用信息技術背景下智慧課堂特點,從時間和空間跨度上增加課堂容量,將德育內容滲透入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
從當前角度看,高中生學習壓力較大,大部分學生知識存儲豐富但結構不完善,學習習慣更傾向于獲得高分上。因此,德育課的開展必須要以其它學科的知識點為基礎,這就為實際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以傳統課堂中的粉筆、黑板為根基,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需求。而基于智慧課堂,即可使用聲音、圖像、視頻和動圖為基礎,將授課所需要的知識及素材進行方便快速的呈現,加快教學課堂節奏,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隨時隨地將課件進行更新,結合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滿足學生們的需求,促進學生興趣提升,實現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比如說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在收集相關資料時,將東西部的環境與我國經濟發展歷史進行結合,利用聲光電的多媒體展示出鮮明的對比,將西部開發戰略與地理相關知識做出深入分析。在短暫的時間內,學生的地理、歷史和政治知識點得到了提升,各學科知識融為一體,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還能夠開拓學生思路,升華學生們的情感,使德育教學滲透到各個方便,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二、運用信息化技術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德育課程是一門時效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利用互聯網信息的及時性和豐富性,收集社會生活中的要聞和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內聞天下事,真正做到學習的綜合性和時效性。比如說在高中語文學習當中,教師可以將網絡上關于本課內容的討論進行實時呈現和討論,讓學生能夠在思想的碰撞中感受到語文學科的興趣,在不同的思想潮流中提高個人的鑒別能力,從而促進德育工作的發展。
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興趣,感受學習中的趣味和成就感,釋放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習效率。德育課教學中存在著大量的抽象概念,并且高中生缺乏生活經驗,有時候在課堂學習中,會出現枯燥無聊導致的課堂氣氛低落,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而基于智慧課堂的信息技術,就能夠幫助教師處理好教材、學生和知識點的關系,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創設生活情景,打造輕松快樂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在信息技術參與下的德育課堂,能夠聲情并茂的展示各項知識點的內涵,調動學生動手、動腦,將過往的被動學習轉化成主動學習,突出了智慧課堂學習中的“學中做和做中學”,有力促進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能力發展。
目前大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是傳統的教學策略,比如說情境導入-案例講解-知識點講解和習題鍛煉等等。但是這些方式都不能體現多媒體技術輔助德育教學的優勢。因此,教師要學會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打造嶄新的課堂形式,讓學生能夠在體驗中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和感受,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高中德育教學過程中,利用教學軟件、動畫游戲等多種信息化手段,能夠使學習內容生活化、直觀化和趣味化,使學生在充滿興趣的背景下,實現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將德育滲透到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通過互聯網能夠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找到重點,突破難點,最終提升德育教學有效性。
三、基于智慧課堂充分發揮德育課育人作用
德育課堂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一些理論知識和觀點概念,而是應當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和人格品質,使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由于長期以來課堂教學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和升學模式的影響,德育教學工作并沒有受到重視,大多數是教師進行言傳口教,學生沒有真切的感受到德育學習的有效性,并且認為德育課堂學習內容與生活脫節,不夠實用,從而在課堂學習中不重視,影響教學效率。
而在智慧課堂上,利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新聞、紀錄片和圖文影像資料進行引進,讓事實說話,增強德育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比如說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祖國的發展和強大,可以播放相關的紀錄片,展示各項成果,相較于傳統教師的語言描繪,要生動形象的多,并且更加容易讓學生接受和信服。
基于智慧課堂教學,應當結合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社會當前熱議內容,將真實案例引入課堂教學中,活躍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實現德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在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同時,還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內容,模擬問題實踐,使學生能夠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踐行德育課以生為本,育德于行的教學理念。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德育教學開展過程中,要加強信息技術應用,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德育課堂的育人功能,將理論和實踐相聯系,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效率。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只有正確運用現代化教學工具,打造智慧課堂,才能夠促進德育課教學有效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洪玉. 創建智慧課堂促進徳育教育的探索[C]. .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六卷).:十三五規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8:679-683.
[2]姚學紅. 高中政治創設智慧課堂促進德育教育的探索[C]. .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三卷).:十三五規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8:1278-1283.
基金項目: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智慧課堂研究”(課題批準號:2018YQJK017)研究成果。